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05: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09:05
北芪,即黄芪,又名黄耆、膜荚黄耆、一人挺、黄芪、木黄芪,因盛产于我国北方,故名北芪,是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出去须根几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拉丁文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豆科、黄耆属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常用中药之一,北芪为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我国吉林省长白山区各县地。春秋两季采挖,出去须根几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
北芪的功效和作用
补脾益气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之症,以及脾虚泄泻,久泻脱肛等。北芪的补气力强,善补肺气,可以治疗肺虚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症。常配党参、白术、淮山、炙甘草同用。用蜜制后的北芪补益力更强。
固表止汗
用于表虚自汗。北芪补气之中而有外达之性,故能补气固表以止汗。北芪的固表止汗作用较好。临床上通过不同配伍,能治疗各种汗出症;同助阳药配伍,治阳虚自汗;同补气药配伍,治疗气虚自汗;同滋补药配伍,治阴虚盗汗。若气血不足,外受风寒,又往往不能作汗,在解表药中配伍黄芪,能鼓舞阳气,补益汗源,使其发汗,所谓黄芪有汗能止,无汗能发就是这个道理。这时宜生用。
益气升阳
用于气虚下陷之症。中医认为脏器的下垂是由于中气下陷之故,北芪善于益气升阳,可治疗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以及气虚血脱的崩漏等症。中医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脏器下垂各症,补中益气汤中的北芪就是取其补气之中而有上升之性,能升脾胃之清阳。这时宜蜜制后用。
利水消肿
用于气虚水肿,常配白术、防己、炙甘草或桂枝、茯苓同用,如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均有本品。多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晚期等。
托疮排脓
用于气虚痈疽久不溃破,或溃后久不愈合,常与党参、肉桂同用。取本品补气健脾,能促进脓疱的早溃和肌肉的新生,有排脓生肌作用。
北芪为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能补脾健胃、补肺益气、补气固气、补气消肿、补气生血、补气通络、补气升提、补气托毒、排脓生肌。古人把北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
另外,中医认为补气有助生血,所以在治疗各种血虚症时加入补气的北芪、党参可以加强补血作用,如具有健脾养心、补血益气作用的归脾汤。北芪还有降血糖的作用,所以常与淮山、生地黄、天花粉、五味子等配伍治疗糖尿病(消渴病)。对癌症放化疗期间使用北芪可增强抗癌药的效果,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保护正常细胞,防止骨髓抑制。中医还有一条名方就是补阳还五汤,汤中重用北芪四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效果非常好。
主治
脾肺气虚所致的食少便溏、气短乏力等症;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脏器下垂(胃下垂等)等症;气虚不能摄血所致的便血、崩漏等症;卫气不固所致的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的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气虚失运所致的浮肿尿少;气虚血滞所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半身不遂等症;气虚津亏所致的消渴症等。
北芪的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
1、治疗气虚表卫不固所致自汗,气虚外感诸症。临床上用黄芪、防风、白术制成玉屏风散,用于治疗表虚自汗且易感风寒者。
原理:肺合皮毛主表。虚则腠理不密,难摄津液。黄芪入肺,补气虚,表盛所以固摄鬼门,且能御邪之于外也。
2、脾气虚证,虚弱倦怠,泄泻,中气下陷,脏器脱垂,食少纳呆诸症。常与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等配伍治疗脾虚泄泻。与升麻柴胡人参等配伍治疗脏器脱垂,如补中益气汤。 原理:脾主湿,脾虚则不能输布津液于肺,所以湿困中焦,湿性趋下,所以下焦受湿而便溏。脾虚则难以助胃健运,所以食少纳呆,难思饮食。本药入手足太阴,所以肺气盛则可以通调水道,散精至肌表。脾气盛则可以运化阴精上输于肺。
3、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本品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为佳。
配伍禁忌
1.《本草经集注》:恶龟甲。
2.《药对》:恶龟甲、白鲜皮。
3.《医学入门本草》:苍黑气盛者禁用,表实邪旺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畏防风。
4.《本草经疏》: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问,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盛,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
5.《药品化义》:若气有余,表邪旺,腠理实,三焦火动,宜断戒之。至於中风手足不遂,痰壅气闭,始终皆不加。
6.《本草新编》:骨蒸、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
7.《本草汇纂》: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
北芪的用途
增强身体体质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科学的服用北芪水的人群身体会变得更加的健康,同时体重也会适量的增加,除此之外身体中所含有的白蛋白也会明显的增加。
治疗高血压
众所周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下半身出现浮肿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那么应该如何才能远离这种困扰呢?医生建议我们将北芪泡水喝,这样能够起到消肿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血压,促进身体健康。
治疗气虚
如果身体出现了乏力、困倦以及气短的情况,这都说明身体出现了气虚。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只需要就将北芪泡水喝就能够起到效果,因为北芪具有固表益气的功效。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北芪和防风以及生姜等一起服用住,这样不仅能够治疗气虚,同时身体的免疫能力也会越来越好。
治疗心脏病
北芪主要治疗的是缺铁性心脏病,只需要每天将五十克的北芪泡水喝或者是煎煮服用。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北芪治疗心脏病的效果要远远高于丹参。北芪泡水喝除了能够缓解心绞痛,还可以保养身体的方方面面,有效的保障身体健康。
治疗胃炎
喝北芪水能有效的强壮身体,同时也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有效的减少肠胃出现衰竭的可能性。小编建议,日常如果身体出现了胃炎,那么可以将北芪泡水喝,这样不仅能够缓解身体的不舒服情况,同时也可以降低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促进身体健康。
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有些地方和高血压患者非常的相似,那就是身体都会出现浮肿的情况,同时脸色也会变得蜡黄。这个时候将北芪泡水喝,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看情况的增加一些葛根,能够有效的治疗糖尿病。
银屑病
银屑病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而通过北芪也能够令身体护肤健康,特别是将北芪和当归以及白蒺藜等一起服用,都能够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
将北芪用开水进行冲泡,然后代替茶水饮用。每天服用北芪茶一次,连续服用二十天这种肾炎就能够消失,效果非常的不错。
胃溃疡
专家通过实验检测发现,大部分的肠胃疾病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所导致的。那么,如果身体出现了由这种细菌所引起的阳性胃溃疡应该如何治疗呢?可以将北芪制作出北芪茶,冲泡半个小时之后服用,每天吃上一剂,有一个月之后疾病自然就消失了。
其他
北芪对于身体的保健效果非常的不错,除了能够治疗以上疾病之外,对于慢性鼻炎、骨质疏松还有脾气虚证等都有非常不错的疗效。
北芪的养殖方法
栽培
方法
用种子繁殖,春播,春分至谷雨节,日平均温度15度以上播种最好。每亩约需种子2公斤左右。
选好地,施足底肥,涸灌后翻整作畦。一般用条播法,按行距25-40厘米开沟(软秸黄芪可窄些,硬秸的可宽些),深约1厘米,将种子均匀撤入沟内,用锄推一遍浇水。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
管理
及时松土锄草。在苗高5厘米时间苗没有太拥挤为止。追肥1-2次,每到雨季应注意排水,以防烂根。
采收
药用根。生长1-2年后,在寒露节至霜降节期间,以地上茎叶枯萎时刨收为佳。除净泥士。晒干为止,也可卖鲜货。
膜荚黄芪,根呈长圆柱形,上粗下细,有支根痕,表面淡棕色或灰黄色,全体有不规则的纵皱纹。质柔韧,具粉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老根头部偶有枯朽。以条粗长,质坚,皮细,皱纹少,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者质量好。
北芪的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白粉病,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有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可用80%以上敌百虫原药配100倍饵料毒杀。
病害
白锈病。植株发病时叶片背面有白色疱斑,后破裂散发出白色粉末,此为病菌的孢子囊。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大斑,叶片干枯死亡。此病在初夏或秋季高温高湿时发生严重。
防治农药为:25%瑞毒霉1000倍液,65%代森锰锌1000倍液,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波尔多液等。
白粉病。植株叶片受害时,初期出现圆形白色绒状霉斑,后扩大成片,叶面出现白霉层。后期霉层中出现小黑点。子囊壳破裂后再浸染。此病在温暖干燥季节或施氮肥过多,植株生长茂密,株间不通风不透光时发生严重。
防治办法:①栽培地不宜选瓜类茬地。②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③中耕除草,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温度。④用25%粉锈宁1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锈病。植株发病时,叶片病斑上有疱状或刺毛状物,黄色至锈褐色。后期在发病部位长出黑色粉末状物。此病在阴雨连绵的季节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①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②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温度。③化学防治,喷25%粉锈宁1500倍液,65%代森锰锌500倍液或97%敌锈钠300~400倍液。
根腐病。植株发病初期,先由须根、支根变褐腐烂,逐渐向主根蔓延,最后导致全根腐烂。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地上茎叶自下而上枯萎,最终全株枯死。发病原因常与地下线虫子、根螨危害有关。另外,在土壤粘重,田间水分过多等情况下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轮作期3年以上。②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③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力。④多雨季节及时排除田间积水。⑤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
白绢病。常发生于近地面处的根部或茎基部,出现一层白色绢丝状物,严重时腐烂成乱麻状。最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导致全株枯死。常在高温高湿季节或土壤渍水条件下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①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②播前土壤施石灰消毒;③栽种时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消毒后下种;④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500倍液加5甲。的石灰和0.2%尿素灌植株,或用50%多菌灵800倍液灌病株及周围的植株。
立枯病。立枯病是幼苗期病害,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湿润状长形病斑,继而向茎部周围扩展,出现绕茎现象,由于失去输导养分、水分的能力,病斑处失水干缩,致使幼苗枯萎,导致成片倒伏枯死。
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降低土壤湿度;②进行土壤消毒;③初发病发现病株时应及时拔除中心株并进行苗床消毒。
枯萎病。发病初期,由于病原菌侵入黄芪导管,导致堵塞而出现产生毒素,破坏了导管输送功能,引起系统发病,出现下部叶片失绿,继而变黄枯死的症状,此病害在重茬地,排水不良以及土壤质地粘重的地块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①实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②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防治。
黄芪紫纹羽病。俗称红根病,因发病后根部变成红褐色。先由须根发病,而后逐渐向主根蔓延。发病初期,可见白线状物缠绕根上,此为病菌菌素,后期菌素变成紫褐色,并互相交织成为一层菌膜和菌核。根部自皮层向内部腐烂,最后全根烂完,叶片枯萎,导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①收获时将病残体集中烧毁深埋;②实行与禾谷类作物轮作,轮作期3~5年;③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病穴及其周围撒上石灰粉进行消毒;④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⑤结合整地亩用70%敌克松1.5~2千克进行消毒处理。
常见虫害
豆荚螟。一般6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成虫在黄芪嫩荚或花苞上产卵,孵化后幼虫蛀人荚内咬食种子。老熟幼虫子钻出果荚外,人土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在花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 40%氧化乐果800~1500倍液进行喷雾。隔7天1次,直至种子成熟为止。
豆荚蝇。幼虫从嫩梢逐渐向下蛀人茎秆中危害,致使顶部嫩梢逐渐枯萎,植株易遇风即断。
防治方法:在发生期(6-7月)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进行喷雾,7天一次,连续3~4次。
蚜虫。是黄芪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虫害。主要危害黄芪茎叶,成群集聚于叶背、幼嫩茎秆上吸食茎叶汁液。严重者造成茎秆发黄,叶片卷缩,落花落荚,籽粒干瘪,叶片早期脱落,以致整株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用4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一遍净 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黄芪籽蜂。黄芪籽蜂是黄芪种子小蜂、内蒙古黄芪籽峰、北京黄芪籽蜂、圆腹黄芪籽蜂、拟京黄芪籽蜂和黄芪籽金小蜂的混合种群。它们的主要习性大致相同。在黄芪青果期,幼虫钻人种内取食种肉,只留下种皮,危害率一般为10%~ 30%,严重者可高达40%~50%,寄主植物主要是黄芪属植物,有转移寄主危害的情况。
防治方法:清园,减少虫源;在黄芪青果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