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5:4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9 05:47
综述: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
安全可控,新能源具备主动支撑能力,分布式、微电网可观可测可控在控,大电网规模合理、结构坚强,构建安全防御体系,增强系统韧性、弹性和自愈能力。
灵活高效,发电侧、负荷侧调节能力强,电网侧资源配置能力强,实现各类能源互通互济、灵活转换,提升整体效率。
智能友好,高度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实现对海量分散发供用对象的智能协*制,实现源网荷储各要素友好协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9 07:05
意味着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将会加快信息技术与能量供给的深度融合,电力传输更加高效且富有韧性。
依托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整合各类型能源资源,到碳中和阶段,新型电力系统将逐渐发展为更加柔性、更加开放、高度智能的能源互联网系统。
在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运行逐渐呈现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急需“云大物移智链边”其中的云计算、大数据、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手段,让电网系统配备拥有海量数据处理分析、高度智能化决策等能力的云端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各类能源资源整合、打通能源多环节间的壁垒,让“源网荷储”各要素真正做到友好协同。
顺应电力零售的市场化趋势,以分布式发电灵活*易为切入点,电力零售、需求侧容量交易和运维、节能等综合能源服务都可以通过物联网场外互联网电商平台实现,借助供需匹配和智能结算,打造新的智慧能源商业模式和生态。将形成新的智慧能源商业模式和生态。
智慧用能还原了能源的商品属性,建立起竞争、开放、有序的供能和用能市场,对冷、热、电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达到竞争性供需平衡的状态,大幅提高微网的用能效率和效益。
未来发电设备将逐渐呈现分散化的特征,电网拓扑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电化学储能、氢能等新型储能作为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将进一步发挥削峰填谷作用。新型电力系统呼唤新型储能技术的突破。
当前,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到智慧电网业务场景中,以数字孪生为纽带连接物理电网与数字世界,为智慧电网赋能,并提供更加实时、高效、智能的服务,促进智慧电网技术创新发展。
其中将数字孪生与电网的深化融合,能够有效推动电网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发展进程,成为电网变革的强大助力。契合了我国以新型技术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的战略需求,成为了应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因素。Hightopo智慧“双碳”微电网场景数字孪生,有效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管控。轻量化建模的方式,重点围绕智慧园区电网联通中的源、网、荷、储四方面的设备和建筑进行建模还原。
通过完整复现的园区能量系统,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综合管控。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建筑能效管理、综合节能管理和“源网荷储”协同运行。
“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一种可实现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运行模式和技术,通过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网储互动和源荷互动等多种交互形式,更经济、高效和安全地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动态平衡能力。
在现有电源、电网协同运行的基础上,通过新的电网调节技术有效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时的“不友好”问题,让新能源和常规电源一起参与电网调节。利用能源互联网核心设备——直流能量路由器满足未来电网对电能控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
储能是微电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用电低谷时作为负荷充电,在用电高峰时作为电源释放电能。它在微电网中能够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极大地提高间歇式能源的利用效率。
点击园区内的储能箱会弹出 2D 面板对当前容量、电池温度、SOH 电池健康状态、累计充电量、累计充电次数、火灾风险进行统计和故障预警,保证集装箱系统的安全。
微电网作为一种靠近用户侧的微型综合能源系统,涵盖太阳能、风能等一次能源及电力二次能源,涉及电、热、气多种能源输配网络和负荷需求、储能、控制和保护设备及信息化平台,需以电能为核心,通过多能互联、信息能量耦合及市场经济引导,实现多能“供-需-储”协调优化和自平衡。
以现代信息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储能等新技术为依托,运用“互联网+”新模式,调动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在城市商业区、综合体、居民区,依托光伏发电、并网型微电网和充电基础设施等,开展分布式发电与电动汽车(用户储能)灵活充放电相结合的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在工业负荷大、新能源条件好的地区,支持分布式电源开发建设和就近接入消纳,结合增量配电网等工作,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建设。
数字孪生智慧电网平台核心是以业务为导向,以特定需求构建高保真模型与精准仿真计算,在电网运行、协同控制、智能决策与长期演进等方面,实现电网运行状态实时监管、源网荷储协同*、提升电网安全稳控的管理水平,使电网数字孪生成熟度由数化、互动、先知、先觉最后达到共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