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李白 杜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7:57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6:30

参考;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文学取得极高成就的时期;盛唐(一般指玄宗开元元年至代宗永泰元年)乃是唐诗的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出现标志着唐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李白、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银河中的两颗巨星。“阖辟纵横,变幻超忽,疾雷震霆,凄风急雨,歌也;位置森严,筋脉联络,走月流云,轻车熟路,行也。太白多近歌,少陵多近行。”(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

盛唐精神哺育了李白,盛唐之衰又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期望,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迸发出*的火花,构成了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基本内容。

杜甫早年也深受盛唐文化的熏陶,生活态度基本是盛唐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盛唐气象”的影响,高唱自己的理想。但由于社会矛盾的巨流把他卷入生活的底层,使他接触到“安史之乱”的现实和苦难的人民,再加上谋官的失败,使他从追求理想的生活境界,逐渐转向对人生的现实思考,沉郁的心境代替了他早期的自豪,最终磨练成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成了盛、中唐转折期一位承上启下的伟大诗人。

(一)

“开元全盛日”、“天宝承平时”,讲的是盛唐时期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繁荣昌盛状况,如*开明,思想比较开放,社会秩序稳定,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各族间联系密切,国际交往频繁等,史称“开元盛世”。生活于这样环境、条件中的知识分子,大多具有积极进取、追求功名、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因此,对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大胆的批判精神和昂扬进取劲头就成了盛唐诗歌的重要特征,亦有人称之为“盛唐气象”。在这些诗歌中多表现这种盛世的自豪感,多追求个人价值,重在精神生活的自由和个性的发扬;而诗歌情调又多布满着健康、乐观、奋进向上的气氛。

自信心理、通达胸怀在李白身上表观的非常突出。李白一生,从“仗剑去国”,出蜀远游,到供奉翰林,乃至流放,虽满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但一辈子也没正式被朝廷任命为官吏,“供奉翰林”只不过是宫中的一个弄臣而已。李白不愧为盛唐文化心理氛围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诗人,虽屡遭挫折,但仍不屈不挠,昂扬进取,坚持在反映时代精神的道路上前进、探索;李白在盛唐时代精神的哺育下,养成了一种感情奔放,乐观激愤,兴奋超越抑制的心理特征;他的理想,他的苦闷,他的忧伤,都具有当时思想解放浓厚的时代特色一—狂放的理想主义。正如范传正所说:“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这种狂放的理想主义,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就成了盛唐气象的代表、典型。他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中所反映的就是盛唐的时代精神、面貌。因此说李白将盛唐精神发挥到了极致;随着公元762年他的去世,盛唐诗风也就告一段落了。

李白诗歌特征是积极浪漫主义——主要表现在理想主义、反抗精神和英雄性格方面,即表现理想与观实的矛盾,表现反权贵、轻王侯、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等方面。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火热情绪不断地从他的诗中流露出来。从李白所处的时代看,“开元盛世”繁荣昌盛的背后,埋藏着深刻的危机。李白的“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是为了要使帝国在统一、安宁、昌盛的道路上继续向前发展。这种理想必然同黑暗的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由于现实的险阻,使他“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在广袤的世界上竟没有自己的一条出路。

李白的理想主义往往带有狂放性、幻想性,而这与他的自负、自信的性格相连结。他常以大鹏自喻,要“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他还常以鲁仲连、范蠡、乐毅、吕尚、管仲等自许,又常追韩信、郦食其,以壮士自居,幻想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凭着个人的才智和勇气,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铰》其二)“终燃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现实社会却是“谁贵经纶才?”(《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尽管如此,他对自己的前途仍布满自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基于自负与自信,他又有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傲岸不屈的思想性格,“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赠蔡山人》)李白的傲岸正是表现对权贵的蔑视,对王侯的轻视。他揭露权贵的肮脏灵魂和血腥罪恶,怒骂他们是鸡狗。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诗中,一方面抨击讽刺了斗鸡者、哥舒翰辈,一方面又将董龙之辈靠崇上邀宠的行径,视为令人不耻的鸡狗;而他自己却是“一生傲岸苦不谐”。他以严子陵自喻,表明无心于朝政,“达也不足贵,穷亦不足悲。”“钟鼓馔玉不足贵。”这种思想是盛唐诗人的普遍思想,富贵者也可以没落,贫贱者亦可能富贵。因此不能一味追求富贵,不能为富贵所束缚。诗人的磊落襟怀,放荡无羁的精神,为他的诗作披上了一层夺目的光彩。在作品中诗人的自我形象,非常鲜明,他*如火,浩气如虹。突出表现了李白粪土王侯,浮云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反权贵精神。李白对权贵是高傲的、桀骜不驯、飞扬跋扈的,对帝王也敢于不驯,“天子呼来不上船。”(杜甫:《饮中八仙歌》)他明确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他与黑暗现实不合拍,与世俗庸碌不相融。而对一般老百姓则是谦逊、亲切的,如《丁都护歌》、《宿五顶山下荀媪家》等,都表现了对穷苦人的关切和体贴。

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征还表现在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方面,这一点在吟咏山林、隐逸求仙或描写饮酒的诗中显得最为突出。他在现实黑暗中找不到出路,他在现实中所见到的“富贵之家”多是腐朽、庸俗的,使他深切感受到庸俗虚伪世态炎凉的可怕,以及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和束缚,于是采取一种不与合作,背道而驰的作法:放荡无羁,天马行空,急切追求个人自由和解脱,迫寻已经失落的某种理想境界。他呐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他既感到自己不自由,渴望摆脱羁绊,同时也是对一种不平凡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大鹏不受任何羁绊,可以自由地翱翔于宇宙之间。这正是李白所向往、所追求的“无情游”(《月下独酌》)的最高自由境界。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临终歌》),这种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的思想性格,在山水描写中表现得也很突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这是一种给人以壮大的、生命感的景色,唤起的感*彩不是灰暗的而是鲜亮的,它是对生命的肯定和珍惜,体现着信心和力量。“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庐山谣》)他所写的江河是奔腾千里不可阻挡的形象,他所描写的峰峦是“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的奇险挺拔,高出天外。这些也都曲折地表现了李白要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李白认为现实社会是黑暗的。不自由的,因此他要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自由和解放;他这是借游仙、纵酒来蔑视现实社会的庸俗和虚伪。在《将进酒》一诗中,李白是借饮酒来摆脱愤懑、摆脱愁情的束缚,具有积极反抗的情绪。这首诗也是李白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他抒发的虽是一种愁情愤懑,但其中却蕴涵着自我肯定。李白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却只能放任饮酒,用酒来浇铸心头的愁,来追求个人解脱。这不免又带上了颓放、消极的色彩。“抽刀断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也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消极反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
假如将李白与杜甫作一番比较,我们会发现,杜甫早年所怀抱的理想,整个生活态度,也是深受盛唐文化熏陶的,因此他心忧天下的胸怀、悲怆的感情、所遭遇的生活也基本是盛唐的。如他对自己*前途的设想,以及日常生活的方式都与李白差不多,甚至他的不幸遭遇,几乎和李白在性质上也是一样的,而且两人的熟悉也有相似之处。李白在《梁甫吟》中说,当今世上是“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真正聪明有才智讲贤德的人却需要隐藏起来,而那些愚蠢、不怎么样的人倒在那儿很自得。所以世俗都看不起我、轻视我,把我看得像鸿毛一样轻。这是李白的遭遇。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凡以下引自该文的诗句,不再一一注出)中写道,理想“居然成濩落”,成了大而不当的东西。这样的结局,就是因为自己与现实不相融,其结果与李白一样,也是“取笑同学翁”,被人所讥笑。

总的看,二者的遭遇差不多。但细究起来,还是有别的。他们各自对遭遇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李白是“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既然朝政如此混乱,我就不在朝里做官,不侍奉你。于是他就去隐居,去求仙;可杜甫却不同,“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决。”而且自己要像“葵藿倾太阳”一样,永远跟着“太阳”转。这可见他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李白动辄隐居、求仙、遨游,而杜甫始终没能走上隐居求仙之路。从他早年看,不是没有想过江海之事,他曾有过“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的隐遁过自由生活的志向,也想学“巢与由”,但最终还是“未能易其节”。

杜甫为什么没有走李白之路?杜甫究竟比李白少了什么,又多了什么?可以说,在盛唐时代像李白的那种风貌在杜甫身上是没有了;那种高扬个性,追寻求自由和个人价值的盛唐气象在杜甫身上消失了。与此同时,以李白为代表的那种自负、自信在杜甫身上也没有了。李白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风云感会起居钓,大人兴安之。”(《梁甫吟》)。这些都表现出一种自负、自信。在杜甫诗中,像以上这些话是读不到的。那杜甫究竟比李白多了一些什么东西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多了矛盾纠结、体味不尽的感情,是迂回曲折、起伏不定,没有办法解决的感情。如“兀兀遂至今,忍为埃尘没?”就是一组矛盾。“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他是既不肯隐居,又不肯埋没;既不肯干谒,志向又不肯泯灭。这种种矛盾纠结在心里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沉郁的心情。在《五百字》一诗的二、三段结尾处一再出现,如“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辍。”这种思想感情是“剪不断,理还乱”,自己无法解脱,也无力解决的。这样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使他不可能再像盛唐诗人那样飞腾了。他不能飞越世时之上去俯视人间,只能是眼观时事,形成一种写实态度、沉郁顿挫风格和矛盾纠结的情状。在诗歌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则是—种博大深沉而抑郁不平的境界。

杜甫和李白不一样,与后来的白居易也不相同。他始终处于一种不能求得心理平衡的状态。李白的心理可以求得平衡,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往往以求隐、游仙、饮酒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心理平衡,他始终生活在永恒和无限的追求之中,在他那里自由倾向是恒定的。白居易在穷达变化中,也能自适,达则“兼济天下”(如贬扛州司马之前),穷则“独善其身”(如被贬扛洲之后)。他能用“兼济”、“独善”作自我调节,使自己心理、精神总处于一种宁静、自如、和谐的平衡状态。唯独杜甫做不到。影响他心理平衡的因素有内外两个方面。

外界因素主要来自安史之乱的爆发,面对这场灾难,每个人都要做出抉择,李白选择了与现实拉开距离的办法,仍不改诗风。人间在流血,他依然以飘逸之姿生活在永恒和无限的自由追求之中。他的慷慨自负,幻想建功立业,既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他就到仙界、醉梦中去寻求。像岑参等人对反映苦难生活不感爱好,当理想和浪漫的东西又唱不出来时,他们就用高昂热烈的调子去讴歌边塞战争及军中生活。这样以李白为代表的盛唐之音与灾难现实就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唐诗逐渐由歌唱理想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转向了一个广义的现实主义阶段。

影响心理平衡的因素还来自性格和气质。“风格即人”。由于性格、气质上的差异,也会影响创作方法及风格的不同。杜甫比李白小1l岁,他们从小都受过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都非常敏慧。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杜甫七岁即做诗文,十四岁已出游翰墨场,是个早熟作家。他们都曾有过漫游、求官、流放或漂泊的经历、遭遇。安史之乱的爆发,使杜甫对社会现实的熟悉更为深刻、更为清醒。这对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执着于现实的性格以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不同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经历,造就了他们各自的性格气质,从而走上了不同的文学道路。杜甫在当权者的冷遇下,在困苦的生活磨练中,非凡是目睹安史叛军给国家、百姓带来的灾难,对社会熟悉一天天清醒起来,逐渐打破了对盛世的幻想。时代的急转弯和人民大众对他的影响,使他逐渐脱离了盛唐风貌,把如椽大笔倾泻到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生活上,沿着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道路前进。杜甫的理想主义,重心不在自己内心的自由、超脱上,而在“仁政爱民”、“匡时救世”理想化的仁政模式的实现;他经常把忠君与爱国等同起来。他的个人价值不表现为主体情志,“自我”的个性发扬,而表现为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执着追求,反映时代面影,忧国忧民。当这种追求无法实现时,他仍执着于社会现实,深沉忧思,不肯离开、超脱现实。正因如此,他思想深刻,眼光锐利,表现深切,往往能从极平常的生活小事题材中挖掘出重大的社会问题,从特定的环境中反映出时代的本质。作品中冷静、客观地叙事、描写,反映百姓疾苦,揭露社会弊端的题材占据了重要位置。由于杜甫的坚忍执着精神,凝成了他“沉郁顿挫”的感情特色和风格特色。

李白则具有浓郁的诗人气质,少有杜甫那种务实气质,更多的是浪漫色彩,愤世嫉俗,狂放不羁,轻易迭宕起伏,想象丰富,感情奔放,自我意识强烈。李白的气质,自然地把他推上了浪漫主义的生涯。他从粗犷豪放的诗中找到了喷火口,作品感情浓烈,气势恢宏,形式丰富多彩,纵情写来,无拘无束,布满了理想色彩和批判精神,热烈的主观抒情和自我表现尤为强烈。

杜甫的风格若是沉郁的话,李白则是豪放。李、杜虽然创造个性不同,分别走上了浪漫与现实不同的创作道路,但他们同是盛唐诗坛上的巨星;这两面镜子不仅将盛唐文化照得更加绚丽多彩,同时也开创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先河,成为中国文学的伟大奠基人。

李白属于浪漫主义 杜甫属于批判现实主义

相同点:都是唐朝著名诗人;都做过官,并且都被贬过职;都有美誉至今流传;两个人都是忠臣.
不同点: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两人的性格全然不同;李白贪杯,比杜甫喝也喝的凶;两人的官职不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6:31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3年经历的*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
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
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
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所有这一切,确立了杜甫在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诗圣”的地位。
的地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6:31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3年经历的*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6:30

参考;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文学取得极高成就的时期;盛唐(一般指玄宗开元元年至代宗永泰元年)乃是唐诗的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出现标志着唐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李白、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银河中的两颗巨星。“阖辟纵横,变幻超忽,疾雷震霆,凄风急雨,歌也;位置森严,筋脉联络,走月流云,轻车熟路,行也。太白多近歌,少陵多近行。”(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

盛唐精神哺育了李白,盛唐之衰又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期望,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迸发出*的火花,构成了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基本内容。

杜甫早年也深受盛唐文化的熏陶,生活态度基本是盛唐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盛唐气象”的影响,高唱自己的理想。但由于社会矛盾的巨流把他卷入生活的底层,使他接触到“安史之乱”的现实和苦难的人民,再加上谋官的失败,使他从追求理想的生活境界,逐渐转向对人生的现实思考,沉郁的心境代替了他早期的自豪,最终磨练成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成了盛、中唐转折期一位承上启下的伟大诗人。

(一)

“开元全盛日”、“天宝承平时”,讲的是盛唐时期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繁荣昌盛状况,如*开明,思想比较开放,社会秩序稳定,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各族间联系密切,国际交往频繁等,史称“开元盛世”。生活于这样环境、条件中的知识分子,大多具有积极进取、追求功名、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因此,对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大胆的批判精神和昂扬进取劲头就成了盛唐诗歌的重要特征,亦有人称之为“盛唐气象”。在这些诗歌中多表现这种盛世的自豪感,多追求个人价值,重在精神生活的自由和个性的发扬;而诗歌情调又多布满着健康、乐观、奋进向上的气氛。

自信心理、通达胸怀在李白身上表观的非常突出。李白一生,从“仗剑去国”,出蜀远游,到供奉翰林,乃至流放,虽满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但一辈子也没正式被朝廷任命为官吏,“供奉翰林”只不过是宫中的一个弄臣而已。李白不愧为盛唐文化心理氛围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诗人,虽屡遭挫折,但仍不屈不挠,昂扬进取,坚持在反映时代精神的道路上前进、探索;李白在盛唐时代精神的哺育下,养成了一种感情奔放,乐观激愤,兴奋超越抑制的心理特征;他的理想,他的苦闷,他的忧伤,都具有当时思想解放浓厚的时代特色一—狂放的理想主义。正如范传正所说:“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这种狂放的理想主义,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就成了盛唐气象的代表、典型。他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中所反映的就是盛唐的时代精神、面貌。因此说李白将盛唐精神发挥到了极致;随着公元762年他的去世,盛唐诗风也就告一段落了。

李白诗歌特征是积极浪漫主义——主要表现在理想主义、反抗精神和英雄性格方面,即表现理想与观实的矛盾,表现反权贵、轻王侯、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等方面。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火热情绪不断地从他的诗中流露出来。从李白所处的时代看,“开元盛世”繁荣昌盛的背后,埋藏着深刻的危机。李白的“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是为了要使帝国在统一、安宁、昌盛的道路上继续向前发展。这种理想必然同黑暗的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由于现实的险阻,使他“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在广袤的世界上竟没有自己的一条出路。

李白的理想主义往往带有狂放性、幻想性,而这与他的自负、自信的性格相连结。他常以大鹏自喻,要“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他还常以鲁仲连、范蠡、乐毅、吕尚、管仲等自许,又常追韩信、郦食其,以壮士自居,幻想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凭着个人的才智和勇气,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铰》其二)“终燃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现实社会却是“谁贵经纶才?”(《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尽管如此,他对自己的前途仍布满自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基于自负与自信,他又有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傲岸不屈的思想性格,“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赠蔡山人》)李白的傲岸正是表现对权贵的蔑视,对王侯的轻视。他揭露权贵的肮脏灵魂和血腥罪恶,怒骂他们是鸡狗。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诗中,一方面抨击讽刺了斗鸡者、哥舒翰辈,一方面又将董龙之辈靠崇上邀宠的行径,视为令人不耻的鸡狗;而他自己却是“一生傲岸苦不谐”。他以严子陵自喻,表明无心于朝政,“达也不足贵,穷亦不足悲。”“钟鼓馔玉不足贵。”这种思想是盛唐诗人的普遍思想,富贵者也可以没落,贫贱者亦可能富贵。因此不能一味追求富贵,不能为富贵所束缚。诗人的磊落襟怀,放荡无羁的精神,为他的诗作披上了一层夺目的光彩。在作品中诗人的自我形象,非常鲜明,他*如火,浩气如虹。突出表现了李白粪土王侯,浮云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反权贵精神。李白对权贵是高傲的、桀骜不驯、飞扬跋扈的,对帝王也敢于不驯,“天子呼来不上船。”(杜甫:《饮中八仙歌》)他明确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他与黑暗现实不合拍,与世俗庸碌不相融。而对一般老百姓则是谦逊、亲切的,如《丁都护歌》、《宿五顶山下荀媪家》等,都表现了对穷苦人的关切和体贴。

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征还表现在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方面,这一点在吟咏山林、隐逸求仙或描写饮酒的诗中显得最为突出。他在现实黑暗中找不到出路,他在现实中所见到的“富贵之家”多是腐朽、庸俗的,使他深切感受到庸俗虚伪世态炎凉的可怕,以及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和束缚,于是采取一种不与合作,背道而驰的作法:放荡无羁,天马行空,急切追求个人自由和解脱,迫寻已经失落的某种理想境界。他呐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他既感到自己不自由,渴望摆脱羁绊,同时也是对一种不平凡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大鹏不受任何羁绊,可以自由地翱翔于宇宙之间。这正是李白所向往、所追求的“无情游”(《月下独酌》)的最高自由境界。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临终歌》),这种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的思想性格,在山水描写中表现得也很突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这是一种给人以壮大的、生命感的景色,唤起的感*彩不是灰暗的而是鲜亮的,它是对生命的肯定和珍惜,体现着信心和力量。“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庐山谣》)他所写的江河是奔腾千里不可阻挡的形象,他所描写的峰峦是“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的奇险挺拔,高出天外。这些也都曲折地表现了李白要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李白认为现实社会是黑暗的。不自由的,因此他要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自由和解放;他这是借游仙、纵酒来蔑视现实社会的庸俗和虚伪。在《将进酒》一诗中,李白是借饮酒来摆脱愤懑、摆脱愁情的束缚,具有积极反抗的情绪。这首诗也是李白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他抒发的虽是一种愁情愤懑,但其中却蕴涵着自我肯定。李白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却只能放任饮酒,用酒来浇铸心头的愁,来追求个人解脱。这不免又带上了颓放、消极的色彩。“抽刀断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也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消极反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
假如将李白与杜甫作一番比较,我们会发现,杜甫早年所怀抱的理想,整个生活态度,也是深受盛唐文化熏陶的,因此他心忧天下的胸怀、悲怆的感情、所遭遇的生活也基本是盛唐的。如他对自己*前途的设想,以及日常生活的方式都与李白差不多,甚至他的不幸遭遇,几乎和李白在性质上也是一样的,而且两人的熟悉也有相似之处。李白在《梁甫吟》中说,当今世上是“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真正聪明有才智讲贤德的人却需要隐藏起来,而那些愚蠢、不怎么样的人倒在那儿很自得。所以世俗都看不起我、轻视我,把我看得像鸿毛一样轻。这是李白的遭遇。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凡以下引自该文的诗句,不再一一注出)中写道,理想“居然成濩落”,成了大而不当的东西。这样的结局,就是因为自己与现实不相融,其结果与李白一样,也是“取笑同学翁”,被人所讥笑。

总的看,二者的遭遇差不多。但细究起来,还是有别的。他们各自对遭遇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李白是“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既然朝政如此混乱,我就不在朝里做官,不侍奉你。于是他就去隐居,去求仙;可杜甫却不同,“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决。”而且自己要像“葵藿倾太阳”一样,永远跟着“太阳”转。这可见他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李白动辄隐居、求仙、遨游,而杜甫始终没能走上隐居求仙之路。从他早年看,不是没有想过江海之事,他曾有过“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的隐遁过自由生活的志向,也想学“巢与由”,但最终还是“未能易其节”。

杜甫为什么没有走李白之路?杜甫究竟比李白少了什么,又多了什么?可以说,在盛唐时代像李白的那种风貌在杜甫身上是没有了;那种高扬个性,追寻求自由和个人价值的盛唐气象在杜甫身上消失了。与此同时,以李白为代表的那种自负、自信在杜甫身上也没有了。李白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风云感会起居钓,大人兴安之。”(《梁甫吟》)。这些都表现出一种自负、自信。在杜甫诗中,像以上这些话是读不到的。那杜甫究竟比李白多了一些什么东西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多了矛盾纠结、体味不尽的感情,是迂回曲折、起伏不定,没有办法解决的感情。如“兀兀遂至今,忍为埃尘没?”就是一组矛盾。“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他是既不肯隐居,又不肯埋没;既不肯干谒,志向又不肯泯灭。这种种矛盾纠结在心里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沉郁的心情。在《五百字》一诗的二、三段结尾处一再出现,如“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辍。”这种思想感情是“剪不断,理还乱”,自己无法解脱,也无力解决的。这样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使他不可能再像盛唐诗人那样飞腾了。他不能飞越世时之上去俯视人间,只能是眼观时事,形成一种写实态度、沉郁顿挫风格和矛盾纠结的情状。在诗歌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则是—种博大深沉而抑郁不平的境界。

杜甫和李白不一样,与后来的白居易也不相同。他始终处于一种不能求得心理平衡的状态。李白的心理可以求得平衡,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往往以求隐、游仙、饮酒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心理平衡,他始终生活在永恒和无限的追求之中,在他那里自由倾向是恒定的。白居易在穷达变化中,也能自适,达则“兼济天下”(如贬扛州司马之前),穷则“独善其身”(如被贬扛洲之后)。他能用“兼济”、“独善”作自我调节,使自己心理、精神总处于一种宁静、自如、和谐的平衡状态。唯独杜甫做不到。影响他心理平衡的因素有内外两个方面。

外界因素主要来自安史之乱的爆发,面对这场灾难,每个人都要做出抉择,李白选择了与现实拉开距离的办法,仍不改诗风。人间在流血,他依然以飘逸之姿生活在永恒和无限的自由追求之中。他的慷慨自负,幻想建功立业,既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他就到仙界、醉梦中去寻求。像岑参等人对反映苦难生活不感爱好,当理想和浪漫的东西又唱不出来时,他们就用高昂热烈的调子去讴歌边塞战争及军中生活。这样以李白为代表的盛唐之音与灾难现实就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唐诗逐渐由歌唱理想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转向了一个广义的现实主义阶段。

影响心理平衡的因素还来自性格和气质。“风格即人”。由于性格、气质上的差异,也会影响创作方法及风格的不同。杜甫比李白小1l岁,他们从小都受过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都非常敏慧。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杜甫七岁即做诗文,十四岁已出游翰墨场,是个早熟作家。他们都曾有过漫游、求官、流放或漂泊的经历、遭遇。安史之乱的爆发,使杜甫对社会现实的熟悉更为深刻、更为清醒。这对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执着于现实的性格以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不同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经历,造就了他们各自的性格气质,从而走上了不同的文学道路。杜甫在当权者的冷遇下,在困苦的生活磨练中,非凡是目睹安史叛军给国家、百姓带来的灾难,对社会熟悉一天天清醒起来,逐渐打破了对盛世的幻想。时代的急转弯和人民大众对他的影响,使他逐渐脱离了盛唐风貌,把如椽大笔倾泻到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生活上,沿着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道路前进。杜甫的理想主义,重心不在自己内心的自由、超脱上,而在“仁政爱民”、“匡时救世”理想化的仁政模式的实现;他经常把忠君与爱国等同起来。他的个人价值不表现为主体情志,“自我”的个性发扬,而表现为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执着追求,反映时代面影,忧国忧民。当这种追求无法实现时,他仍执着于社会现实,深沉忧思,不肯离开、超脱现实。正因如此,他思想深刻,眼光锐利,表现深切,往往能从极平常的生活小事题材中挖掘出重大的社会问题,从特定的环境中反映出时代的本质。作品中冷静、客观地叙事、描写,反映百姓疾苦,揭露社会弊端的题材占据了重要位置。由于杜甫的坚忍执着精神,凝成了他“沉郁顿挫”的感情特色和风格特色。

李白则具有浓郁的诗人气质,少有杜甫那种务实气质,更多的是浪漫色彩,愤世嫉俗,狂放不羁,轻易迭宕起伏,想象丰富,感情奔放,自我意识强烈。李白的气质,自然地把他推上了浪漫主义的生涯。他从粗犷豪放的诗中找到了喷火口,作品感情浓烈,气势恢宏,形式丰富多彩,纵情写来,无拘无束,布满了理想色彩和批判精神,热烈的主观抒情和自我表现尤为强烈。

杜甫的风格若是沉郁的话,李白则是豪放。李、杜虽然创造个性不同,分别走上了浪漫与现实不同的创作道路,但他们同是盛唐诗坛上的巨星;这两面镜子不仅将盛唐文化照得更加绚丽多彩,同时也开创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先河,成为中国文学的伟大奠基人。

李白属于浪漫主义 杜甫属于批判现实主义

相同点:都是唐朝著名诗人;都做过官,并且都被贬过职;都有美誉至今流传;两个人都是忠臣.
不同点: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两人的性格全然不同;李白贪杯,比杜甫喝也喝的凶;两人的官职不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6:31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3年经历的*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
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
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
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所有这一切,确立了杜甫在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诗圣”的地位。
的地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6:31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3年经历的*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Canada's premiers (the leader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s),if th... 我家的文竹从根部长出两根茎长的很快而且不长叶子,可以剪掉吗?_百度... 宝宝伊可新吃多了怎么办,会不会有事 ...一个好的一个坏,然后在两个世界扮演好人和坏人,坏人第一个是小丑... 老公得牛皮癣怎么医断根? 牛皮癣能治断根吗 三十年的牛皮癣了,能治好吗,能断根吗_百度拇指医生 意大利入籍条件汇总你适合哪一种 移民意大利申请永久居留和国籍的条件是什么 意大利移民申请国籍攻略 苏轼被贬官到海南去的时候,写了哪些诗,主要是哪些? 慕容冲的详尽资料(正史、野史都可以) 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感悟 新人求教,有什么好玩的游戏 流放之路救世者反射效果 大金空调变频板子和压缩机一起坏的机率高吗? 大金空调变频板子和压缩机一起坏的机率高吗? 格力三项三匹空调压缩机很容易坏吗? 空调压缩机容易坏吗 汽车空调压缩机会坏吗 我的空调一开就跳闸,维修的人说空调压缩机坏了,可信吗?会不会是别的原因? 空调压缩机是不是很容易坏 任天堂GBA可以玩GBA卡带吗? 空调氟加多了会坏压缩机吗? 深圳杰宝大王保险柜密码忘了怎么办 ? 杰宝大王保险柜忘记密码,有应急电源和钥匙怎么开?。 杰宝大王保险柜如果打不开的话,应该怎么办? 老式保险柜忘记密码怎么开 杰宝大王保险箱应急钥匙和说明书锁里面了怎么办 杰宝大王保险箱 密码锁住了怎么办 在新浪微博发起送礼品活动,如何确定得奖人条件和如何将礼品送出去。 一岁五个月的宝宝可以喝金桔梨水吗 金桔加冰糖煮水能治咳嗽吗? 喉咙痒咳嗽能吃金桔冰糖水吗 金桔炖雪梨能止咳吗? 坐高铁可以不用取票刷身份证吗 金桔,雪梨苹果煮水喝能治咳嗽吗 坐高铁可以不取票直接刷身份证吗 听说坐高铁不用取票,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了 雪梨金桔止咳的做法 求助!我在看零钱详细的时候发现了一笔不明支出。而且我的微信支付记录对话框也没了以前的记录对话。 vivo1000元左右的手机哪款型号好 微信支付账单有疑问可以退回来吗 女人睡觉梦见吃妈妈家种的黄瓜了是什么意思? vivo有一款手机是1000元左右 是什么型号 qsc指的是什么? 1000元左右手机什么好?华为?小米?vivo?求推荐!!! vivo手机那个性价比较高,一千多的,不超过两千 目前一千左右的 华为 魅族 vivo 那个手机质量好? 如何让狗狗不叫?如何让狗狗学会独处(参考,自己尝试了下,很管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