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22:32
马的饮食结构:
马不会将食物反刍,食物进入口腔后会在胃里暂时存放,然后就送入盲肠与大肠。盲肠与大肠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与消化酵素,能够将粗糙的植物纤维发酵分解成简单的化学分子,例如葡萄糖类,这些简单的化学分子能够被肠壁所吸收,转换成动物生理上的主要能量来源。
所以马的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在胃部后方的盲肠与大肠;而‘反刍动物’大部分的消化与吸收工作则是在胃部完成。
食物进入了马的口中,经消化道进入盲肠与大肠完成消化吸收,不能被消化的部分则成了粪便排出体外,食物从进入马的口中到排出体外大约历时48小时,而‘反刍动物’则需历时80小时。
这其中的主要差别就是反刍的进行,也因此‘反刍动物’有较高的消化与吸收的效率,亦即大多数吃进去的食物能够充分地被消化分解与吸收。
根据估计,一头成年健康的牛,能够将所摄入食物的60%~70%消化与吸收,转换成有用的能量;而一匹成年健康的马却只有40%的消化与吸收效率。
马在动物分类学中分类为: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马科(Equidae)、马属(Equus)、马(Equuscaballus)。是一种草食性动物。现存家马和普氏野马两个亚种。
马被人类驯化以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马的用途经历了肉用、乳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和运动娱乐等多个阶段交替或互相融合的过程。
据近几年发表在《Science》上关于哈萨克斯坦北部博泰(Botai)文化的大量证据表明:马至少是于距今5000年前的铜器时代在欧亚草原区被驯化。最早驯化马的目的可能有3个:一是存留多余的捕猎马作为食物来源,二是使役和射骑,三是用于祭祀或观赏。
体格匀称,四肢长,第三趾发达,具蹄,第二、四趾退化,仅余退化的掌骨和跖骨。四肢高度特化,肱骨和股骨很短,桡骨和胫骨很长,尺骨和腓骨均退缩。第三趾发育,掌骨非常长,而趾(指)骨则比较短,单蹄。颊齿高冠;上臼齿釉质层褶曲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