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青少年心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6: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03
早期诊断与发现青少年学生自杀的苗头,早期危机介入
老师要强化自己的“心理辅导员”的角色意识,敏锐地发现学生的异常反应。
一是从学生的语言上诊断发现,如“活着真没意思”、“干脆死了算了”,或突然沉默,或词不达意等;
二是从其行为变化来诊断、发现,如逃学旷课、突然不回家,或不与人往来,成天关在屋子里,或逐一还书、还钱等反常行为;
三是从其身体征兆来诊断发现,如失眠、躁动不安、情绪低落、无食欲、极度疲乏、体重下降、生理功能紊乱、自律神经失调等。一旦发现有自杀苗头,应立即与家长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形成社会支持系统,进行重点心理援助,释放不良情绪,疏导心理死结,并及早调整其生活环境,尽量消除不利因素。
3、重视对学生中的神经症和精神病患的确诊和积极治疗
学校发现有精神异常、身心异常症状的学生,应配合家长及时请心理医生或心理专家进行鉴别诊断,确诊后的抑郁症、忧虑症、强迫症、*症等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积极进行转介药物的治疗同时进行心理辅导,根治病根,方能避免自杀的发生。
4、优化家校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心智健康的成长
“望子成龙、成凤”的父母是孩子产生压力的另一个重要压力源。一是家长要适时调整期望值,针对自己孩子自身的情况,找出切合实际的期望和要求。否则,除了增加孩子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外,别无他利。二是调整家庭气氛和亲子关系。家长要重视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在沟通中尊重、理解、宽容、信任、激励孩子,不仅能及时了解孩子成长中的烦恼,而且能帮助、支持孩子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有利于增强亲子关系,形成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令人遗憾的是,家长愿意花钱投资孩子的文化课艺术课的学分,而不愿意投资自我成长及家庭关系的学习成长上,只看重孩子的学习能力却忽略了重大的家庭教育所带来的滋养孩子心性的意义和作用。。。
在生活节奏非常快的今天以及未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感,给中国人带来的心理冲击也非常严重,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青少年产生心理压力后更无法自行排解。除了学校、家长外,社会各界的心理专业人士应该在*服务外包转型的大背景下,积极帮助引导青少年学生的心智成长,缔造一个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乐于学习的中国好少年国家平台。借用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心智富足),则国富。万年基业,少年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