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的事情,怎么落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6 15: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5 08:21
商务部将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的事情,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落实。 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务实,顺民心。
有时候换拉链,修雨伞,修高压锅……找不到地方,不方便,过去,人们生活中需要的民间手工艺越来越少,而他们现在都看不见了。

有人说,坏了就扔掉,不用修了,但别忘了,这不是勤俭节约,不是艰苦朴素,而是传承,是方便,是 一种文化力量。
记得小时候,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小摊,配钥匙,修鞋,随处可见,充满人间烟火气!
后来在各种城乡改造中,这些几乎都找不到了。 买东西只能去超市。
虽然我们生活的城市越来越干净卫生,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但也许它从侧面告诉我们,现在可能非常困难。
每个人都可以用任何手段谋生,只要能谋生,任何工作都可以。
市民对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并不陌生。 以前在社区街道很容易找到,很方便。 现在我们的街道宽敞干净,但要找个修鞋的地方真的不容易。
让小修小补业态有序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一方面方便了市民,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这些人尤其是肢体残障人士的就业和生活问题。

靠自己的努力,城市那么大,应该能容纳下他们。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平顶山市卫东区,在老汽车站通往建设路的小巷路口,有一家残疾人修鞋、发钥匙、给自行车打气的摊位。
他大约40岁,右腿残疾,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会整天在同一个地方摆摊,极大地方便了附近的居民,同时他也自食其力。
后来马路拓宽了,修鞋送钥匙的人就很难见到了。
过去农村有句俗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也说明了我们生活的艰辛,也说明了我们勤俭节约的美德。
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大家都不喜欢穿旧衣服旧鞋了,以至于有这种手艺的人也没什么用处,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现在人东西坏了就扔了,真的有点浪费。
这次的推出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它可以让人们继续保持勤俭节约的美德,也可以增加一些人的收入。
老百姓过日子过的是什么? 是简简单单、平平安安的日子。

疏解了之后,上马了很多高大上的东西,比如新零售,无人店。 这些与普通人尤其是老年人的需求无关。
经过这一轮的折腾,真心恳请制定规则的人,不要一直抱着省事的思维去经营,什么都禁止一下,要真正为老百姓的需要着想。
就好比这个这个*,这是一个很好的倡议,老百姓举手表示赞同。
生活不仅是高档商场,更是老百姓的日常。 怀念过去城市的便民服务,修车、修鞋、补衣、配钥匙……很方便。
现在呢,在各地城市文明建设的冲击下,很多小服务商因为租不起店面而找不到店面,也困扰着很多老百姓。

不过话虽如此,单靠鼓吹是没有用的。 如果各地*不放手支持,倡议就会变成自言自语。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像春晚沉腾小品的坑一样,就看你愿不愿意躺平了。
事虽小,但需要多部门协调,事关民生。 我呼吁地方*领导真诚为人民服务,为城市发展服务。 如果小血管打通了,整个社会经济就会很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