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3 02:0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13 21:32
前苏联自称基础性训练目的有三:一是增强宇航员对航天因素的机体耐力;二是使宇航员对载人飞行器座舱环境产生适应性;三是提高宇航员的航天知识和工作能力。
1.身体素质锻炼及训练:因为被选上的宇航员都有第一流的身体素质,在训练期间主要是要保持其基础条件,加强日常的锻炼和日程安排,所以在宇航员的训练期间,其日常时间安排既要科学又要紧凑。前苏联所制定的基础训练日常安排是这样的:每天早晨体操20~40分钟;每天体质锻炼时间不低于3~4小时,包括集体运动或竞赛等;每周有3~5次基础知识和航天知识课程,每次2小时。此外在某个宇航员值勤或正常休假时也有一定的体质锻炼的安排,以保持体力。
前苏联宇航员的体质训练的项目是多样化的,但着重于体操和体力活动。其中包括节律性活动(定时定动作的规律性运动)和非节律性运动,如行军、跑步及各类球赛、游泳、爬山、滑雪、跳伞等运动项目。在体质训练中也经常使用体育运动器械,如伏虎(按一个水平旋转)、翻筋斗器具(按两个不同方向的平面旋转)、弹性跳跃网、木马、秋千和单双杆等设备和室内全套身体锻炼设备等。
在训练方法上分别不同情况有集体活动和个人单个训练两种,个人训练主要是针对某个具体被训对象的特点、水平和差异情况进行的训练项目,使其具备全面合格的身体素质,共同完成训练计划。
2.基础理论及有关航天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前苏联宇航员在训练期间,要按计划进行航天技术及其它有关理论学习,这些课程包括航天所需要的有关宇宙、大气、天文、天象、气象、地球物理、空气动力学、飞行动力学、火箭及载人航天器设计原理、载人航天器系统和部件结构、导航及控制、通讯、遥测、遥控、数学及计算机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学习方式上,除讲课外还进行参观和实习活动。航天驾驶员、飞行专家要参观或参加所要进行飞行的载人航天器型号的设计及各系统、部件的研制过程,科学家宇航员要参加有关专业的实验设计及地面实验过程。
其它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是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和医务监护知识以及必要的医护操作技术知识。
3.飞行技术训练:虽然前苏联前几批宇航员的选拔都是从飞行员中选出的,但仍然要有飞行技术的基础训练项目。训练是在高性能喷气式飞机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受训者进一步熟悉飞行技术,适应空中环境,提高对加速度(超重)、失重(飞机抛物线飞行时可有短时间失重现象)、噪音、振动、角速度或角加速度(对人体前庭器官有影响和刺激,易眩晕)、狭小飞行环境和密闭性供氧人工大气环境等方面的耐力。同时也培养和训练驾驶员根据外方位物、仪表进行空中定位、动态操纵和控制飞行体的能力。
4.航天环境技巧动作训练:由于太空的失重环境,人的动作及起居住行都与地球上不同,而为适应这种环境就必须在地面上进行某些动作的训练。这种训练是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进行的,如饮水、进食方式,穿戴航天服装、头盔面罩的动作,书写、阅读、通讯及定向动作等。这是每个受训者的基础训练项目。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13 21:38
宇航员的训练目的有三:①通过训练提高被选人人员的体力、智力、生理功能和工程技术、科学知识水平;②使进入太空的人适应与耐受航天中遇到的特殊应激环境;③使航天人员在航天特殊环境中能圆满完成特定的飞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