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3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6:03
春暖花开好时节,又恰逢清明五一小长假,很多家长也开始蠢蠢欲动,为萌娃们规划亲子旅行事宜。“游学”这个词一定吸引了不少为了孩子教育操碎心的妈妈们。
游学旅行,既可以让孩子到异地或异国旅行感受别样风光,又可以让当地风土人情、自然环境与文化内蕴与孩子自然相融,增长见闻,开阔眼界,何乐而不为?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游学市场问题丛生,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应该是旅行社推出的“游学旅行”,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很多产品标准化不一,质量良莠不齐,费用昂贵;而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多存在“游而不学”、或者“学而不游”等现象,很多所谓“主题研学旅行”多是形式主义,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本身就是一种浪费。此外,旅行设计目标功利性太强,教育方式方法雷同无聊,孩子并不能体会到游学的真正意义,也无法切身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
很多家长会说,那我们自己亲自“下场”来设计旅行路线好了,自由又经济,还可以根据孩子需求进行针对性调整。事实上,这种对于家长的策划能力、文化涵养、尤其是时间精力都是一项考验。光是“确认主题、规划路线、预订酒店餐厅、恶补文化及历史知识……”就已经让人吐血,更何况旅行路上还要以一己之力应对突发状况,想想都很累。
为何看起来很美好的“游学”会面对这么多问题,让人焦虑不能放心安心呢?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我们对于游学的初衷和意义在认知上出现了偏差。
那么,游学的意义是什么?家长应该如何带孩子参与游学活动呢?
“游学相长”古来有之,现代游学忘了什么“初心”?
其实,游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在那个崇尚“游学相长”的时代,孔子、孟子等大家都以游学的形式,周游列国,增长见闻、考察政风民情,同时借游学传播自己的学术和*见解。他们的游学之旅是思想的精进之旅,也是文化的交融之旅。《史记·春申君列传》中记载:“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可以想见,古人游学的初衷为求学,亦为博学。这也是现代很多家长选择游学旅行的初衷之一。
明清时期,游学更注重与自然接触,寄托山水之美与山水之乐。明徐霞客用三十年的时间遍访大川名山,足迹遍布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并撰成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将游学的状态发挥到了极致。
近代鲁迅、孙文等留学海外,励志救国图强,游学又多了一重家国意义。
现代社会的游学则多以“夏令营”“冬令营”形式进行,旨在为孩子提供增长见闻、学习精进的机会,帮助他们弥合书本知识缺陷,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提升学习、自理、表达、社交等各项能力。
从古到今,虽然每个时代游学的初衷和意义有些出入,但都是以“学习”为核心,以开拓视野、增长见闻、文化交流为辅,希望成为更好的人,做更好的事。
而现代很多游学产品受到质疑正是因为这一初衷产生了偏差。所以当一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童游记之诗意唐朝》在妈妈圈引起广泛反响的时候,“游学旅行”这个略有些尴尬的话题再次被提上讨论日程。
家长们应该如何选择和规划自己的游学旅行,让亲子游学真正回归本质,成为一件既快乐又有意义的事儿呢?细究《童游记之诗意唐朝》的节目设计,或许可以获得一些启发。
以“唐诗”为线索,探访传统文化之根
这个叫做《童游记之诗意唐朝》的游学类真人秀节目,选择了“沿着唐诗发生的地方”规划亲子路线,去到的每一个地方都在唐诗中可以找到影子,都有诗人在彼时彼地为它感怀或抒情。这在一众高大上的海外、国际“游学团”中间显得有些特别。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路线设计呢?节目的主创团队通过对节目中母女主角的教育背景、孩子喜好,以及节气等进行综合考量的结果。
节目把首站选在了古都西安大唐芙蓉园,这里儿童嘉年华的设置可以让六岁的笑笑从游戏中获得旅行的乐趣,更快的融入旅行;节目中乡试会试殿试的“通关设计”则是以体验式让孩子了解古代杏园登科的细节和流程。节目中每一个去到的地方都有着对应的唐诗和它的文化背景,古原楼是李商隐《登乐游原》产生的地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与景无缝交融,让孩子亲身感受夕阳将近的壮观,体味时间转瞬即逝的力量,学会珍惜时间;
在三圣乡的精品梅桩盆景园里,唐代诗人张渭的七绝《早梅》配合傲放的梅花,梅花的形态和岁寒三友的品格,都在诗与景中展现无遗。在苏州刺绣博物馆,则为笑笑设计了“上机织布、拿针刺绣”的体验环节,让她近距离感受白居易《缭绫》中“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的意境,体味苏绣文化的魅力。
这种知行合一,将传统文化与品格教育与旅行融为一体的形式,应该是符合游学的初衷的。且整个路程设置新颖有趣,细节考究,既可以让孩子增长见闻,将书本中的内容以实物的形式鲜活的呈现出来,切实感受人文景观、唐朝诗词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在游玩中学习唐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学习变得有意义。
这一段“唐诗寻根之旅”也与国内近年来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力提倡无缝契合。
在教育部最新出版的一项新政中,明确要求要“增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切实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修和选择性必修各个部分,这也被越来越多人解读为“得语文者得天下”。
这说明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宫地位,官方盖章认证了。
家长们想要自主规划“亲子游学旅行”或者对于主题选择深陷纠结泥潭不能自拔的,不妨参照一下《童游记之诗意唐朝》的节目设置,根据自身情况设计适合自己的路线和主题。
游学之旅,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其实,游学旅行不是孩子孤军奋战,就像教育从来不是孩子单方面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游学推崇亲子旅行的原因之一。游学之旅也是和孩子一起发现、一起感悟、一起成长的过程。
还是以《童游记》为例,它摒弃火爆的明星真人秀,选择素人母女作为亲子旅行的主角,让千千万万个妈妈和孩子在她们身上看到自己,反观自身。节目中辣妈蜜思鲁面对女儿笑笑的“不守常规”所表现出来的短暂无措就是很多家长的真实写照。蜜思鲁从一个想做“100分妈妈”到发现自己不是“100分妈妈”,再到反省、调整和改变与女儿的相处模式,一直在改变。在与孩子的旅行中,孩子在体验中成长,在感悟中坚强,而妈妈也在发现问题反思自身中获得成长,亲子关系更加紧密。
其实,从古到今,游学的本质一直未曾改变,遵循“学习”这个核心,以孩子为本,让孩子在游中玩,在玩中看,在看中想,在想中学,在学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升华、眼界的拓展,这就是现代游学的意义。而家长在亲子旅行过程中也同步成长,与孩子一同丰富己身。终归,无论走多远,去到哪里,学习什么,“游学”的本质上还是要强大自身,在更广阔的世界和天地中,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6:04
如今的家长们大都重视孩子的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重培养诗书礼仪、唱歌跳舞等各方面特长,上各种辅导班,进更好的学校,家长们也是用心良苦。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6:04
游学旅行,既可以让孩子到异地或异国旅行感受别样风光,又可以让当地风土人情、自然环境与文化内蕴与孩子自然相融,增长见闻,开阔眼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6:05
关注传统文化,注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6:05
为了让孩子了解中国,也为了让家长多陪陪孩子,重视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