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当怎样读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3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2 09:33
一、教师的读书观:读书不是追随,而是要有自己的参与; 读书不是接受,而是要有自己的创建;读书不是仰视,而是要有自己的发现;读书不是揣测,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断;读书不是遵从,而是要有自己的批判。二、读书的关键第一,要通过读书,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人文素养是一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个“软件”,软件往往比硬件难搞,这是计算机领域里的常识。可以肯定,人文素养不佳将成为你的营养不良症。人文素养不仅会决定你的教学水平高低,还会渗透到你的人格与个性中,影响你的教育世界观与教育方式,甚至造就你一系列的教育习惯。第二,要通过读书,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读书不是让我们成为书籍的仓库,把脑袋变成了装书的袋子,而是书要为我所用,让“吃下去的食物”转化为营养,成为你工作中的生产力。需要有一双善于挑选知识的眼睛,更需要把人家的语言和思想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思想的能力。三、怎样读书1、与文本对话。对于真正的读书人来说,与文本对话,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交融,是灵魂与灵魂的对接。研究发现,传统读书的功能是“浅阅读”无法替代的,它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因此,孙逊教授在《“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一文中指出:“不仅‘读图'不能替代‘读书',而且读各种快餐书也不能替代读原汁原味的原著。”2、读书要读深、读透、读懂。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实在是道出了读书的真谛。3、读书要讲究方法。“教无定式”,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读书亦然。靠规律和方法能够事半而功倍。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爆炸的今天,“渔”比“鱼”更重要。 4、读、思结合。阅读是与思考相随的。中国先哲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在今天看来是依然正确的。5、读、写结合。一般来说,读书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但写作离不开读与思。读与思是写作的前提。肖川教授曾说:“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6、读书需要“意志”。白纸黑字的阅读是个“苦中有乐,乐中有苦”的过程,没有极大的毅力支撑,是很难将阅读坚持到底的,所谓“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四、读书的境界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但究竟怎样读书才能引领他们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呢?读书有三境界——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教师每进入一个境界,便向前发展一步。以书为师的教师,读的大部分是专业书和工具书,具有典型的功利性质,其最佳效果也只能是使教师成为一名熟练的教工;以书为友的教师,所读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和对自己有帮助的书,从中得到多方面的营养,让教师不仅能在课堂内外给学生呈现一溪活水,也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他们不仅能享受教育,也能享受生活,在教育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方向和价值,最终必定会成为一名有个性的优秀教师。以书为敌的教师,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跳出书本而读书。他们立足于现实,瞄准教育的未来,他们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导航者。这时,反思型和科研型的名师、教育学者甚至教育家就诞生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2 09:34
教师如何读书。
2007年5月12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有篇文章谈到了自主学习,题目是“信息时代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提到“自学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所谓阅读能力,其实就是读书的方法。读书的方法很多,但真正有效的读书方法不多。现在介绍三种很好的读书法。
第一种叫“读书得间法”。最早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处学来的。有本书叫《解读冯友兰》,是他的同事和学生写的回忆文章的结集。有个叫陈战国的,是他*后的学生,写了篇文章叫《先生教我读书》,文中谈的一些哲学命题就不说了,冯先生教陈战国的读书方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读书得间”。读书好理解,怎么个“得间”呢?书中有一段冯友兰自己的话,是这么说的:
你现在能读懂字了,但著作不是字加字加字。每部著作中都有作者的“所见”,也就是说,都包含着作者的“意”。作者的“意”一般都大于他的书,任何书都不能完全表达作者的“意”,尤其是那些只可思议而不可言说的“意”、不可思议也不可言说的“意”就更不能表达。这就需要“读书得间”。“读书得间”就是从字里行间读出“字”来。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本来没有字,当你读得深入时,便会读出字来,觉得在原来的字外还有字,这些字外之字才是最有意义的。读书能够“得间”,才会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才算把书读懂了。
怎么理解呢?还是举例子。像前面说的品味《寻隐者不遇》,诗中文字中没有一个字写心理活动,但字与字中却真有字,这些字就是诗人的内心变化,不读到深入的程度,是难以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的。读古文这方面尤其要多下功夫,要多注意。你像《世说新语》中有一段: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并不复杂,老婆明明说从来没见过谢安教导儿子,谢安为什么却说自己经常教导儿子呢?但原文只有这么一句,谢安也没再做任何解释了,怎么理解他的教子呢?通过什么来教的呢?其实谢安的话就有言外之意,他的真正意思是说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的楷模,他的任何一言一行都是在进行身教,所以他才说“我常自教儿”。你看,这就要用“读书得间法”。
再举个例子。易中天在央视上讲三国,他讲赤壁之战时说《三国志》的《周瑜传》上说,曹军有数十万之众,就算八十万吧,打个对折是四十万,再打个对折也有二十万。其实这个说法不对。为什么说他错了呢?因为他对原文中的“船步兵数十万”理解错了。中国有个姓杨的历史学家,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写过一篇文章叫《五、十新解》。杨先生认为,中国史书上常说的“五十”,不是五个十,而是五或十,五到十的意思。“数十”也不是几个十,而是几或十,几到十的意思。这些地方当读断。他举了史书上的一些例子,都是读作五十,数十,不可解,一读断意思就豁然开朗。这样再看《周瑜传》上的“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就知道该怎样理解了。按杨先生的读法,曹操的人马,仅仅是数万到十万之间,也就是六七万,七八万的样子。降兵差不多占了一半。实际兵力,跟孙刘联军正可谓势均力敌。又是劳师远征,不服水土,打败了也就不能说多么奇怪了。要不是这样,三四万军队,打败八十万军队,实在是太荒唐了。这个杨先生可说是“读书得间”了。
第二种叫“无疑处生疑法”。这个方法是从胡适先生处来的。这个说法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从已有定论,甚至可以深信不疑的地方去提出怀疑,发现问题。举两个例子。在*编写的官职履历表、人物志、年鉴、宣传资料等等中,都说蒋介石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很多研究蒋介石的著作都对此深信不疑,台湾的学者李敖对此却持怀疑态度。他觉得最直接、最硬的证据,就是找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生名册。如果蒋介石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名册上一定有其名,不是就没有。后来,李敖终于找到了日本昭和15年兴亚院出版的中国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生名册。李敖从第四期查到第十期,均未发现蒋介石的名字。其他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此册上都能找到名字。事实说明,蒋介石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学历,是假冒的。 1985年10月3日,他写了《蒋介石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吗?》的文章,将蒋介石的假学历彻底拆穿。如果说这个是因为李敖仇视蒋介石,所以对他的一切都怀疑才发现这个秘密的话,那么下面这个就完全不是因为仇视了。
人人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但山西的学者韩石山先生在1999年某期的《文学自由谈》上专门发表了《实践在“真理”之前》的文章,对此提出异议,后来*的一个部门的刊物还上全文转载了。为什么说它是错的呢,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它的前提是先有一个真理在那儿放着,这个真理对与不对呢,要用实践来检验。这个话从哲学上说,从逻辑上说都是错的。只有经过实践检验了的才是真理,不能说提出一个真理,它是不是正确,还需要实践来检验。要是这样,那个真理只能说是个假定的真理,不是一个真正的真理。若是真理,应当是已经经过实践检验了的,既然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怎么能说就是真理呢?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无论从哲学上说,还是从逻辑上说,都是错的。它把本未倒置了,因果颠倒了,因此肯定是错的。
韩先生的说法是不是有道理啊?这就是无疑处生疑。这个说得太远了,举个跟教学有关的例子:《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熟悉的诗了,但这却是一首充满谜团的诗,能解开几个谜团,回答几个为什么?应该说是很有意思的。现在就提四个问题: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寒山”和“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寒山”是一个意思吗?为什么夜半敲钟?为什么枫桥无枫?为什么月落半夜?很多语文教师,甚至中学语文教师,没有人去思考过这些,自然也就没有回答。其实此处的“寒山”和《山行》中的是两回事,此外的寒山是人名,是唐朝的一个著名诗僧,就住在附近的妙利普明塔院”里,只是和尚太出名了,以至于人们忘了寺院本来的名字,而直接冠以他的名字了。
第二:为什么夜半敲钟?早在宋朝,欧阳修在他的《六一诗话》里就指责张继是:“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因为“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所以,他认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不通。其实,夜半敲钟确是“吴地旧事”。这种吴地佛寺的习惯,和僧人敲木鱼,要和鱼不闭眼睛那样勤苦*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称为“定夜钟”,半夜了才算入夜。所以,夜半钟声是有的。
第三:为什么枫桥无枫?“江枫”二字究竟怎么说?是指寺门前的江村桥和枫桥吗?有人甚至“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说枫树也不能种在江边。甚至说苏州的枫树,是明朝时范仲淹的后代从福建移植过来的。宋人如周遵道的《豹隐纪谈》就开始争论说,枫桥因有时要封闭,所以宋以前称“封桥”。这是无从考证的;桥要封闭也没有确切的记载,从诗名为《枫桥夜泊》看来,诗人是有意来此停泊的,如果桥是要封的,夜半才来的船,就不应该能够紧贴着桥停。难道这么热闹的地方,往来的船只这么少?难道桥会在半夜才封?这都是讲不通的。其实只要读一读张祜的诗,就可以明白:这位同时代的诗人已经明确无误地说过:“暮烟疏雨过枫桥”;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普明禅院”下也说:“枫桥之名远矣,杜牧诗尝及之。”唐代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收入此诗时,也题为“夜泊枫江”。大运河流至枫桥镇,遇到了乡人称为“西塘”的半岛,被一分为二,一股向东,俗称“枫桥塘”,趋阊门;一个趋南,就是寒山寺前的“枫江”。1954年西塘西侧开了新运河,枫江才失去了往日的繁忙。枫江有枫桥也是极其自然的,而江边枫树,也是随处可见的,《楚辞.招魂》就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的句子。现在不见了枫树,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岸边改种了别的树,也是常有的事,更是不足为怪。
第四:为什么月落半夜?大城市的人,生长在“水泥森林”中,平时连个完整的星座也不易看到,容易以为月亮总是天黑了升起;天亮了落下的。其实不然,古人就不会这样认为,他们甚至会回答你:夜半月落是阴历初十。以前吴中女人织了布,男人天不亮就要赶早去卖布,就是看月亮推测时间的。胡朴安的《中华风俗志》就收有“吴县月之出没谚”:初五夜来月当更,廿五六月上四更足......至今还有不少吴地的老人还会告诉你:“初三夜,月牙弯弯在西天;初五夜,更满月;初十夜,月没三更天;月半十六两头红;十七八,快手婆娘杀只鸭(形容日落与月出之间时间之短);二十行更,月上一更;廿一二,月上二更二;廿二三,月上半夜担;廿五六,月上四更粥;廿七八,月上掮铁搭;廿九朝,月上黄殿高。”下半夜无月与上半夜无月是很正常的,只不过我们现在用惯了时钟,对此自然现象注意得少了。这又说明了:如果对事物不甚了解,正常的东西,也是常常会被怀疑是谬说的。所以,一首耳熟能详的诗却可以引出后人这么多的疑问,这就是无疑处生疑,而这些疑问有助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个方法是“不动笔墨不读书”。余秋雨先生从1979年开始阅读世界历史上14个国家出现过的重要思想文化方面的著作,写了大量的笔记,用他自己的话说,“写下的笔记一大堆,抽出其中与戏剧有关的部分就有八十万字”。后来他把这八十万字删削两遍,缩成六十八万字,成为1984年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的《戏剧理论史稿》一书。其实,读书时动笔既有助于我们对原书的理解,还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提升。同样是看《水浒传》,清初的金圣叹是边看边动笔,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不想这样的动笔却为我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首先阐发了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创作不同于诗歌、散文写作的若干规律,强调小说要“因文生事”;同时又提出了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观点和方法。其次,提供了一种以评价作品人物性格分析和性格塑造为核心的文学批评。第三,他还总结出了诸如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绵针泥刺法、弄引法、獭尾法等全新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方法。所以他的点评为后所所推重,而这些都是在每一次的读书过程中感受到的。
关于读书的方法,这三种值得推广。作为教师,还是要多阅读,尤其是不能只限于教育类的书籍。陆游在向他的侄子介绍写诗的方法时就说过“功夫在诗外”,确实,真要教好书,不是教材或是几本教育理论书籍可以做到的。同样是教《晏子使楚》,常人教完之后学生对晏子的智慧津津乐道、钦佩不已,但窦桂梅老师教出来的却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尊重。因为她认真的读完了《晏子春秋》,发现了智慧只是个中性词,尊重才是褒义词。而晏子之所以能一再挫败楚王,并赢得尊重,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力量,而是有一个强大的齐国在后面支撑着他,楚王真正尊重的,是晏子身后的齐国。同样是教《圆明园的毁灭》,常人教出了一群充满仇恨的学生,她却告诉学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由于中国外交上的失败,而且告诉学生在英法联军抢劫的过程中,当地的老百姓也参与了抢劫,通过这一历史*的揭示,让学生懂得清*的*与民众的情绪,使学生留下的不仅是情感,更是沉甸甸的思考。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她能做到捍卫*和历史的尊严吗?而没有渊博的知识做后盾,她在设计教学时能有这么深的思考吗?河南的武凤霞老师曾说过,一堂课的精髓就是那些别人无法模仿的东西。对文本认识的高度,以及在拥有相当知识背景的前提下选择的切入点是无法模仿的,真正的课堂精彩来源于教师背后浓厚的文化底蕴。还是那句话,“没有思想就没有表达,没有阅读就没有思考”。所以,教师要多读书,读书的领域不妨宽些,选的书不妨精些。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知识,让自己真的成为一股奔流不息的知识之泉的话,教师才可以真正构建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而教师也在这阅读之中丰富了自己的生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