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16: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18:31
苏联英雄、功勋狙击手瓦西里·扎依采夫以消灭250名敌人的战绩在军史上留下了一席之地。尽管这一数字在二战中苏军20多名消灭300名以上敌人的狙击手中并不显赫,但扎依采夫因其在狙击学的发展中所作的贡献以及战胜德军狙击之王科宁斯的传奇故事而广受赞誉。
1942年秋,斯大林格勒防御战中,苏军狙击兵们大显身手,令德军遭受重创,军事记者们纷纷报道六十二集团军二八四步兵师一○四七团的狙击手扎依采夫准尉,他在十天内击毙42名德军士兵,名声大噪。
面对扎依采夫的威胁,希特勒将军决定拔除这颗钉子。德军第六集团军司令部将王牌狙击手调至斯大林格勒前线,专门对付扎依采夫,重任落在了德军柏林狙击兵学校校长科宁斯上校身上。科宁斯率先行动,击毙了两名苏军狙击手,以此宣告了他的到来。
双方的对决逐渐紧张,前线一片寂静,仅有零星的炮声和飞机轰炸声。狙击手们伏身掩体,眼不离光学瞄准镜,不间断地监视着前方。在这段时间里,扎依采夫和伙伴库利科夫研究了前线的地形、地物,标出了所有可能的埋伏点。
在对峙的第三天,德国枪手击碎了莫罗佐夫中士狙击步枪上的光学瞄准镜,击伤了沙依金中士。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射手,在最困难的决斗中经常获胜。这次,他们遇到了最强劲的对手。
紧张的对峙持续了两天。第三天早晨,城市上空炮声不断,狙击手们等待着决战的到来。政治指导员达尼洛夫不甘寂寞,早早钻进狙击手的掩蔽部观战。太阳升起后,达尼洛夫突然发现科宁斯上校的身影,他兴奋地喊叫,但不幸的是,德国枪手迅速做出反应,一枪击中达尼洛夫的肩膀,苏军卫生兵匆忙将他带离战场。
发现敌巢穴后,扎依采夫仔细观察,一块斜支在墙角的钢板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思考着狙击点设在何处最好,钢板下是否被挖成了掩体,德国枪手是否昼伏夜出。经过深思熟虑,扎依采夫断定科宁斯上校就在那块钢板下,他把枪口瞄准钢板下的暗点。科宁斯上校似乎判断苏军狙击手会变换阵地,所以任何动静都可能引来他的射击。为了引诱科宁斯上校露出破绽,扎依采夫把一只手套套在一块木板上举过顶,成功地吸引了他的注意。
次日早晨,秋天的阳光从德国人背后照射在狙击手们的脸上。扎依采夫决定等到午后,因为那时瞄准镜的反光不会暴露自己的位置。午后,苏联狙击兵的步枪处于背光位置,而科宁斯的阵地则暴露在直射阳光之下。钢板边上出现了一块闪光的东西,是破玻璃片还是瞄准镜?是时候采取决定性步骤了。
在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后,德国王牌枪手科宁斯有些忘形,从铁板下探出半个脑袋窥视。扎依采夫抓住了这个机会,迅速扣动了扳机。这是他四天来射出的唯一一颗子弹,击中了德国头号枪手的前额,穿过后脑勺和头盔飞出。天黑后,苏军二八四步兵师的部队开始进攻,扎依采夫和库利科夫从铁板下拖出了被击毙的德国枪手尸体,确认了科宁斯上校的身份。
瓦希里·扎伊采夫上尉是一位有名的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陆军狙击手,他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于11月10日至12月17日之间共击毙了225名德意志国防军和其他轴心国的士兵与军官而一战成名。在二战期间共击毙德军400名。由他培训的狙击手共毙敌约一万名。战后他被提升为陆军少将。美国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兵临城下》的男主角瓦西里·扎伊采夫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