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读机是什么原理吖?58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21 20:0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1 23:53
点读机使用的原理是在制作发音文件过程中,给发音文件预先设置好对应书本内容的“经纬位置”。使用者将课本置于机器平板上,用专用的笔点书本上的文字、图画、数字等内容,机器就会发出相对应的声音。
比如:“西瓜”在小学语文的第三页从左上角起(X,Y)处,那么选中这一本书这一页后,平板感知到所配备的笔对(X,Y)这一点的点触,就能收到指令从而读出关于这一点相对应的声音文件,即“西瓜”。
扩展资料:
从技术趋势而言,在多家公司的参与和努力下,点读机经历了从单板到双开,从有线到无线再到有线,从小容量存储到大容量存储,从无下载到RS232串口下载再到USB下载,从专用语音压缩芯片到使用MP3通用语音压缩,从光面板到面板加印内容、外形从抽屉式到双开整体定型的一个发展过程。
不过,这些技术趋势发展的同时,也让点读机功能越来越多,操作极为复杂,严重背离了点读机的本质所在。事实上,点读机的本质和早期无不是遵循这样一条路线:“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应初学英语的孩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点读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1 23:54
原理就是后面的板上的触点都有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每一页设定完毕后,相应位置被点,就读取相应的内容。只要页面设置好,触点正确,不把课本放在上面也可以点读的。
那种应该和触摸屏是一样的。
从技术原理来区别触摸屏,可分为五个基本种类: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摸屏、电阻技术触摸屏、电容技术触摸屏、红外线技术触摸屏、表面声波技术触摸屏。
电阻触摸屏的屏体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多层复合薄膜,由一层玻璃或有机玻璃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的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它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透明导电层,在两层导电层之间有许多细小(小于千分之一英寸)的透明隔离点把它们隔开绝缘。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平常相互绝缘的两层导电层就在触摸点位置有了一个接触,因其中一面导电层接通Y轴方向的5V均匀电压场,使得侦测层的电压由零变为非零,控制器侦测到这个接通后,进行A/D转换,并将得到的电压值与5V相比即可得触摸点的Y轴坐标,同理得出X轴的坐标,这就是所有电阻技术触摸屏共同的最基本原理。
表面声波触摸屏的触摸屏部分可以是一块平面、球面或是柱面的玻璃平板,安装在CRT、LED、LCD或是等离子显示器屏幕的前面。这块玻璃平板只是一块纯粹的强化玻璃,区别于别类触摸屏技术是没有任何贴膜和覆盖层。
玻璃屏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各固定了竖直和水平方向的超声波发射换能器,右上角则固定了两个相应的超声波接收换能器。玻璃屏的四个周边则刻有45°角由疏到密间隔非常精密的反射条纹。见下图。
以右下角的X-轴发射换能器为例:
发射换能器把控制器通过触摸屏电缆送来的电信号转化为声波能量向左方表面传递,然后由玻璃板下边的一组精密反射条纹把声波能量反射成向上的均匀面传递,声波能量经过屏体表面,再由上边的反射条纹聚成向右的线传播给X-轴的接收换能器,接收换能器将返回的表面声波能量变为电信号。
当发射换能器发射一个窄脉冲后,声波能量历经不同途径到达接收换能器,走最右边的最早到达,走最左边的最晚到达,早到达的和晚到达的这些声波能量叠加成一个较宽的波形信号,不难看出,接收信号集合了所有在X轴方向历经长短不同路径回归的声波能量,它们在Y轴走过的路程是相同的,但在X轴上,最远的比最近的多走了两倍X轴最大距离。因此这个波形信号的时间轴反映各原始波形叠加前的位置,也就是X轴坐标。
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波形 在没有触摸的时候,接收信号的波形与参照波形完全一样。当手指或其它能够吸收或阻挡声波能量的物体触摸屏幕时,X轴途经手指部位向上走的声波能量被部分吸收,反应在接收波形上即某一时刻位置上波形有一个衰减缺口。
接收波形对应手指挡住部位信号衰减了一个缺口,计算缺口位置即得触摸坐标 控制器分析到接收信号的衰减并由缺口的位置判定X坐标。之后Y轴同样的过程判定出触摸点的Y坐标。除了一般触摸屏都能响应的X、Y坐标外,表面声波触摸屏还响应第三轴Z轴坐标,也就是能感知用户触摸压力大小值。其原理是由接收信号衰减处的衰减量计算得到。
三轴一旦确定,控制器就把它们传给主机。
电容技术的触摸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如下图所示。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导电层,最外层是只有0.0015毫米厚的矽土玻璃保护层。内层ITO作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夹层ITO涂层作为检测定位的工作层,在四个角或四条边上引出四个电极。
电容屏基本工作原理的最初想法是:人是假象的接地物(零电势体),给工作面通上一个很低的电压,当用户触摸屏幕时,手指头吸收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从触摸屏四个角或四条边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理论上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这个想法本来是很好的。但是,按照这种思路进行下去,却碰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目前的透明导电材料ITO——氧化金属非常脆弱,触摸几下就会损坏,还不能直接用来作工作层。材料的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只好委曲求全:在外部增加一层非常薄的坚硬玻璃。
这层玻璃显然是不导电的,直流导电是不行了,改用高频交流信号,靠人的手指头(隔着薄玻璃)与工作面形成的耦合电容来吸走一个交流电流,这就是电容屏“电容”名字的由来:靠耦合电容来工作。
问题解决了,但代价是很大的:首先是“漂移”,因为耦合电容的方式是不稳定的,它直接受温度、湿度、手指湿润程度、人体体重、地面干燥程度影响,受外界大面积物体的干扰也非常大,带来了不稳定的结果,这些都直接违背了作为触摸屏这种绝对坐标系统的基本要求,不可避免的要产生漂移,有的电容触摸屏欲求通过25点校准法甚至96点校准法来解决漂移问题,其实是不可能的,漂移是电容工作的这种方式决定的,即使是在控制器的单片机程序上利用动态计算和经验值查表,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多点校准法最早是大屏幕投影触摸板使用的方法,目的是消除坐标对应的线性失真,电容触摸屏的线性失真也非常厉害,主要是因为电容屏的计算建立在四个电流量与触摸点到四电极的距离成比例的理想状态上,实际由于受环境电容、线路寄生电容和不同人使用的影响,这种比例关系不可能是完全线性的,多点校准法只能解决局域分配的线性问题,解决不了整体的漂移。
电容方式的另一个代价是:最外这层极薄的玻璃,正常情况下防刮擦性能非常好,但工艺上要求在真空下制造,因为它害怕氢,哪怕有一点氢也会结合成易脆碎的玻璃,使用中轻轻一敲就成个小破洞,这对电容触摸屏来说是要命的:破洞周围直径5cm大小的区域不能使用。实际的真空是不可能有的,这层极薄的玻璃有5%的概率碰上有破洞的产品。
电容触摸屏的透光率和清晰度优于四线电阻屏,尤其是一些新的产品。
红外触摸屏是在紧贴屏幕前密布X、Y方向上的红外线矩阵,通过不停的扫描是否有红外线被物体阻挡检测并定位用户的触摸。如下图所示,
这种触摸屏是在显示器的前面安装一个外框,外框里设计有电路板,从而在屏幕四边排布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一一对应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
每扫描完一圈,如果所有的红外对管通达,绿灯亮,表示一切正常。
当有触摸时,手指或其它物就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横竖红外线,触摸屏扫描时发现并确信有一条红外线受阻后,红灯亮,表示有红外线受阻,可能有触摸,同时立刻换到另一坐标再扫描,如果再发现另外一轴也有一条红外线受阻,黄灯亮,表示发现触摸,并将两个发现阻隔的红外对管位置报告给主机,经过计算判断出触摸点在屏幕的位置。
红外触摸屏产品分外挂式和内置式两种。外挂式的安装方法非常简单,是所有触摸屏中安装最方便的,只要用胶或双面胶将框架固定在显示器前面即可。缺点是影响外观。
内置式红外触摸屏性能更加稳定,影响外观程度小。适合KIOSK使用。
特点
红外触摸屏的优点是可用手指、笔或任何可阻挡光线的物体来触摸。
红外触摸屏缺点是在球面显示器上使用时感觉不好,这是因为赖以工作的红外光栅矩阵显然要求保证在同一平面上,因此,真正感应触摸的工作平面距离弧形的显示器屏幕有较大的间隔,尤其在边角,但是这个缺点在平面显示器上不存在,比如液晶显示器。
可以说在平面显示器上使用,红外触摸屏具有相当的优势。红外线探测技术利用同一波长的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简称红外对管)就能得到简单的红外线探测方法:
只要有物体阻挡住红外对管之间的连线,接收信号就急剧下降,因此红外线可以探测物体的阻挡,在防盗系统、自动感应系统、计数器等系统上广泛应用。
红外线若是短距离应用,根据接收信号的衰减程度还可探知阻挡程度,这就是所谓的模拟方式,模拟方式在接收端采用密集的接收管阵列,还可用于造影成像;为防止干扰,红外探测还可采用脉冲方式,即红外发射管发射一个固定频率的信号,而接收方只对这一频率进行检测,脉冲方式抗干扰能力非常强。脉冲方式如果在工作频率上调制信号,还可用于数字通信,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红外线通讯,家用电器的遥控、电脑的红外通信、甚至是当今最快的光纤通信,都缘于此。红外通信对人体没有影响,兼又发射距离短没有空间污染,当今备受亲睐。本章立意触摸屏,不神游其它,但是从这一家族兴旺,也可以看出红外触摸屏前途远大。
红外线检测技术用于触摸屏技术主要有3个技术难点:
环境光因素,红外接收管有最小灵敏度和最大光照度之间的工作范围,但是触摸屏产品却不能*使用范围,从黑暗的歌厅包房到海南岛高强度阳光下的户外使用,作为产品,它必须适应。
快速检测,红外触摸屏一般尺寸最少也有64套红外对管,也就是说至少要求在0.4毫秒内就要完成一条红外线的检测。
周围的反射、折射、干扰,红外发射管有一个发射角,接收管有较大范围的接收角,如果周围反射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手指放在什么地方也阻挡不住信号。
要解决这些问题,选择模拟方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分析提高触摸屏的分辨率,但是抗干扰能力比不上脉冲方式;选择脉冲方式虽然抗干扰能力强,但是存在脉冲方式在接收方需要一个响应过程时间的问题,而触摸屏却要求极快的速度,因此要在自适应电路、单片机软件、模具设计、透光材料选择等几个方面要有技术突破。
红外触摸屏靠多对红外发射和接收对管来工作,红外对管性能和寿命都比较可靠,任何阻挡光线的物体都可用来作触摸物,不过红外触摸屏使用传感器数目将近100对,并且共用外围电路,这就要求传感器不仅本身性能好,还要求将近100对的红外二极管“光-电阻特性”
和“结电容”都保持一致。实际应用中,万一有哪一对出现故障,可以在上电自检过程中发现并在此后加以忽略,靠邻近的红外线代替,由于每一对红外线只“监管”约6mm左右的窄带,而手指通常在15mm左右粗细,用户是察觉不到的。但如果生产过程没有对红外发射管进行老化测试,没有很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近100对的传感器,很快就不是一对两对“掉队”的问题了,总体寿命也就难以保证。因此,购买红外屏的用户应该了解厂家有没有严格的质量检测办法或是否通过ISO9000认证。
红外屏赖以工作的是红外线矩阵,矩阵上多点的x、y坐标能组合出平方倍多的触摸点,见下图,A、B两点和C、D两点对红外屏来说是相同的效果,无法分辨,怎么处理呢?目前市场上的红外屏对多点触摸常见的处理不管连续否,要么不判断,要么判为左上角,即下图中不管是A、B还是C、D都判为C点。真正技术过得硬的红外屏应该是对坐标连续的多点触摸判断取中点,即判断为大物体(比如粗手指)的触摸,而对不连续的多点触摸不予判断,所以说它技术过硬是这种算法对产品的品质要求更严,不允许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情况。这种红外屏现在市场有,价格非常高。
电容触摸屏本身实际是一套精密的漏电传感器,带手套的手不能触摸,由于使用电容方式,导致有漂移现象,下节电容触摸屏有详细的介绍。
超声波触摸屏有表面声波触摸屏和体波声波触摸屏,利用的都是电-声压电换能器作传感器,接收传感器和发射传感器所用的压电晶体不是一种型号,在制造时的掺杂材料略有不同,发射换能器功率大,接收换能器更加灵敏。压电换能器的寿命长,工作稳定,正常工作可以保证10年不出问题。触摸屏安装后,换能器是隐藏起来的,但是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需要小心谨慎,裸露的换能器晶体不能碰撞挤压。表面声波触摸屏有X、Y轴两对传感器,利用屏幕表面的声表面波来检测手指触摸,可以说,工作面是一层看不见、打不坏的声能,不怕暴力使用,最适合公共信息查询,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触摸屏产品。
以上谈了一些触摸屏技术领域的概念,当然,只是是纯技术原理的一些探讨,评判一种触摸屏,光是技术原理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触摸屏要应用到各个领域,还要抵受千触万摸,选用材料的耐用性如何,反应速度如何(使用要感觉顺畅反应速度须小于20ms),控制卡、驱动程序和校准程序怎么样,卡的设计水平和工艺水平,驱动程序跨操作系统平台、跨机种的通用性、计算机接口与技术趋势的紧跟程度,厂商的技术实力和服务承诺的可信任度,这些都是理性的评判一种触摸屏,更准确的说:一种产品的重要因素。
参考资料:http://www.pjtime.com/2009/3/47369939_6.s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1 23:54
点读机
原理:
点读机使用的原理是在制作发音文件过程中,给发音文件预先设置好对应书本内容的“经纬位置”。使用者将课本置于机器平板上,用专用的笔点书本上的文字、图画、数字等内容,机器就会发出相对应的声音。
点读笔原理:
点读笔是利用在书本上加印二维码的技术,将声音文件植入书本中,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选择要点读的某一页,随便点击该页上的图案、文字、数字等内容,点读笔都能通过笔头上装配的高速摄像头识别书本上的二维码而读出对应内容的声音文件,识别准确率可达99.89%以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1 23:55
牛顿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