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02:0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4:30
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向,是当前我国传媒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转向的过程中,传媒如何成功推行自身的受众策略,至关重要。
可以说,张春林博士的学术专著《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以受众身份为圆心进行探索》,顺应了传媒发展的这一转向,并对传媒受众策略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该专著从历时性考察、共时性考察、分类考察三个维度,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而且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这个角度切入,在同类研究成果中是不多见的。历时性研究着眼历史,但又不止于历史,而是通过历史分析为当下传媒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面对现实是该专著的重心所在,无论是共时性考察,还是分类考察,都始终不离开传媒发展现实问题这一鹄的。
细读这本专著,可以看出其四个方面的特色:一是选题较为独特,既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关于传媒受众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集中在传媒对受众的影响研究和受众对传媒的接受心理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多是站在传播者为中心的立场,较少以受众为中心来考虑。至于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来研究受众策略的就更不多见。本专著选题的理论价值就在于站在受众中心的立场,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集中研究。而且,这一选题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因为,无论是从传媒发展水平来看,还是从受众接受能力来看,以及从传媒运作机制来看,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的过渡,都是我国传媒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是立论较为巧妙,小角度切入,大背景展开,使全书结构紧凑,内容翔实。尽管文章放眼整个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结合了社会转型的内部环境和媒介全球化的外部环境,但是紧紧抓住了受众身份这个小小的切入点不放,随时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分析问题的出发点。
三是方法运用得当,较多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是多学科方法论的一次较为成功的演练。本专著研究受众策略,不是单纯从新闻传媒业发展的角度,而是把传媒放在整个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来考察,充分考虑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对传媒发展的影响。而且,专著借鉴了社会学、统计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增加了专著的厚度。另外,还采用了表格、图形等文本形式,增强了专著的表现力。
四是观点较为独到,由点到面,深入浅出,不乏作者自己的理论洞见。譬如在传媒竞争集中在中心城市的都市化格局中,作者看到了周边城市受众和农村受众对传媒发展的远期影响;尽管我国加入WTO协议书中对传媒开放没有承诺,但是面对媒介全球化的实际,作者看到了国外传媒对我国受众资源的“非进入式”争夺;在一味追捧收视率的电视竞争中,作者冷静分析了收视率理论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差额;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挑战有目共睹,但本专著并未停留于此,而是看到互联网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共生共荣,认为多媒体才是未来传媒竞争的主战场等等。这些观点从多学科分析中得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张春林博士既有较丰富的传媒从业经验,又有较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本专著即是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功之作。希望新闻传播业界和研究界能够加强交流与沟通,多出理论价值高、现实针对性强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