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张学友的乐评,关于张学友的音乐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1 22:4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17:07
张学友的唱功好,体现在全方面。
第一,他的声音纯而浑厚,高音明准,低音沉浑,鼻腔共鸣是有厚重金属感,属于比较有天赋的一类嗓音。
第二,张学友唱歌时的气息很稳,这是他的强项之一,看他的演唱会就可以得出答案,一脸唱好几个小时丝毫不会走音,《遥远的她》最后一句那个“啊。。。。”一句连到底,还有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他99年《友个人》演唱会,《爱是永恒》的最后一句,在高低音转换的情况下还能把音拖得这么长,这种控制气息的能力令人惊讶。
第三,他的共鸣运用得非常好,且非常丰富,且很鲜明,他最擅长的是胸腔和鼻腔的共鸣。看他演唱会常常唱的汗流满面,就是用胸腔共鸣原因。
第四,真音和假音之间的转换,他运用的非常娴熟,呵呵,典型演绎如李香兰,头发乱了,有个人等等,这些歌的高音部分是在真假音之间游走,难度颇高。
第五,颤音,这个张学友很强,听过他的歌都知道,说实话,华语流行乐坛在颤音这项技巧上我还没发现比张学友更好的,颤音颤得好的大有人在,但像张学友这样各种颤法都娴熟的歌手却是很少见,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根据歌的一些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技法,一些慢歌或古典歌,如道道道,楚歌等他较多采用大颤,即振幅较大,频率较低的颤法,而一些大气歌曲他又较多采用中颤,一些快歌和近年一些R&B类型的歌则以快颤为主,由于不同的颤法需要运用不同的发声部位或气息震动方法,所以综合掌握它们是很难的。
第六,高音,其实他的高音不是很出众,这跟楼主认为的不同哦~呵呵。。其实这是他嗓音特点决定的,但是在他的努力下还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最高应该唱到A2,个别音或许能唱到更高,但怎么说也不是他最强的地方,呵呵o(∩_∩)o...
第七,歌唱技巧,说实话,个人觉得这是学友最厉害的地方。在他的歌里,你能领会到各种唱法,如哭腔、叹气唱法、小噎唱法、纯鼻子唱法。再加上发声部位及共鸣腔的灵活应用,使其歌曲演绎得极其细腻,即便是一些很普通的歌曲如离人竟他以延长也显得很有韵味,他声音的感染力,我想,难有人能出其右。
还有一点,我觉得他非常厉害,那就是他的现场唱功,如果你看过他的演唱会,你就会领会到什么叫做真正的会唱歌,他在演唱会上演绎的曲目,所有都起码达到了CD里面的水准,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超过了CD的水准,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厉害的,他96年《爱与交响曲》演唱会现场唱的那首《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后来干脆就用来灌CD了。这一点其他歌手难以做到,周杰伦的演唱会,唱的实在不敢恭维。
综合以上方面,他的唱功的确很好。说实话。至今为止,整个华语流行乐坛,唱功还几乎没人能赶得上他。以后有没有,那谁也不敢保证。呵呵o(∩_∩)o...。
其实学友的唱功一开始比较毛躁,但声音确实很好,93至96年的进步很大。后来渐渐炉火纯青。
两年多了,才听到学友的最新粤语大碟。
我一直喜欢他近期的粤语专辑,《释放自己》和《有个人》给了我不少新鲜的学友。蓝调、JAZZ、民谣甚至硬摇滚、电子风格的试用让这两张专辑比他以前的情歌集更吸引我。
当然学友的硬伤是,无论何时都得把专辑的主要精力放在"张氏情歌"上面,为满足大部分歌迷,保证销量和银子,这点我到不反对,毕竟我平时哼哼在嘴边的也就是这些歌。不过当我听到"地球人"、"和好不如初"、"安了心"、"你想不想"这等绝非张氏标签的歌曲被他演绎得听出耳油后,我便觉得张学友应该走条全新的路子。
你能感觉出学友也在往这方面努力,但毕竟压力太大,改风格不是易事,毕竟像我这种三心二意的歌迷还是少数,于是我时常幻想学友的下一张专辑让大家都没心情买而只我一人独听--爽歪了。
但这张最新的《天下第一流》,却没有给我创新的印象,中规中矩,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学友唱功越来越精,技术方面无可挑剔,高音部分随兴所至,换到我必是青筋毕露。
扯远了,说说这张专辑吧。
打头的三首歌当是这张专辑给乐迷的第一攻击波:《楼上来的声音》 、《有病*》、《天下第一流》 。
流行轻松的歌曲谁都不会拒绝,《楼上来的声音》一把吉它,一把靓声,清凉解暑,最爱最后一句透着悲凉"但愿做甚么都满分,讨好众人,换来自己抖震"。《有病*》是学友的第二波打榜歌曲,旋律动人,学友唱这种小品自是不费力气。《天下第一流》有着轻松的歌词和时尚的R&B编排加上流水般的钢琴和电子变声,十分讨好。"陪着你去到*岛,亦活在第一等荒岛",又一首示爱好歌啊。用这三首作为这张专辑的开门作自是万无一失,把老歌迷一网打尽再说。
值得一说的是这三首歌的词作者都是林夕(强烈建议换人……),现在他已经渗透到香港乐坛各顶尖歌手腹地,如果他消失了,不知道香港歌坛会成什么样。
第四首让我清醒了一些,《失恋事少》。跳跃的节奏和吉它的间歇性*扰还是颇为醒耳,黄伟文的词倒是没什么新意。专辑中另一首还能让人在座位上动一动的就是《同屋》,电子舞曲倒没透出多少不同,只是开头的一段Rap让人精神一振,学友压低的嗓间到*的迸发倒也流畅自如。
专辑中最让我偏爱的是由小柯操刀作曲的一首《原不原谅》。有了小柯自然少不了爵士味浓浓的钢琴,配上学友略微沙哑的嗓音,演绎得恰到好处。
《没有童话时》算不上新歌,不过再听一遍仍被那种隽永的意味触动,而卡拉OK爱好者完全可以通过这首歌学习学友的运气吐字动感情,超值享受多听多得。
对一个伪华语歌迷而言,“歌神”二字体现为数之不尽连绵不断的经典作品,它们藏身在电视中、电台中、KTV的鬼哭狼嚎中、老爸铺满灰尘的脸盘大镭射唱片中,贯穿了我大半辈子。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把张学友定格在许多熟悉的音符中,至于他的专辑、他并未被广泛流传的B-Side跟非单曲作品,也成了这些烂熟于心的曲线上的精美附属品。《Private Corner》是我第一张完整听完的张学友专辑,仅仅冲着“歌神+爵士”这样的组合。这是张学友阔别乐坛五年的新专辑,我期待着,“附属品”能华贵得唱主角。
事实上,当事人花在《Private Corner》上的功夫的确不少,看那跨*的幕后操刀名单、那精细得连录音设备的铜丝线都必须加以强调的巧心思、那符合发烧天碟标准的制作流程、那简洁精巧的唱片包装——一切都只为与唱片上的乐声一道说明“歌神出品,必属佳品”这硬道理。听得出来,歌神深爱爵士乐,从编曲细节到嗓音控制,他都尽全力做出一副符合爵士乐品质的模样:《Double Trouble》热闹非凡的Big Band编配、《恋上你背面》和《伯爵茶》的烟熏迷醉、《十二个音》名副其实的妖娆旋律,哦别忘了向沈殿霞致敬的《月巴女且》,恢弘快乐得就像百老汇音乐剧的结束曲目……比起爵士专辑,《Private Corner》更像音乐剧原声,张学友在《雪狼湖》中惊天动地的稳扎唱腔和精准咬字在这上面一个也不少,编曲无暇、唱功零缺陷,整张专辑从包装到内头都透着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是的,这是歌神品质,但爵士该有的随意、即兴、倾心、纵情,都被他牢牢控制在那两三个八度之间,抹杀了最惊艳的亮色。如果说爵士应像吸足水的海面,每一回施力都能挤出点什么,那么《Private Corner》就像硬邦邦的压缩饼干,很能填饱肚子,却未如嚼蜡。
张学友曾为满足乐迷胃口,长年做着朗朗上口的流行曲;而经过五年沉淀,他终于拥有足够“魄力”做一张十分个人的专辑,选择自己深爱却并不符合大众需求的爵士乐。对行业稍微有点了解的人也明白,张学友的这次“转身”很勇敢,也很冒险。这个时候作出这样的决定,本身就是一件“苦中作乐”的事情:在华语乐坛呼风唤雨的歌神,在出道超过25年的今天才能鼓起勇气放手一搏,不顾市场反映做一张私人一点、个性化一点的专辑,何等“可悲”——可悲的不是张学友,可悲的是这个大环境。作为一张爵士风格的作品,《Private Corner》未算上乘,值回掌声的是张学友制作专辑的初衷,尽管这个转身有点强作潇洒。
对了,歌神可有考虑过给你的经典作品来个爵士翻唱?说不定这是一个万全之计!
哎,搜集了些中肯的,1000字随便凑凑就OK啦。
希望喜欢,谢谢从速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17:08
一定要写张学友的吗?
他的歌实在没什么特别的,
周杰伦的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