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新闻怎么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0:42
我来回答
共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22:43
1、标题浓缩核心内容。
新闻的标题就如人的眼睛,要能传情达意,表达出新闻的核心内容,帮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以吸引读者了解详情。例框内的标题是“崖子初中开展‘学案导学’观摩课活动”,有的新闻还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但不可缺少的是正标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写校园新闻采用一个正标题也就足矣。现在很多读者爱浏览新闻的标题,标题新颖别致,就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标题对新闻来说,非常重要, “题好一半文”,也就这个道理。
2、导语扼要揭示核心内容,先声夺人。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主要是告诉读者这条新闻的内容是什么,制造适当气氛,使读者乐意读下去。它要求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前面,以便先声夺人。例如框内的新闻第一段就是导语,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开展了一项什么活动及其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性。
3、主体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简明。
主体是新闻的主干,它要承接导语,用实在的、典型的、具体的材料,印证导语中的提示,对导语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例如框内新闻的第二段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阶段叙述了“学案导学”的进行过程,可以说内容详实,条理清晰,语言简明。
4、背景烘托和深化主题,不喧宾夺主。
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就是它的背景。好的背景,能烘托和深化主题,同时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帮助读者理解新闻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背景只是新闻的从属部分,不能喧宾夺主,也不是每条新闻都一定有背景,要根据需要而定。例如框内的新闻就没有出现背景。
5、结语注意简要概括,进行评论或提出希望。
结语是整篇新闻的收笔之处,它的作用是阐明事实的意义或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给读者以完整的感觉,也可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味。一般有对事实结果简要概括,对主要内容进行评论和根据报道的内容提出希望三种形式。例如框内新闻的最后一段就是结语,它阐明了开展“学案导学”这项活动的事实意义。可以说语言简洁明了,一语点破在素质教育下“学案导学”的实效价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00:01
一、什么是校园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那么校园新闻也就是学校里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它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校园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校园新闻同一般新闻一样,结构一般由五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隐含在主体当中。
例文:
崖子初中开展“学案导学”观摩课活动
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崖子初中开展了“学案导学”观摩课活动。
“学案导学”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完成“学案”。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研讨制定上课学案,然后,同年级教师互相听评课,排出名次。第二阶段,优化“学案”。教导处组织有关人员,对在第一阶段听评课中取得第一名的教师进行二次听课,并通过评课,进一步完善、优化教案。第三阶段,应用“学案”。教导处对优化的学科学案,进行统一安排,由相关教师在相关班级实讲,其他教师进行观摩 。第四阶段,研讨总结。每节课后,学科组便组织本学科全体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在肯定优点、分析缺点的同时,也讨论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学案导学”,调动了学生预习、掌握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案导学” 观摩课活动促进了教师课堂授课水平的改进,从而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崖子初中的素质教育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1、标题浓缩核心内容。
新闻的标题就如人的眼睛,要能传情达意,表达出新闻的核心内容,帮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以吸引读者了解详情。例框内的标题是“崖子初中开展‘学案导学’观摩课活动”,有的新闻还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但不可缺少的是正标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写校园新闻采用一个正标题也就足矣。现在很多读者爱浏览新闻的标题,标题新颖别致,就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标题对新闻来说,非常重要, “题好一半文”,也就这个道理。
2、导语扼要揭示核心内容,先声夺人。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主要是告诉读者这条新闻的内容是什么,制造适当气氛,使读者乐意读下去。它要求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前面,以便先声夺人。例如框内的新闻第一段就是导语,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开展了一项什么活动及其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性。
3、主体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简明。
主体是新闻的主干,它要承接导语,用实在的、典型的、具体的材料,印证导语中的提示,对导语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例如框内新闻的第二段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阶段叙述了“学案导学”的进行过程,可以说内容详实,条理清晰,语言简明。
4、背景烘托和深化主题,不喧宾夺主。
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就是它的背景。好的背景,能烘托和深化主题,同时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帮助读者理解新闻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背景只是新闻的从属部分,不能喧宾夺主,也不是每条新闻都一定有背景,要根据需要而定。例如框内的新闻就没有出现背景。
5、结语注意简要概括,进行评论或提出希望。
结语是整篇新闻的收笔之处,它的作用是阐明事实的意义或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给读者以完整的感觉,也可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味。一般有对事实结果简要概括,对主要内容进行评论和根据报道的内容提出希望三种形式。例如框内新闻的最后一段就是结语,它阐明了开展“学案导学”这项活动的事实意义。可以说语言简洁明了,一语点破在素质教育下“学案导学”的实效价值。
。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01:35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新闻稿的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第一手的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方能使之成为新闻作品。
我今天主要介绍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以及几种常用新闻题材的特点和写作方法。要从事新闻写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明确规定了实施与新闻的关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报道在后,也可以这样说,事实是构成新闻的细胞,离开了事实,新闻也就不存在了。
新闻写作,实际上就是客观地记叙事实、评述实事。
我们来读一篇曾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作品。
中国,充满投资机会东部沿海百家“三资”企业调查(节录)
记者最近对东部沿海地区100家“三资”企业做的调查发现,有39家已先后追加了投资。这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是有利可图的。
这项调查是最近上个月间进行的。记者就企业是否有利可图、是否享有自主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优惠*如何等几个问题,采用相同采访提纲,选择了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5个省市的100家“三资”企业逐家进行了调查。
在被调查的100家企业中,有77家已取得了可观的利润,尚未盈利的23家企业中,因经营不善等原因而致亏损的只有8家。其余15家未能获利的原因包括:快速折旧、处于还贷期或处于开业投产初期,等等。这些企业的经营者认为盈利对他们来说是早晚的事。
日商独资企业厦门莆田服装有限公司对所在地区提供的基础设施感到满意,总经理佐藤忠良对记者说:“这里的基础设施与海外相比已相差无几。”同在这一地区的中美合资鹭美存储盘片有限公司总经理杰瑞先生作了更高的评价:“厦门陆、海、空交通具备,通讯良好,人才集中,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区。”另外98家企业在回答记者关于你对所在地区基础设施作用如何评价“的提问时,回答“较好”、“一般”、“较差”的分别为58、22和18家。
调查表明,有76家企业对中国员工的素质表示满意。中国和联邦德国合资兴办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马丁.波斯特博士评价说,勤劳、智慧、积极、坦诚的中国合作者是联邦德国技术得以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
记者列入调查的其他一些问题还有:“你对*提供的服务有何评价”,“你是否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你在中国的业余生活如何”等。18家企业的外商认为“*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支柱”,“*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而17家则认为“没有得到*多大的帮助”。82家表示他们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能够独立自主的管理企业,另外18家则称常常受到来自企业外部主要是一些*部门的牵制和干预。大多数外商对业余生活的“单调”、“枯燥”感到失望。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1990年)]
这条新闻完全是用事实说话,说明了我们的改革开放*在“*”后并没有改变,而且在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解除了一些外国投资者的疑虑,也回击了西方一些别有用心者的造谣蔑。在新闻写作中,要更好地用事实说话必须做到:第一,事实要具体。新闻中的人名、地名、现场、情节、数字、结果都要写得具体。交代清楚新闻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写新闻只有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等,才能使读者、听众和观众觉得新闻实实在在,可感可信。
事实要典型。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事实,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大量具体的事实中选取典型材料、典型事例。如果不作选择,罗列一大堆材料,反而会冲淡或淹没新闻主题,造*物、事件不突出,观点不鲜明,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事实要生动。新闻事实本身要有新意,生动感人,同时还要生动地描写情节和细节,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叙述新闻事实,避免生硬、刻板、老套。如可用再现某些场景的方法;渲染气氛、加深印象、烘托人物、突出主题;也可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新闻事实更加鲜明、丰满。此外还有点面结合、画龙点睛等方法,可以使事实更好地“说话”,增强感染力。
新闻事实的获得,往往带有一定偶然性;一个用心的思索,善于思索的作者,得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却是必然的,而且,一旦获得以后,就会抓住不放,紧紧跟踪。获得上海市好新闻一等奖的《“洋豆腐”为何无人问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作者平时关心人民吃豆腐,自然而然地注意到解决上海人民吃豆腐难而从日本引进的盒装豆腐生产流水线。由此提出了一个盲目引进的问题,切中时弊,有针对性,引起了*领导同志和上海市领导的关心,然后又抓出了一则新闻:“从一条引进的豆腐生产线引出教训——要根据我国国情搞好技术引进”。从典型到一般,指导意义更普遍,更深刻了。从“吃豆腐”——引进技术的教训——根据国情搞好技术引进——引进的“洋豆腐”生产线得到改进,最后又归纳到豆腐的机械化生产有了指望,吃豆腐难可望得到改善。这个循环、上升,简直是新闻采访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
写新鲜的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姓“新”。只有新的东西,才能为读者提供信息。新闻要指导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而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断前进、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就是要突出这个“新”字,不断地把客观事物的最新变化、最新发展告诉读者、听众、观众,给他们以启发、教育和鼓舞。所以,新是实现新闻价值的一个根本条件。新闻界把现实生活中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新鲜活泼的东西称为“活鱼”,为人们提供新的情况、新的人物、新的经验、新的问题、新的成就、新的知识。
新闻的“新”在于事实新、材料新。新闻要尽可能报道“第一次”发生的,“第一个”出现的事情。当然,这也要从全局的观点看问题。有些事情在本地区、本单位是新发生的,但地、在全市、全国范围内也许已不是新鲜事了。也有一些事因为有一定的思想性、针对性,需要经常不断地报道,但这一类在报道时也要尽量选取新的典型、新的特点、新的角度。特别是一些需要反复宣传的主题,更要研究新的角度,千篇一律就没有新鲜感,效果也不好。
请看《羊城晚报》1982年12月21日刊登的一则新闻:
大寨也不吃大锅饭了
本报昔阳二十日电 山西省大寨大队也不吃大锅饭了,今天,他们将八百六十亩耕地全部分给一百三十户农民承包,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原来集体经营的一个煤窑,一座酱粉坊、三台拖拉机、二百亩果园、八百亩山林,也全部承包给个人。
上午九时,大队党支部*贾长锁带领着社员、从麻黄沟一直到狼窝掌、康家岭,逐块分责任田。获得了自主权的社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原大寨大队大队长、现任大寨公社副*贾承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现在才刚刚起步,过去搞的极左那一套不灵了,我们大寨人再也不走‘大寨路’了。我曾经到河南省兰考县去参观,那里条件比我们差,积极性比我们高,发展速度比我们快。可我们大寨社员往地里一转,干不干两块半,不少好地荒了。大寨的一本经再也不能念下去了。”
从今天起,大寨社员又有了自留地。按*规定,他们每人分到二分二厘地,全大队共一百二十三亩,占耕地的百分之十五。过去大寨社员吃菜靠生产队统一分配,不能满足要求。我们在大寨村里转了一圈,看到有些社员在门口用瓦筒放上土,栽上白菜、西红柿。大寨社员的家庭副业现在也开始活跃起来,许多社员家门口有了鸡窝、兔笼。不少户还圈起了猪圈,个人养猪共达一百四十头,其中有七十头是近两个月才买回来的。在村口,我们见到了老农贾九胜。他正在*着心爱的三头牛,笑眯眯地对我们说:*的*合了俺的意,俺今年光卖猪卖兔就收入五百元;养了六只母鸡,下了蛋俺都吃了。今年俺买的母牛,两头都怀了胎,猪圈里还有四头猪哩。
农村落实生产责任制分自留地,当时在全国范围来说,已经不是新闻了,可是事情发生在大寨却是新鲜事实,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大寨曾以带头吃“大锅饭”而闻名全国,他们搞“左”的一套,别人还得奉命跟着学,结果越学越穷,大家都吃了苦头,如今全国早已纠正了“左”的错误,普遍推行生产责任制,走上了富裕之路,人们情不自禁地想知道,大寨人还走不走“大寨路”,还吃不吃“大锅饭”了。从这个角度来写新闻,就充满了新意,使人感到新鲜、亲切。
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又一个特点。新闻的新,除了内容的新之外,还有时效的要求。新闻要及时传播信息,沟通信息,如果拖拖拉拉,迟写迟发,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新闻讲究时效,时效是新闻区别于其它文体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的时效决定新闻的价值。新闻界有一种形象的比喻,说新闻是“易碎品”,就是说如不讲时效,错过时机,时过境迁,新闻就会贬值,甚至一文不值。
新闻要求写新近发生的事情,最好是“今日新闻”或“昨日新闻”,学会随时发现新闻,抓取新闻及时写稿及时发表,例如前面提到的〈大寨也不吃大锅饭了〉这则新闻之所以吸引读者,使之兴味盎然,正因为是现场采写的当天新闻:支部*带领社员分责任田是上午九时的事,社员有自留地是从当天开始。广州〈羊城晚报〉刊登在山西昨天发生的新鲜事实,时效性就强。这种现场采写的当天新闻,尤其值得称道。
我们再来介绍一下新闻的体裁。新闻体裁是指新闻所报道内容的表现形式,在报纸上最常见的体裁有消息、通讯、述评性新闻等。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体裁。它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最新鲜的事实,及时加以报道,文字精练,主题突出,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消息一般可分为简讯、短消息、长消息、综合消息。
通讯是由消息演变而来,因篇幅可稍长,能对新闻事实进行更具体、形象、生动的报道,通讯又可分为特写、速写、游记、专访、介绍、小故事(小通讯)等。
述评性新闻是带有议论性质的新闻,它以新闻性为主,述评性新闻不同于评论,而以新闻事实为依据。
不同文体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文学作品要运用形象的语言,科学论文要运用逻辑严密的说理性语言,新闻报道则要运用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具体
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这就要求如实地记叙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也要求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
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新闻作品更应真实、具体。写得具体。新闻的可信程度就高。
有人认为,要把事实写得具体就得形容,写领导人喜欢用“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写气势喜欢用“排山倒海,乘风破浪”,写精神面貌喜欢用“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这一类词句其实并不能使人对客观事实有一个切实具体的感受。新闻当然要求写得鲜明、生动,也并不绝对排斥形象和艺术的语言,但必须以能够准确、具体地反映客观事物为前提,不要以为把字典拿来抄了好多华丽辞藻就能够吸引人、感动人。如果只注意字句雕琢,堆砌辞藻;只求文字的华丽,内容却很贫乏,这样的新闻作品难以真正吸引读者、听众,也难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写新闻不同于诗词歌赋,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总以平实朴素为宜,加之新闻要求完全真实,报纸篇幅有限等原因,写新闻不能采用合理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并应讲究表达上的简练和质朴,因此,新闻报道更多地运用白描手法。尤其是写人物或场面,需要语言上的概括和内容上的具体。例如写人物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中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王进喜痛得昏了过去。等他醒过来一看,井架还没有放下,几个工人在围着抢救他。王进喜急了,对大家说:“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说完,猛地站起来举起双手,继续指挥放井架,鲜血从他的裤腿里和鞋袜里渗了出来。
这个情节,仅一百字左右,可是王进喜在受伤后顽强表现,中国工人阶级的硬骨头性格却鲜明地刻划出来了。第二个特点是准确
新闻必须事实,不能含糊其词, 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
因为语言运用不准确而造成新闻失真或歧议的例子在报道中是经常发生的。有的是概念不清楚,如以前出现在报纸上常提到的“苦乐不均”等,现在不提了。还有在宣传农村大好形势时有“*好,天帮忙,人努力”这三句话流传很广。表面看来,这几句话很生动,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准确的,难道过去二十多年,天就不帮忙,人就不努力吗?所以新闻写作中不宜随意运用这些不准确的语言。
有的用含混不请的语句来代替清楚明确的语句。比如,有的新闻写作中喜欢使用“最近”、“不久以前”、“长期以来”等比较含混的字眼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时间;有的用“许多”、“无数”、“广大群众”等比较笼统的语句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数量;有的则用“大概”、“差不多”、“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语句来代替可以具体表明的程度。
第三个特点是简练
新闻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简洁、精炼呢?
第一, 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第二, 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
第三, 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
第四个特点是通俗
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识字不多的人,都要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更应该接近口语,怎么说法就怎么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398609.html?si=1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03:27
2005年1月5日下午,六年级学生的家长们都陆续来到我校,参加了学校召开的六年级家长会议。
据悉,今年会举行区统考性的期末考试。在这段紧张的复习时间里,不但需要老师的努力,而且要学生自觉,家长配合。因此,为了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促进两方对学生的教育,我校特意召开此次会议。具体安排于1:00~2:00听戴校长作报告,2:00~3:30家长与任课老师交流。
从整整1小时的报告中,家长们懂得了怎样教育孩子,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通过与任课老师的交流,家长们又对自己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老师们则进一步了解到学生在家是怎样学习的。
这次家长会使家庭和学校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老师们的教育工作得到了配合,学生们更会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更加认真,以便更有把握地对待期末考试。
还有一篇: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很高兴我们又迎来了三十八中新一届的初一新生,和他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相聚在绿茵如画的校园,和他们一起分享新学期即将开始的喜悦。
时光轮回,万物更新。一个既漫长而又短暂的学年已然过去,经过一个暑假的休养,我们共同打开了新学期的扉页。李大钊先生曾经说过: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就是时时创造生活。那么,你们是否已经勾画好了新学期的蓝图,是否已经作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去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呢?
回顾上学期,我们全体师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迎接了教育局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团委的领导与支持下,同学们的活动也开展得丰富多彩,校园文化艺术节上精彩纷呈,同样在今年的中考中我们三十八中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校共有324人考上了重点中学,这是我们三十八中又一次的辉煌……
虽然我们曾经拥有过辉煌,但那已成为枕边一段甜美的回忆;也许,我们也曾经遭受过挫折,但那已成为几滴苦涩的泪痕。忘记曾经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只需把经验和教训铭刻于心,让曾经的辉煌激励我们,过去的失败只是为了衬托未来的成功。
有这么一个寓言:夕阳西下,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一只羚羊在深思: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而此时,一只狮子在深思: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要奔跑,以追得上跑得最快的羚羊。明天,不管是狮子还是羚羊,它们要做的就是奔跑!而我们作为学生,要做的就是奋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新学期,新气象,今天,我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让我们在这新一轮朝阳升起的时刻,为了我们的理想共同努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05:35
一、什么是校园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那么校园新闻也就是学校里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它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校园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校园新闻同一般新闻一样,结构一般由五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隐含在主体当中。
例文:
崖子初中开展“学案导学”观摩课活动
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崖子初中开展了“学案导学”观摩课活动。
“学案导学”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完成“学案”。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研讨制定上课学案,然后,同年级教师互相听评课,排出名次。第二阶段,优化“学案”。教导处组织有关人员,对在第一阶段听评课中取得第一名的教师进行二次听课,并通过评课,进一步完善、优化教案。第三阶段,应用“学案”。教导处对优化的学科学案,进行统一安排,由相关教师在相关班级实讲,其他教师进行观摩 。第四阶段,研讨总结。每节课后,学科组便组织本学科全体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在肯定优点、分析缺点的同时,也讨论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学案导学”,调动了学生预习、掌握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案导学” 观摩课活动促进了教师课堂授课水平的改进,从而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崖子初中的素质教育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1、标题浓缩核心内容。
新闻的标题就如人的眼睛,要能传情达意,表达出新闻的核心内容,帮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以吸引读者了解详情。例框内的标题是“崖子初中开展‘学案导学’观摩课活动”,有的新闻还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但不可缺少的是正标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写校园新闻采用一个正标题也就足矣。现在很多读者爱浏览新闻的标题,标题新颖别致,就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标题对新闻来说,非常重要, “题好一半文”,也就这个道理。
2、导语扼要揭示核心内容,先声夺人。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主要是告诉读者这条新闻的内容是什么,制造适当气氛,使读者乐意读下去。它要求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前面,以便先声夺人。例如框内的新闻第一段就是导语,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开展了一项什么活动及其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性。
3、主体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简明。
主体是新闻的主干,它要承接导语,用实在的、典型的、具体的材料,印证导语中的提示,对导语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例如框内新闻的第二段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阶段叙述了“学案导学”的进行过程,可以说内容详实,条理清晰,语言简明。
4、背景烘托和深化主题,不喧宾夺主。
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就是它的背景。好的背景,能烘托和深化主题,同时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帮助读者理解新闻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背景只是新闻的从属部分,不能喧宾夺主,也不是每条新闻都一定有背景,要根据需要而定。例如框内的新闻就没有出现背景。
5、结语注意简要概括,进行评论或提出希望。
结语是整篇新闻的收笔之处,它的作用是阐明事实的意义或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给读者以完整的感觉,也可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味。一般有对事实结果简要概括,对主要内容进行评论和根据报道的内容提出希望三种形式。例如框内新闻的最后一段就是结语,它阐明了开展“学案导学”这项活动的事实意义。可以说语言简洁明了,一语点破在素质教育下“学案导学”的实效价值。
三、如何写好校园新闻
1、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在校园里,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非常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捕捉活动中的重要信息,便可以撰写成一篇新闻。
2、所选角度要新颖。同样都是思想大解放,我们就不能人云亦云,我们要抓住我们单位独树一帜的做法,标新立异地真实报道出来,这样叫别人看了,就知道我们单位在家是如何做的,以及所取得的效果。尤其现在提倡创造,我们就应该从“新”的角度出发,报道出这则新闻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3、要有“磨劲”。新闻写好以后,要经得起考验,不能为这则新闻而胡编乱造,给人一种虚假之感。
4、要有反复修改的毅力。新闻写好以后,一定要多读几遍,避免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例如“驾驭能力”就不能写成“驾御能力”,这样给读者易造成歧义,理解不透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5、要勤于练笔。作为我们老师来说,都不是一个专业的新闻记者,想写出一篇优秀的通讯报道,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平时多练练笔,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参考资料:http://www.zjjye.org/n12025c45.aspx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07:59
一、什么是校园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那么校园新闻也就是学校里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它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校园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校园新闻同一般新闻一样,结构一般由五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隐含在主体当中。
例文:
崖子初中开展“学案导学”观摩课活动
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崖子初中开展了“学案导学”观摩课活动。
“学案导学”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完成“学案”。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研讨制定上课学案,然后,同年级教师互相听评课,排出名次。第二阶段,优化“学案”。教导处组织有关人员,对在第一阶段听评课中取得第一名的教师进行二次听课,并通过评课,进一步完善、优化教案。第三阶段,应用“学案”。教导处对优化的学科学案,进行统一安排,由相关教师在相关班级实讲,其他教师进行观摩 。第四阶段,研讨总结。每节课后,学科组便组织本学科全体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在肯定优点、分析缺点的同时,也讨论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学案导学”,调动了学生预习、掌握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案导学” 观摩课活动促进了教师课堂授课水平的改进,从而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崖子初中的素质教育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1、标题浓缩核心内容。
新闻的标题就如人的眼睛,要能传情达意,表达出新闻的核心内容,帮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以吸引读者了解详情。例框内的标题是“崖子初中开展‘学案导学’观摩课活动”,有的新闻还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但不可缺少的是正标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写校园新闻采用一个正标题也就足矣。现在很多读者爱浏览新闻的标题,标题新颖别致,就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标题对新闻来说,非常重要, “题好一半文”,也就这个道理。
2、导语扼要揭示核心内容,先声夺人。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主要是告诉读者这条新闻的内容是什么,制造适当气氛,使读者乐意读下去。它要求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前面,以便先声夺人。例如框内的新闻第一段就是导语,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开展了一项什么活动及其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性。
3、主体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简明。
主体是新闻的主干,它要承接导语,用实在的、典型的、具体的材料,印证导语中的提示,对导语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例如框内新闻的第二段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阶段叙述了“学案导学”的进行过程,可以说内容详实,条理清晰,语言简明。
4、背景烘托和深化主题,不喧宾夺主。
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就是它的背景。好的背景,能烘托和深化主题,同时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帮助读者理解新闻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背景只是新闻的从属部分,不能喧宾夺主,也不是每条新闻都一定有背景,要根据需要而定。例如框内的新闻就没有出现背景。
5、结语注意简要概括,进行评论或提出希望。
结语是整篇新闻的收笔之处,它的作用是阐明事实的意义或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给读者以完整的感觉,也可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味。一般有对事实结果简要概括,对主要内容进行评论和根据报道的内容提出希望三种形式。例如框内新闻的最后一段就是结语,它阐明了开展“学案导学”这项活动的事实意义。可以说语言简洁明了,一语点破在素质教育下“学案导学”的实效价值。
三、如何写好校园新闻
1、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在校园里,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非常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捕捉活动中的重要信息,便可以撰写成一篇新闻。
2、所选角度要新颖。同样都是思想大解放,我们就不能人云亦云,我们要抓住我们单位独树一帜的做法,标新立异地真实报道出来,这样叫别人看了,就知道我们单位在家是如何做的,以及所取得的效果。尤其现在提倡创造,我们就应该从“新”的角度出发,报道出这则新闻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3、要有“磨劲”。新闻写好以后,要经得起考验,不能为这则新闻而胡编乱造,给人一种虚假之感。
4、要有反复修改的毅力。新闻写好以后,一定要多读几遍,避免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例如“驾驭能力”就不能写成“驾御能力”,这样给读者易造成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0:41
不用太麻烦抓住重点就行,人物个性要鲜明,事情要叙述清楚,不要添油加醋,亲,相信你行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3:39
就是叙述一件事,要具体,简洁,并且真实,可以穿插一些议论,结语可写可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6:53
嗯嗯,这位童鞋,你怎么也遇上了和涐一样的难题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20:25
就是把你发生的事写成作文,在写上标题就可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00:13
标题 消息头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04:17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08:39
结语可有可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3:17
好难,自己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8:11
就是那默写贝
参考资料: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