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帝内经中一句话的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8:3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6:41
“天明则日月不明”的意思是如果天上阴霾笼罩、晦暗不清,日月就不能放射光明。
原文(节选):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稿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译文:
天气能够总是清爽洁净、一片光明,是由于上天所具的化生万物之道藏而不露并健运不息、永不衰减的缘故。如果天上阴霾笼罩、晦暗不清,日月就不能放射光明。在这样的时候,邪气就会侵入人的孔窍而造成疾病。如果天上的阳气闭塞不通,地上的阴气不能萌发上腾,云雾不能消散而使天空放晴,那么天上下应地气的甘露就不会降下,天地阴阳的交感就不会发生,万物的生机也就因此而不能延续下去了。万物的生机不能延续,即使高大的树木也会大量枯死。有害于万物生长的恶劣气候不能终止,风雨不能按时到来,甘露不能降下,草木就会凋零枯萎而不能繁茂。邪风频频刮来,暴雨屡屡突降,天地阴阳、四季之气不能相互保持协调,同时又大大背离正常规律,那么万物将活不到各自寿命的半数就会完全死亡。只有懂得养生之道的圣人能够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所以他们的身体从无大病。要是万物都能像圣人一样不去背离养生之道,能够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它们的生气就不会枯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6:41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
天气能够总是清、净、光明,虽然是大明的,但由于天藏大德将大光明隐藏起来,才显出日月的明亮。如果天明,日月的小光亮无法显现,显得不光明。
所以“天明则日月不明“
一种解释,供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6:41
阅古文应当了解古人之习俗、礼仪。否则不好理解其原意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文中之“天明”一词是反其意而用之也。
岐伯天师是在与“天皇老子”对话呀,黄帝就是“天子”,你岐伯天师是后人遵称的“天师”,无论如何是不能也不敢对着黄帝说“天是阴霾晦暗,昼不见日,夜不见月”的。
退一步讲,即使岐伯天师是黄帝之师,有“师权”在握,可以无忌,但是写书的、印书的人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违”耶?这在我国的文明史中,焚书坑儒的惨痛血泪世人永远不会忘却。
这种礼节至今仍保留在民间也 。客人初见到友人的婴儿,婴儿本是可爱、亮丽得很,客人对着婴儿却总是说这婴儿“很傻”,而友人自然欣喜。此乃反语而顺意也。
也不知对否。供网友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