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20: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20:29
首句“客心”,描绘的是离乡游子的情感,通常伴随着愁绪,但作者巧妙地运用“水”这一意象,通过两“如”字的连接,将“客心”与“愁”稍加拉开,暗示两者间并非直接关联,而是因水的相似性而偶然相联。起笔处,作者的笔触婉转而含蓄。
“水”的引入并非单纯比喻,而是为引出次句。河水的湍急,使得舟行归乡的速度加快,这在句法上形成倒装,突出了作者对快速归乡的惊喜。水常被诗人用来比喻愁绪,叶燮在此则用水流之急象征愁绪的浩荡,指向他的家乡。
后两句进一步描绘舟行的轻松,以“容易”一词暗示归乡的临近。叶燮身为吴江人,听到吴语倍感亲切,舟行速度之快让他感到意外。沈德潜的改动,通过被动听闻乡音,强化了意外感,同时也优化了诗歌的声律,两者在艺术上相得益彰。
诗中末句从听觉拓展至视觉,月光虽普照,但诗人通过明月传达出故乡近在咫尺的感觉。叶燮强调诗能表达“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这句诗以艺术手法传达了故乡之近,虽无理性证明,却饱含情感深度,符合叶燮的诗歌理论。
总的来说,整首诗的构思过程是由听乡音引发的舟行速度之快,进而联想到客心如水,最终以故乡的临近收束,尽管起笔于愁,但因对归乡的期待,诗人能以轻盈的笔触和精心的艺术处理,展现出诗的艺术魅力。
客发苕溪的前两句写作者久客异乡,虽已乘上归舟,又是顺水急流,可是思乡的愁绪仍然时时萦怀。后两句说,忽闻家乡话传进了船窗,诗人顿感无比亲切,精神为之一振,只觉得故乡的明月已挂在船头,人已到达家门口似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前后对照,构思别致,更显出思乡之情的深挚动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20:27
首句“客心”,描绘的是离乡游子的情感,通常伴随着愁绪,但作者巧妙地运用“水”这一意象,通过两“如”字的连接,将“客心”与“愁”稍加拉开,暗示两者间并非直接关联,而是因水的相似性而偶然相联。起笔处,作者的笔触婉转而含蓄。
“水”的引入并非单纯比喻,而是为引出次句。河水的湍急,使得舟行归乡的速度加快,这在句法上形成倒装,突出了作者对快速归乡的惊喜。水常被诗人用来比喻愁绪,叶燮在此则用水流之急象征愁绪的浩荡,指向他的家乡。
后两句进一步描绘舟行的轻松,以“容易”一词暗示归乡的临近。叶燮身为吴江人,听到吴语倍感亲切,舟行速度之快让他感到意外。沈德潜的改动,通过被动听闻乡音,强化了意外感,同时也优化了诗歌的声律,两者在艺术上相得益彰。
诗中末句从听觉拓展至视觉,月光虽普照,但诗人通过明月传达出故乡近在咫尺的感觉。叶燮强调诗能表达“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这句诗以艺术手法传达了故乡之近,虽无理性证明,却饱含情感深度,符合叶燮的诗歌理论。
总的来说,整首诗的构思过程是由听乡音引发的舟行速度之快,进而联想到客心如水,最终以故乡的临近收束,尽管起笔于愁,但因对归乡的期待,诗人能以轻盈的笔触和精心的艺术处理,展现出诗的艺术魅力。
客发苕溪的前两句写作者久客异乡,虽已乘上归舟,又是顺水急流,可是思乡的愁绪仍然时时萦怀。后两句说,忽闻家乡话传进了船窗,诗人顿感无比亲切,精神为之一振,只觉得故乡的明月已挂在船头,人已到达家门口似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前后对照,构思别致,更显出思乡之情的深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