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容易得哪些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2 15: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7:39
夏主心,而热、暑、湿邪最易伤及心脾,使心、小肠、脾、胃的功能失职。
暑为阳邪,其性升散,耗气伤津。
夏季气候炎热,汗液外泄,,耗伤心气,从而损伤人体的阳气。因此养阳养心为夏季养生的关键。中医夏日养生,重在“精神调理”,即,以“心”养生。在夏季,要用“心”来“安神定志”,如此,才能较好地支配阳气和血脉的正常运行,老百姓也说:“心静自然凉”。
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
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人们所说的湿病就多见于这个季节。这个季节里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因饮食失节,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
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不仅如此,湿邪亦好伤脾阳,因为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等症状。
由于湿的形成往往与地之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临床所见之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带下等症往往都与湿邪有关。
对于湿,现代科学用湿度来表示,是指空气中的含水量,物体潮湿的程度。空气的湿度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人体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高于25℃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秋天,天气凉爽,湿度适中,人的精神倍增;而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生胃肠炎、痢疾等。若湿度太低,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可大量散失,从而使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不仅如此,夏季时节由于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长毛,人也会感到不适。若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了霉烂变质的食品,就会引起胃肠炎,甚至导致中毒,所以在夏季一定要重视防止湿邪的侵袭。
但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冷,长时间呆在冷气环境,或饮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患上冷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