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根据加涅的理论,举例说明学习的不同阶段及其所需要的条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1:5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8:15
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改变,这种改变能够保持,而不能把它单纯地归之于生长的过程”。学习过程是发生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在活动,输入的信息可以因各种不同方式的外在条件而得到变换、改变和增强,当一些外在条件按照发动、激化、维持、促进学习的内部过程的种种方式加以计划和执行时候,就是教学。也就是说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发、维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一整套条件。他从这一学习观和教学观出发,提出如何根据不同类型学习和不同特点来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条件,从而形成了以学习类型和教学设计为特点的加涅教学模式。
1、教学目的
加涅认为,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应该是“成果”,他说:“要成为一位有效能的问题解决者,每个人多少必须获得一些有组织的知识,这类知识是由内容方面的原则所构成,而不是由启发技巧方面的原则所构成。”因此,教学主要是由教师确定好让学生获得些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对教学目标的分类,也就是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学习结果包括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2、教学程序
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每一过程都有开端和结尾,因此可以把这些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在各加工阶段中发生的事情称为学习事件。他根据学习和记忆的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过程分为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等八个阶段。
⑴动机阶段。加涅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受动机推动的,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必须关注学生力图达到某种目的的诱因动机,学生一旦有了这种动机,他的行动就会指向这一目的。期望是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后将会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测,是“持续不断的心向”,它倾向于努力实现某个目标。形成动机或期望,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预备阶段,
⑵领会(注意、选择性知觉)阶段。有了学习动机的学习,应准备接受与学习有关的刺激。对刺激的灵敏性称为注意,它起控制执行过程的作用,对某些刺激予以加工;当学生所注意的刺激特征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这些刺激特征就被进行知觉编码,贮存于短时记忆中,这一过程被称之为选择性知觉。
⑶习得(编码)阶段。严格说来,只有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学习过程才真正开始。这一阶段涉及到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知觉编码后贮存在短时记忆中,然后再把它们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入长时记忆中。
⑷保持(贮存)阶段。学生把习得的信息经过编码以后,即进入长时记忆贮存阶段。这一阶段,编码贮存的信息,有些会经久不衰,有些会逐渐消退,与此同时,新旧记忆相互干扰,有时会产生遗忘现象。
⑸回忆(检索)阶段。学生把所学到的东西复现出来,以检验学习的结果。
⑹概括阶段。即学习的迁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各种新的情境中。一般来说,学生学习某件事情时经历的情境越多,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⑺作业阶段。通过作业来反映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对有些学生来说,作业是为了获得反馈,对有些学生来说,通过作业,看到自己学习的结果,能获得一种情感性的满足,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⑻反馈阶段。当学生完成作业后,他马上会意识到自己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时教师给予反馈,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作业是否正确。
加涅认为,教学过程的任务是促进和增强学习者内部的学习过程,因而教学阶段与学习阶段是完全吻合的,在每一教学阶段中发生的事称为教学事件(teaching events),是学习的外部条件。他根据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提出了教学应遵循的八个程序。
⑴激发动机。教学中的所讲授的内容应能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有趣,以唤起学生的动机,并把学生的兴趣与对未来期望联系起来。
⑵告知学习者目的。告诉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将会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心理定势。告诉学生目标,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结果形成较具体的期望。
⑶指引注意。指导学生注意有关内容,有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材的核心内容上。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手势、动作、表情、语调等,或运用教学手段,如挂图、幻灯、录音、录像等,以引起学生视觉上的兴趣。
⑷回忆刺激。教师在授新课之前,要经常让学生回忆先前所学习的内容。如果学生正在学习一种新的心智技能,那么下属的技能就必须回忆(检索)出来,以便能将它们作为瓣技能的一部分而加以重新编码;如果学生正在学习言语信息,那么就需要把先前学习的知识回忆出来,使之成为获取新信息时有意义背景关系中的一个。
⑸提供学习指导。指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加以编码,使学习变得有意义。在学习指导中,教师可采用建议或提问等形式指导学习者自己制定编码方案。
⑹增强保持。为了增强学生保持和提取已习得的内容,教学中可利用表、图等形式,使学习者找出检索的线索,利用间隔复习的形式来保持信息。
⑺促使学习迁移。这里的迁移包括纵向迁移,即教师通过提问和提示,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迁移到新的学习内容中;横向迁移,即教师向学生提供需要使他掌握知识的新任务(问题解决),使学生把学习内容运用于其他情境中。
⑻引出动作、提供反馈。教师提供让学生做作业的机会,让教师看到学生是否已经保持了所学会的内容,是否掌握了教学最接近的结果。
加涅强调,教学事件应与学习者内部因素相匹配。为此,他设计了教学事件与学习过程之间的联系图。(另见附图1)
学习阶段和教学事件的关系。教学事件描绘了由支持内部学习过程的教学所执行的功能。
3、教师角色与教学策略
加涅认为,教学是由教师对外部条件的计划和控制所组成的,“作为教学的管理人员,教师的工作就是带着使必要的学习过程生动活泼的目的,去计划、设计、选择并监督外部条件和安排”。因此,加涅充分肯定了教师的作用,主张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由教师来控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在教学中可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⑴教学设计策略
加涅认为教学就是为了合理安排可靠的外部条件,以支持、激发、促进学习的内部条件,因此,需要对教学进行整体的设计,从教学分析、展开及评价三方面作出系统的筹划。(另见附图2)
加涅说,教学设计是规划教学系统合理有序的过程,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考察学习者特征,确定业绩目标,分析学习任务,规定教学事件,选择教学媒体,评定学业成绩等。
①确定教学目标。即评估分析教学需求,找出教学现状与预期状况之间的差距,对各种需求加以筛选、甄别,列出一种或几种需求作为优先考虑的需求。
②学习任务分析。即对照学习结果,将每一种学习结果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任务,然后从最容易实现的任务开始,逐步实现最高的任务。
③确定起点行为和特征。即确定让学生在介入学习活动时需要的先决条件,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起点,同时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质,允许学生自我调整学习进度。
④拟定业绩目标。即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者本身进行分析之后,将比较笼统的教学目标或教学需求转化为具体详细的业绩目标,它一般按照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来说明,包括行为(做什么)、条件(在什么情境中)及标准(达到什么要求)等。
⑤编制标准参照测验项目。即利用业绩目标提供的标准作出教学诊断和定位。通过诊断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的个别需要;通过定位使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运用标准参照测验能检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进步与不足,以便进行查漏补缺。
⑥提出策略。即教师通过课的教案设计,制定帮助学生努力达到业绩目标的计划。
⑦选择教学内容。即为了符合预期目标,教师寻找适当的材料或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改编或调整。
⑧设计和实施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即为了修正和改进教学内容,必须对教学内容在推广使用之前,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使用,以了解教学内容的试用效果,如可行性、可用性、有效性等。在完成了形成性评价以后,在学期或课程结束时,对教学是否有效作出结论。
⑵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开学头几周内,要坚持课堂常规管理,如问候学生,委派任务,告知何处放个人物件,如何去盥洗室和水房等;经常点名检查学生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把没做家庭作业的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用足够的时间向学生讲解班级的规章制度,让学生自我检查家庭作业。运用管理策略,可使学生开学伊始就井然有序,让学生有章可循,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大有裨益。
⑶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加涅用大量研究来说明良好的指导策略,如能够用清晰的方式告诉学生学习目标;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材料清晰地陈述课文;教师的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兴趣、技能水平和注意广度;提出问题,给学生创造反馈的机会,以加强信息的组织,以及提高学生正确学习的可能性;在掌握新知识前,引导学生回忆先前所学的知识;留心指导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4、学习策略
加涅认为,学生学习速度的快慢与学生信息加工方式的是否得当有关。因此,信息的加工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
⑴选择性注意的策略,即知道学习目标,使学生的注意力从一开始就导向有关材料,促使材料成为视觉焦点和记忆的中心。
⑵编码策略,即将学习材料意义化的过程。它使学生把合适的提取线索与需回忆的内容联系起来。包括:精制,即为提取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提供途径;组织策略,即将知识进行归类、概括,并根据知识间的关系加以编码。
⑶知道何时使用某一策略,即学生对标准任务的了解,知道所学材料对今后学习的意义,以及对学习任务采用何种策略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8:16
P194----P200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8:15
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改变,这种改变能够保持,而不能把它单纯地归之于生长的过程”。学习过程是发生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在活动,输入的信息可以因各种不同方式的外在条件而得到变换、改变和增强,当一些外在条件按照发动、激化、维持、促进学习的内部过程的种种方式加以计划和执行时候,就是教学。也就是说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发、维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一整套条件。他从这一学习观和教学观出发,提出如何根据不同类型学习和不同特点来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条件,从而形成了以学习类型和教学设计为特点的加涅教学模式。
1、教学目的
加涅认为,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应该是“成果”,他说:“要成为一位有效能的问题解决者,每个人多少必须获得一些有组织的知识,这类知识是由内容方面的原则所构成,而不是由启发技巧方面的原则所构成。”因此,教学主要是由教师确定好让学生获得些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对教学目标的分类,也就是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学习结果包括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2、教学程序
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每一过程都有开端和结尾,因此可以把这些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在各加工阶段中发生的事情称为学习事件。他根据学习和记忆的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过程分为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等八个阶段。
⑴动机阶段。加涅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受动机推动的,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必须关注学生力图达到某种目的的诱因动机,学生一旦有了这种动机,他的行动就会指向这一目的。期望是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后将会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测,是“持续不断的心向”,它倾向于努力实现某个目标。形成动机或期望,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预备阶段,
⑵领会(注意、选择性知觉)阶段。有了学习动机的学习,应准备接受与学习有关的刺激。对刺激的灵敏性称为注意,它起控制执行过程的作用,对某些刺激予以加工;当学生所注意的刺激特征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这些刺激特征就被进行知觉编码,贮存于短时记忆中,这一过程被称之为选择性知觉。
⑶习得(编码)阶段。严格说来,只有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学习过程才真正开始。这一阶段涉及到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知觉编码后贮存在短时记忆中,然后再把它们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入长时记忆中。
⑷保持(贮存)阶段。学生把习得的信息经过编码以后,即进入长时记忆贮存阶段。这一阶段,编码贮存的信息,有些会经久不衰,有些会逐渐消退,与此同时,新旧记忆相互干扰,有时会产生遗忘现象。
⑸回忆(检索)阶段。学生把所学到的东西复现出来,以检验学习的结果。
⑹概括阶段。即学习的迁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各种新的情境中。一般来说,学生学习某件事情时经历的情境越多,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⑺作业阶段。通过作业来反映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对有些学生来说,作业是为了获得反馈,对有些学生来说,通过作业,看到自己学习的结果,能获得一种情感性的满足,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⑻反馈阶段。当学生完成作业后,他马上会意识到自己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时教师给予反馈,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作业是否正确。
加涅认为,教学过程的任务是促进和增强学习者内部的学习过程,因而教学阶段与学习阶段是完全吻合的,在每一教学阶段中发生的事称为教学事件(teaching events),是学习的外部条件。他根据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提出了教学应遵循的八个程序。
⑴激发动机。教学中的所讲授的内容应能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有趣,以唤起学生的动机,并把学生的兴趣与对未来期望联系起来。
⑵告知学习者目的。告诉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将会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心理定势。告诉学生目标,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结果形成较具体的期望。
⑶指引注意。指导学生注意有关内容,有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材的核心内容上。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手势、动作、表情、语调等,或运用教学手段,如挂图、幻灯、录音、录像等,以引起学生视觉上的兴趣。
⑷回忆刺激。教师在授新课之前,要经常让学生回忆先前所学习的内容。如果学生正在学习一种新的心智技能,那么下属的技能就必须回忆(检索)出来,以便能将它们作为瓣技能的一部分而加以重新编码;如果学生正在学习言语信息,那么就需要把先前学习的知识回忆出来,使之成为获取新信息时有意义背景关系中的一个。
⑸提供学习指导。指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加以编码,使学习变得有意义。在学习指导中,教师可采用建议或提问等形式指导学习者自己制定编码方案。
⑹增强保持。为了增强学生保持和提取已习得的内容,教学中可利用表、图等形式,使学习者找出检索的线索,利用间隔复习的形式来保持信息。
⑺促使学习迁移。这里的迁移包括纵向迁移,即教师通过提问和提示,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迁移到新的学习内容中;横向迁移,即教师向学生提供需要使他掌握知识的新任务(问题解决),使学生把学习内容运用于其他情境中。
⑻引出动作、提供反馈。教师提供让学生做作业的机会,让教师看到学生是否已经保持了所学会的内容,是否掌握了教学最接近的结果。
加涅强调,教学事件应与学习者内部因素相匹配。为此,他设计了教学事件与学习过程之间的联系图。(另见附图1)
学习阶段和教学事件的关系。教学事件描绘了由支持内部学习过程的教学所执行的功能。
3、教师角色与教学策略
加涅认为,教学是由教师对外部条件的计划和控制所组成的,“作为教学的管理人员,教师的工作就是带着使必要的学习过程生动活泼的目的,去计划、设计、选择并监督外部条件和安排”。因此,加涅充分肯定了教师的作用,主张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由教师来控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在教学中可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⑴教学设计策略
加涅认为教学就是为了合理安排可靠的外部条件,以支持、激发、促进学习的内部条件,因此,需要对教学进行整体的设计,从教学分析、展开及评价三方面作出系统的筹划。(另见附图2)
加涅说,教学设计是规划教学系统合理有序的过程,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考察学习者特征,确定业绩目标,分析学习任务,规定教学事件,选择教学媒体,评定学业成绩等。
①确定教学目标。即评估分析教学需求,找出教学现状与预期状况之间的差距,对各种需求加以筛选、甄别,列出一种或几种需求作为优先考虑的需求。
②学习任务分析。即对照学习结果,将每一种学习结果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任务,然后从最容易实现的任务开始,逐步实现最高的任务。
③确定起点行为和特征。即确定让学生在介入学习活动时需要的先决条件,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起点,同时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质,允许学生自我调整学习进度。
④拟定业绩目标。即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者本身进行分析之后,将比较笼统的教学目标或教学需求转化为具体详细的业绩目标,它一般按照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来说明,包括行为(做什么)、条件(在什么情境中)及标准(达到什么要求)等。
⑤编制标准参照测验项目。即利用业绩目标提供的标准作出教学诊断和定位。通过诊断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的个别需要;通过定位使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运用标准参照测验能检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进步与不足,以便进行查漏补缺。
⑥提出策略。即教师通过课的教案设计,制定帮助学生努力达到业绩目标的计划。
⑦选择教学内容。即为了符合预期目标,教师寻找适当的材料或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改编或调整。
⑧设计和实施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即为了修正和改进教学内容,必须对教学内容在推广使用之前,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使用,以了解教学内容的试用效果,如可行性、可用性、有效性等。在完成了形成性评价以后,在学期或课程结束时,对教学是否有效作出结论。
⑵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开学头几周内,要坚持课堂常规管理,如问候学生,委派任务,告知何处放个人物件,如何去盥洗室和水房等;经常点名检查学生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把没做家庭作业的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用足够的时间向学生讲解班级的规章制度,让学生自我检查家庭作业。运用管理策略,可使学生开学伊始就井然有序,让学生有章可循,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大有裨益。
⑶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加涅用大量研究来说明良好的指导策略,如能够用清晰的方式告诉学生学习目标;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材料清晰地陈述课文;教师的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兴趣、技能水平和注意广度;提出问题,给学生创造反馈的机会,以加强信息的组织,以及提高学生正确学习的可能性;在掌握新知识前,引导学生回忆先前所学的知识;留心指导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4、学习策略
加涅认为,学生学习速度的快慢与学生信息加工方式的是否得当有关。因此,信息的加工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
⑴选择性注意的策略,即知道学习目标,使学生的注意力从一开始就导向有关材料,促使材料成为视觉焦点和记忆的中心。
⑵编码策略,即将学习材料意义化的过程。它使学生把合适的提取线索与需回忆的内容联系起来。包括:精制,即为提取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提供途径;组织策略,即将知识进行归类、概括,并根据知识间的关系加以编码。
⑶知道何时使用某一策略,即学生对标准任务的了解,知道所学材料对今后学习的意义,以及对学习任务采用何种策略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8:16
P194----P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