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5:13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20:58
强调先安内,将安内摆到首要位置,以安内为攘外的充分条件;同时,也未否定攘外的必要性,将攘外悬为*的基本目标。
汪精卫在回答人们对该口号的责难时,就曾振振有词地从语意上辩解:“攘外是目的,不是手段。若以为必攘外,然后可以安内,那无异以攘外为安内的手段了。”也就是说,先安内的判断,是和攘外的目标相联系的,要攘外必须先安内,攘外是目的,安内是基础。
其提出背景:
为了维持*一党专政,进而实现蒋介石的*统治。*统一全国后,实行一党专政。同时,蒋介石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他一直试图在中国建立个人*统治,这必然受到国内、*内*者以及各地实力派的反对或抵制。
“有些集团和党派不愿服从南京*.所以反蒋情绪强烈。因此,不论是为了“党国”利益,还是个人目的,蒋介石都必须清除各种威胁*党专政和其个人*统治的异己力量。要达到目的,不仅靠武力,还要占“理”。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打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帜,就是为了占据有理有利的地位。他可以此为名,最大限度地取得国内、党内及军队的支持。
同时,只要不利于*一党专政、不利于蒋之*统治,蒋介石就可以振振有词地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名,予以打击和消灭。这才是此*之本质所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22:16
意在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内的统一和国民*的“*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攘外必先安内”是*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
九一八事变后,*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党则选择“反蒋抗日”。而随着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
历史渊源
“攘外必先安内”,并不是蒋介石发明的。其最早的出处是宰相赵普在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当内外交困,面临重大统治危机时,历代统治者为应付危机、维护统治,常常以安内为中心,“安内”、“攘外”并举。
攘外必先安内的最早:努力争取民心,如果没有民心的支持,那么政权将会不存在。因此,盲目攘外和安内都是不可取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23:50
“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之时国民*的基本国策,意在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内的统一和国民*的“*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攘外必先安内”是*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
九一八事变后,*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党则选择“反蒋抗日”。而随着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
历史渊源
“攘外必先安内”,并不是蒋介石发明的。其最早的出处是宰相赵普在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当内外交困,面临重大统治危机时,历代统治者为应付危机、维护统治,常常以安内为中心,“安内”、“攘外”并举。
攘外必先安内的最早:努力争取民心,如果没有民心的支持,那么政权将会不存在。因此,盲目攘外和安内都是不可取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6 01:42
攘外必先安内是蒋介石在抗日初期提出的**-攘外便是抗日,而安内则是发动内战,企图“剿共”。
一、成语“攘外安内”
1.成语释义: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2.成语出处: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3.成语用法:管仲一匡九合,攘外安内,其功甚大。
4.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卷七十二
二、“攘外必先安内”*
1.简介:“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之时国民*的基本国策,意在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内的统一和国民*的“*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攘外必先安内”是*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九一八事变后,*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党*选择“反蒋抗日”,而随着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
2.这种*主要出于两个考量:
①当时中国虽结束了军阀割据,但政令难以统一,尤其是某个党不仅仍拥有军队,并割据陕北一方。蒋介石和张学良的最大不同之处是,蒋对某个党的本性有相当的了解,深知如果不铲除红军,它会利用抗日之机得以发展而后患无穷(后来的历史正是这样演变的!)。
②蒋介石苦心经营的五次围剿,虽然前四次失败,但第五次获得成功,红军*进行所谓“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大溃退。溃退到陕北的红军仅剩下几万人,蒋介石多年的艰苦剿共,终于有了眉目,他怎么让它功亏一篑呢。
③当时中国的国力无法与日本匹敌,必须尽量争取时间,以储备力量。尽量避免全面抗日的爆发,以争取时间组建更多师团,建造兵工企业,构筑能够对日作战的国家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6 03:50
先要平定内乱,然后可以抵御外侮。
最早的出处大约是宋初的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但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是在孙中山去世之后蒋介石搞白色恐怖的时候提出的,从1927年开始,一直到1936年西安事变之前,都是这么说。
所以应该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蒋介石在考虑和日军作战还是先打*党的时候说出的话。
蒋介石说:古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意思就是先要平定内乱,然后可以抵御外侮,这话有至当不移、颠扑不破的至理。日本人侵略是外来的,好像是从皮肤上渐渐溃烂的疮毒,土匪捣乱是内发的,如同内脏有了毛病,这实在是心腹之患;因为这个内疾不除,外来的毛病就不能医好,而且即算医好,也还是无济于事,到了最后,病人还是要断送在这个心腹内疾。无论日本人怎样凶险,我确信日本帝国主义终归一定会失败在我们面前,一定可以由我们一般*军将士的手里来将他们消灭。我们应当坚确认定*军当前的责任,第一个乃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才是抗日来攘外。要晓得剿匪的工作,实是抗日的前提,要抗日就要先剿匪,能剿匪就一定能够抗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6 06:14
客观地说,如果仅从字面和历史上的“攘外必先安内”而言,无疑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