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18: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4:18
1993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楚墓发现了竹简73730枚,共计13000多个楚国文字。楚简的内容主要是道家作品和儒家作品、其中道家作品是《老子》(中国发现最早的《老子》)、《太一生水》、《说之道》、而儒家作品有《五行》、《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成之闻之》、《六德》、《尊德义》、《语丛三》、《语丛一》、和《语丛二》等。
郭店楚墓竹简
其中《太一生水》是一篇过去从未见过的道家文章,作者也不清楚,其古老程度不亚于《道德经》。“太一生水”中的“太一”也就是道的代称。《吕氏春秋·大乐》有记载: “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 强为之名,谓之太一。”
《太一生水》
道家学派认为,道身万物,自然水也是道所生。水在道家的世界里也是十分重要的象征。老子认为,世界最坚强的事物反而是最柔弱的,“天下之至柔 , 驰骋天下之至坚 ”,反而那些表面坚强的容易遭遇摧毁,“是以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认为世界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但是万物也不能胜于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知其雄,守其雌 , 为天下溪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 无以易之 。”
因此,道家的智慧告诉人们,做人应该低调,学会明哲保身,忍让,而不是出头。“勇于敢 则杀 , 勇于不敢则活 ”。要像水一样柔弱,“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江海之所以 能为百谷王者。”
而《太一生水》也是阐述了该思想。如其中提到“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冷热。冷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冷热之所生也。冷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四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此谓之道化也。
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字也,青昏其名。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当。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卑以柔。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解文太一者,道之别名也。水者,太一之形像也。世人非借形质之物不能解道之内涵,故以水之形示之喻之。太一非化万物不可识辨,谓之玄牝。水亦其所化,故曰“太一生水”。然太一为何者,无人知识,以水喻,可悟不可言。
“太一”、“水”者,亦名也。名者,像谓也。“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太一水性,水之性者,极阴则凝寒冰,呈固木之像,极阳则化炎气,展虚无之态,常居万物之下,至柔以润万物,至强以弥四方,太一之性同也。太一性静者,聚而化浊气,成地之形,太一性烈者,散而化轻气,成天之像。天地者,太一形像也。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静动相持,乃以成势,势成则形动,是以生人。神明者,人也。唯人有神识明目,是以能观摩万物,后成像于心,托之以名,是以天地定位,阴阳互别,万物归类,道始长也。非名,万物不分,天地常合,阴阳难辨,心智蒙沌;然常名,万物难觅其宗,心智迷于幻像,乃致太一不识,大道遁隐,纷争并起。故曰:名可名,非常名,又曰:一得一失。天地万物汝及余等皆太一生也,亦太一形像也,非神识之别及异名之谓,汝与余及天地万物何不同哉?同也。然不同者多矣,佛曰“分别心”是也。心者,神识也。
“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相辅者,混杂互动也。阴阳四时及其余者,形像也。非人不可识天地阴阳四时,不可识沧热湿燥寒暑。此等异名之指万物者,皆太一化生于神识明目之像,故谓“为万物母”;此等异名者,其源亦皆太一,随天地之变而循环复始,天地者,太一也,故谓“为万物经”。生灭者,乃像之生灭。太一者,不生不灭。
“天道贵弱”,人言也,非天道贵弱也。天道无方自然是从,得势以强驰天下,去势以弱隐己身。雷鸣电闪,风雨大作,强之形也;天簌传音,星月争辉,弱之态也;天道恩威并重,杀养齐发,岂以贵弱一言以蔽之?世人常观之以弱示人,以弱养万物,误为弱贵,非为弱也,势不及也。贵贱之别者,唯人依己之利害而言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