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一下中国世界遗产的资料,谢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9 17:2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5:27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 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 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潘家口水库内的“水下长城”部分已成为高高在上的悬城。 地处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潘家口水库里,有一段世上独一无二的“水下长城”奇观。建于500多年前的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是明代长城的两个重要关隘,是当时中原通往北疆和东北边陲的咽喉要道,这一带的长城共有墩台21座,敌楼160座,长约50公里。1975年国家在这里修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潘家口水库蓄水后,水位超过了长城高度,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淹没于水中,从此这段历经五百年沧桑的长城便隐身水下。因连年干旱,潘家口水库水位急剧下降,在20世纪末,隐身水下20多年的长城露出水面。
长城修筑的历史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 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 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 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 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 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除了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 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婉蜒一万余里”,从 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都达到了5000 千米或10000千米。它们都不在一个位置上。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清朝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 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 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 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称作“九边重 镇”,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 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总兵官平时驻守 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2000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 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长城的城墙是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 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 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 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 墙,一般平均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墙顶宽约四五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 高一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 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 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 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 储存武器粮袜,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的加强。
●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 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 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 、 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以及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等。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 带有许多小关,如山海关附近就有十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 有些重要的关城,本身就有几重防线,如居庸关除本关外,尚有南口、北口、上关三道关防。北口即八达岭,是居庸关最重要的前哨防线。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 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 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传递顷刻千里。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 十分迅速了。关于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 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烽火台在汉代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5:27
序号 地域名称 批准时间 遗产种类
1 长城:甘肃-河北段 1987.12 文化遗产(附1)
2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 1987.12 文化遗产(附7)
3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4 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5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1987.12 文化遗产
6 山东泰山风景名胜区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7 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8 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9 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10 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11 *拉萨历史建筑群:布达拉宫 1994.12 文化遗产(附2、附3)
12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13 山东孔孟文化历史建筑群: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1994.12 文化遗产
14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12 文化遗产
15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16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7 云南丽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18 山西平遥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19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留园、环秀山庄、拙政园、网师园 1997.12 文化遗产(附4)
20 北京颐和园 1998.11 文化遗产
21 北京天坛 1998.11 文化遗产
22 重庆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遗产
23 福建武夷山 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4 四川青城山--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遗产
25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000.11 文化遗产
26 明清皇家陵寝:荆门明显陵、保定清西陵、唐山清东陵 2000.11 文化遗产(附5、附6、附8)
27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2000.11 文化遗产
*拉萨历史建筑群:大昭寺 2000.11 文化遗产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艺圃、藕园、沧浪亭、狮子林、退思园 2000.11
28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001.12 文化遗产
*拉萨历史建筑群:罗布林卡 2011.12 文化遗产
长城:辽宁九门口段 2002.11 文化遗产
29 云南三江并流 2003.7 自然景观
明清皇家陵寝;北京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 2003.7 文化遗产
30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本溪桓仁、通化集安 2004.7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盛京三陵 2004.7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宫:沈阳故宫 2004.7 文化遗产
31 澳门历史城区 2005.7 文化遗产
32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006.7 自然遗产
33 河南安阳殷墟 2006.7 文化遗产
34 中国南方喀斯特:重庆武隆、昆明石林、黔南州荔波 2007.6 自然遗产
35 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 2007.6 文化遗产
36 福建土楼:漳州南靖、龙岩永定、漳州华安 2008.7 文化遗产
37 江西三清山 2008.7 自然遗产
38 山西五台山 2009.6 文化景观
39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2010.8 文化遗产
40 中国丹霞:遵义赤水、邵阳崀山、韶关丹霞山、鹰潭龙虎山、上饶龟峰、衢州江郎山、三明泰宁 2010.8 自然遗产
41 杭州西湖 2011.6 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