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画派 吴待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28 11: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3 07:10
在浙江石门(崇德)这片艺术的沃土上,吴姓一门堪称画坛的璀璨明珠,自道光年间至二十一世纪的150余年间,他们的艺术接力传递,由吴伯滔、吴待秋、吴养木三代接力,共同书写了近当代画坛的传奇篇章。
吴徵,作为吴家画派的关键人物,犹如桥梁般连接着前后两代,他以“待秋”之名,引领着“三吴一冯”(吴待秋、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的崛起,与赵叔孺、吴湖帆、冯超然并肩,被誉为海上画坛的四大支柱,被公认为海派画派的巨擘。
吴徵,1878年至1949年的艺术生涯,犹如一部生动的画卷。字待秋,号抱鋗居士,他的艺术才华横溢,精于山水、花鸟,晚年更涉足人物画。他曾是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编审,编纂《古今名人书画集》,并留下《吴待秋山水画集》、《吴待秋花卉画集》等不朽之作,每一幅画作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卷气韵。
吴徵自幼随父吴伯滔研习绘画,早早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以秀才身份起步,娶妻方氏,育有一子一女。1903年,吴徵独身闯荡杭州,以教书和书画交易为生,与艺术大师们如陈叔通、丁辅之、高野侯等结缘,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视野。
1904年,吴徵参与创办西泠印社,随后因病返回家乡,得到李嘉福这样的艺术鉴赏家赏识。在李家的书画收藏中,吴徵的艺术造诣突飞猛进,自号“抱鋗”,并有幸得到一枚三代铜鋗,成为他艺术生涯中的重要象征。
然而,命运多舛,吴徵在妻子相继离世后,生活更加坎坷。他曾一度心灰意冷,但在艺术的支撑下,他与女画家沈漱石再婚,生活重拾希望。1906年,吴徵赴京,尽管未如愿成为京官,却在此期间结识了金城、溥心畲等艺术界泰斗,他的画作如大理梅花画签,甚至被鲁迅、郑振铎编入《北平签谱》,可见其艺术价值。
在陈叔通的引领下,吴徵成为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主任,创新珂罗版印刷工艺,活跃于海上书画界。在吴昌硕的指导下,吴徵的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吴昌硕赞誉他为吴伯滔的后继者,他的书画润格也足以与大学教授、报馆主编等相媲美。
54岁时,吴徵购得苏州“残粒园”,以书亭“括苍亭”为中心,吴徵父子在此寓居,吴徵刻有“括苍亭长”的印章,园中的艺术氛围可见一斑。然而,战争的烽火迫使他们回归浙江老家,战后,他继续投身艺术,直到1949年9月22日,吴徵在苏州的残粒园因脑溢血辞世,享年72岁,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和不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