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12: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0:16
植物的抗逆性,根据Levitt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两个关键要素:环境胁迫和植物对这些胁迫的响应。在同等的环境压力下,植物的反应越小,其抗逆性就越强。植物的可塑性或遗传潜能决定了它对胁变的承受程度,这个过程可以发生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甚至分子水平上。
植物的抗逆性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生长阶段和年龄的变化而有所调整。比如,番茄和棉花在幼年阶段对盐的抵抗力较弱,孕蕾阶段提高,开花期又有所下降。而水稻在发育过程中,从敏感期到孕穗期后,抗逆性逐渐增强。通常,生长旺盛期的植物抗逆性较低,进入休眠期后抗逆性增加;营养生长期的抗逆性较强,而开花期则较弱。
关于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与抗逆性的关系,自由水作为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对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和生化反应至关重要。结合水则不参与代谢活动。自由水比例越高,新陈代谢越活跃,消耗有机物也越多。如同狗熊冬眠以减少新陈代谢,保存能量。因此,减缓新陈代谢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这也就是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低时,抗逆性反而增高的原因。
植物的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 自然界一种植物出现的优良抗逆性状,在自然界条件下很难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主要是因为不同种植物间存在着生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