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2: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3:28
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起源于晋未南北朝时期,中原百姓南迁至福建,带来了中原“百戏”的艺术形式,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至唐代,莆仙民间歌舞百戏盛行,宫廷教坊的歌舞百戏也传入莆仙,使莆仙音乐歌舞艺术在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的同时,也汲取了宫廷教坊之荟萃与山村田野之歌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宋代,兴化文化繁荣,文人善音律词赋,好歌舞杂剧,莆仙戏在此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明、清时期是莆仙戏发展、繁荣的时期。明代莆田文人姚旅在《露书》卷八《风篇》中记载了莆仙戏使用的特殊乐器笛管,演员的冠饰也颇具特色。清代黄金龙办起私人家班,民间班、社大量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清道光年间,仅仙游一县就有戏班60多班。民国时期,莆仙戏受到京戏、闽剧的影响,音乐形式更加多样与抒情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莆仙戏演出活动活跃,民国9~12年,“紫星楼”班首次出国演出。民国16~19年,双赛乐班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这一时期莆仙戏剧坛涌现了一批著名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9年,莆仙戏处于低落时期,戏班大量减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仙戏获得新生,文化部门组织戏班艺人进行恢复和改革工作,创作了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推动了剧目编演工作。50年代,莆仙戏还编演了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如《大牛与小牛》、《三家林》等,受到好评。与此同时,莆仙戏在发掘、整理传统遗产,开展艺术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莆仙戏遭到严重破坏。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莆仙戏再次获得解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莆仙戏获得新的繁荣与发展。1979年,仙游县鲤声剧团重新排演的《春草闯堂》赴京参加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剧本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该剧被全国多个剧团移植演出,在国内外颇有影响。从1981年至1997年,莆田、仙游两县剧团先后改编、创作、上演了一批优秀剧目,在省戏剧会演中获奖。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