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4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16
学习古代汉语词汇部分时,会涉及到偏义复词。王力先生曾说:“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复音词值得注意,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有人把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①这段话非常明确地给偏义复词下了定义,并突出了偏义复词的鲜明特点—— 词义的偏一性。因此,王力先生的这段话为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偏义复词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指导。本文拟就偏义复词的形成原因问题尝试作一探讨。
语言的发展变化使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语言文字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古代的词出现由单音节向双音节乃至多音节发展的趋势。而把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以联合的方式*在一起是我们祖先自然想到的一种方法。偏义复词最早产生于商周时期,至迟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发现这一语言现象的当属三国时期的训诂学家王肃,其在注《左传》时就提及偏义复词的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即连言而及。《左传•昭公十三年》:“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王肃注曰:“郑,伯爵,而连男言之,犹言公侯,足句辞也。”也就是说“男”在句中没有什么意义,只起音节上的陪衬作用。因为“伯”是单音节词,再加上“男”的音节,就成为双音节词了。这就是后世学者所谓的“足辞”说。另外,偏义复词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辞手段。
通过这一手段,主要达到的目的是舒缓语气,协调音节,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古人作诗讲究的是平仄和韵律,作文注意的是音节的协调,有时为达到这一目的而不得不把单音节词转化为双音节词,并使所用的这个双音节词的意义等同于那个单音节词的意义,这一做法的结果是导致偏义复词的大量出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17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叫化石语素.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汉语复音词的一种。由两个意义不一样或相反的词素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整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为陪衬。有时偏用前一个词素的意义。
如《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人人园圃,窃其桃李。”“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这里偏用“园”义。《礼记•玉藻》:“大夫不能造车马,“车”能造,“马”不能造,这里偏用“车”义。《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摄弊衣冠直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17
偏义复词是文言中一类特殊的复合词,这类词通常是由两个语素构成,这两个语素的意义常常是相反、相对或相关的,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音节的作用。我们通常把这类复合词称为偏义复词。在阅读时,遇到偏义复词,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什么语素表示了词义,什么语素不表示词义,然后予以正确解释。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这里的“公姥”就是一个偏义复词,“公”指公公,“姥”指婆婆;根据文本内容,没有出现刘兰芝的公公,所以,“公姥”在这里专指婆婆,即词义偏在“姥”这个词,“公”只是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