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4 11: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4:36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成都老工业基地转型“内陆亚欧门户”
担当历史使命 老工业基地变身内陆泛欧泛亚开放高地
“过去我们一家人都在川化上班,这是很让人骄傲的事情”,肖光甄说,“当时甚至青白江这个名字也不响亮,大家都叫这个地方为川化。因为川化实在太大,而青白江太小,下班时,伴随着叮叮当当的自行车响,身穿灰白色工作服的川化职工鱼贯而出,几乎要塞满整个城市”。
但2010年后,随着国家产业*的调整,四川化工开始衰落。2013年,《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出台,青白江位列全国120个老工业基地之中。
事实上,在青白江区之前,国际与国内的老工业基地转型有诸多成功先例。如德国鲁尔区,以及沈阳铁西区等。但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均不相同,因此青白江区需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
需要调整改造的不仅是这座城市,肖光甄的大儿子以及二女儿也被工厂告知:需要另谋生路。
“在川化和攀成钢最艰难的日子里,仿佛整个城市都陷入灰暗中”,肖光甄的大儿子说,“人们与这座城市一起,在等待机会”。
这样的时间并没经历太久——2013年4月,第一辆蓉欧快铁(后统一为:中欧班列)满载货物从青白江驶向波兰罗兹,成为了连接中国西部内陆到欧洲腹地的新“亚欧*桥”,青白江不仅从内陆城市,变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由此也拉开了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的大幕,成为成都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窗口。
2015年9月,“成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正式更名为“成都国际铁路港”。
2017年,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成为四川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
按照*印发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将重点发展国际商品集散转运、分拨展示、保税物流仓储、国际货代、整车进口、特色金融等口岸服务业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内陆地区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向国际贸易大通道重要支点。
站在历史新的高度上,成都提出了全面建成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目标。
而所谓“枢纽”,主要是指航空门户枢纽和铁路门户枢纽。这赋予了青白江更高的历史使命——其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也关系到成都市能否完成上述规划目标。
而青白江还有更深远的考虑。青白江区委主要领导认为,不能只把这条铁路线搞成物流中心和物流通道。而是要借用港口的资源,依托物流把商贸做起来,让更多企业落户在这片土地上,“青白江建好铁路门户枢纽,让青白江成为内陆泛欧泛亚开放的高地。”
发展产业经济
港口优势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吸引得来,还要留得住——这是将通道经济变为产业经济的关键。
青白江能留住人,留住企业的吸引点在哪里呢?经济学者芮明杰在《产业经济学》一书中讲到,衰退产业的调整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高效企业转移的过程,是资源存量的再配置。
具体到青白江,即是如何利用自身港口优势,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此,青白江高度重视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引领作用,以铁路港建设为核心,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即成都国际铁路港,欧洲产业城、智慧产业城、凤凰新城,城厢天府文化古镇、蓉欧国际物流小镇、七星岛国际会议度假小镇、福洪亚欧特色农产品小镇、人和国际康养运动小镇、弥牟文化旅游小镇。
其中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为中心,规划建设“一带一路”产业园,打造“一带一路”供应链上的开放型经济高地。远离城区规划建设的欧洲产业城,历经短短1年时间,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就拔地而起,且已引进华鼎国联锂电、天马高端轴承等总投资206.95亿元的龙头企业9家,同时启动建设面积5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已建成4.4万平方米,解决制约发展的空间问题,为适铁适欧开放型经济发展搭建起重要舞台。
作为四川唯一被纳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的区县,青白江坚持在老工业片区搞“退二进三”,规划建设了智慧产业城。完成了原川化、攀成钢两个核心区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规划,优化功能分区,科学推进老工业基地城市功能精细再造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去年以来,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其中智慧产业城棚户区改造居民3628户、土地660余亩。一期已全部签约,拆除房屋1900余户,腾退土地400余亩;二期已提前签约生效,12月底启动房屋腾退,拆除工作正加快推进。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教育卫生交通等公共配套和城市绿道等基础设施,一举摘掉“老工业区”旧帽子,城市价值大幅提升。
同时,在十三五以来,青白江区还瞄准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了工业发展“1210”战略,即构建1个新型工业体系,打造先进材料和智能装备两大主导产业,重点推进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金属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建筑工业化部品部件)、3D打印材料(增材制造)、新能源装置装备、新型商用车、节能环保装备、智能终端、大数据等10个细分领域。
目前,青白江拥有先进材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被列为成都市新材料企业23家,2017年实现产值119.6亿元。新材料企业数量和产值在全市排名第一,规模优势突出。先后获批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绿色建材)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节能建材)示范基地、成都(国家)绿色建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
经济与班列齐飞
铁路枢纽带动青白江全域发展
青白江的经济,跟随蓉欧快铁不断增长的班列数量一起快速发展。
经过五年来的运行,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创下多项全国之最,开行总数连续两年跃居国内中欧班列首位。其中2013年开行31列,2014年开行45列,2015年开行103列,2016年开行460列(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数1702列的26%,开行数量跃居国内中欧班列首位)。2017年,全年计划开行成都国际班列1012列。今年6月28日,累计开行量率先达2000列。
而火车不仅拉动着丰富的货物往返于中欧之间,也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外贸进出口方面——2015年,青白江区全年进出口总额22.5亿元;而到了2017年,进出口总额猛增到80亿元。
随着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和揽货集散能力显著增强,青白江的地方经济也在突飞猛进。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9.5%。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增速依然强劲。青白江已连续7年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并首次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的建设,也使得青白江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外国公司、政要频繁的来到青白江,2017年接待来访600多批次1.2万人。2018年接待来访900多批次2万人,其中外事接待130多批次。这不仅证明了这条铁路线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也开始将青白江的信息带到更远的地方,其中一个具体的表现是:青白江或“Qingjiang”在国内甚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媒体中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波兰共和国官方网站在一篇报道中介绍了青白江的铁路枢纽情况,称这条铁路线是联接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货运线路,“一直往返于青白江与罗兹之间”。荷兰日报今年11月也刊发文章,介绍荷兰国家商品馆在青白江开馆的情况。
变化还不止于此。肖光甄下岗的儿女,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找到了新的工作,而这座城市,也开始焕发着新的光彩。
“我们也不谈川化了”,肖光甄说,川化已经于她的青春一起留住了记忆中,而一座崭新的开放之城,正在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