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上的修身是什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8 13:4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6:52
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行为。人的行为千千万,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三大类, 一是身体的行为,而是言语的行为,三是心里的行为(意)。行为有善恶之别,总起来说分十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身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口行)、不贪、不嗔、不痴(意行),这就是十善, 反之就是十恶,修身广义上讲就是修十善,狭义上讲就是前三善。
为什么要修身?请看《佛说十善业道经》。
南无阿弥陀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6:52
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行为。人的行为千千万,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三大类, 一是身体的行为,而是言语的行为,三是心里的行为(意)。行为有善恶之别,总起来说分十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身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口行)、不贪、不嗔、不痴(意行),这就是十善, 反之就是十恶,修身广义上讲就是修十善,狭义上讲就是前三善。
为什么要修身?请看《佛说十善业道经》。
南无阿弥陀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6:53
持世。菩萨摩诃萨顺身观身时如实观身相。所谓是身无常苦如病如疮。苦恼忧衰动坏之相。是身不净可恶恶露。身中种种充满其内。九疮孔中常流臭秽。身之不净犹如行厕。如是正观身时。不得是身一毫清净无不可恶者。
知是身骨体筋缠。皮肉所裹。从本业因缘果报所起集取所缚。何等为集。何等为取。从先因缘起是身。是名为取。今以沐浴饮食衣被床卧被辱医药。是名为集。如是现在因缘为集取所缚。本业果报力故有用。又是身四大所造无决定实。色阴所摄数名为身。何故说名为身。能有所作故。说名为身。贪着依止处故。说名为身。随意有用故。说名为身。从忆想分别起故。说名为身。假合作故说名为身。与业合故说名为身。
是身不久终归坏败。无常无定变异之相。是身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中间。是身不知身。亦不见身。是身无作无动无有愿求。亦无有心。与草木瓦石等无有异。身中无有决定身相。
如是正观择身。知是无有作者。亦无使作者。是身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是身无一常定坚牢之相。如水沫聚不可撮摩。是身八万虫之所住处。是身百种诸病之所侵恼。以三苦故是身为苦。无有救者。所谓行苦坏苦苦苦。是身众苦之器。
如是正观身时又复思惟。是身非我非彼。不得自在不得随意。作是不作是。是身无根本。无一定法可得。是身性空无一决定相。是身虚妄所起。系于机关作法。从本业因缘起。不应于身中生我我所想。我等不应惜身寿命。
菩萨如是观时。不得身若合若散。不见有所从来。去有所至有所住处。不分别是身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则不依止身命。不贪惜身若我若我所。常离身受。是菩萨观身空无我无我所。是身中我我所不可得故。是身相不可得。是菩萨若不得身相。即不愿身入。身不起作道。
云何为入。是身无有作者无有起者。是身不作不起相。从众因缘生。是因缘能和合身。而是因缘亦虚诳无所有。颠倒相应空无牢坚。亦以是因缘故是身得生。是因缘亦无生无相。
如是观身即入身无生相中。入已观身无相。以无相相观身。知是身无相。相不可得故无生。是身过去相未来相现在相不可得。何以故。是身无根本。无一定法可得。是身若此若彼不可得。如是观时。知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入身不生不灭道。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愿身观身入如实相。于身欲染则能除断。疾令其念。正住身中。是名顺身观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6:53
我用几位大德的话给你解答,你可以从中细细体会,自可找到答案:
别人对不起我,不放在心上,完全不流印象,你才有资格学佛。(净空法师)
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达,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才可以算学佛。(南怀瑾)
至于分内所当为者,亦须勉励为之,非必摒弃一切,方为修行也。(印光法师)
佛法的真正教育就是叫人作个规规矩矩的人。(南怀瑾)
不计他对我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印光大师)
古人修行,皆能证道。今人修行,少见明心。岂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历观传记高人,咸结视经像如视活佛。其敬畏之迹,虽种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何能仿佛一、二。因其恭敬之极,故能断惑证真,超凡入圣。(印光大师)
你看药师佛的十二大愿,首先发愿都是利益一切有情,而不是利益自己,因此他成就得特别快。(南怀瑾)
必须读相当分量的经论,并能够深解义趣,才能依教奉行。(净空法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6:54
依止正法修正错误的观念和言行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6:54
分两个部分:一、制约自己的身语意行。二、观身不净,于身处修行身念住。可上我的博客阅读《大念住经》
http://hi.baidu.com/chiayewli/blog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6:53
持世。菩萨摩诃萨顺身观身时如实观身相。所谓是身无常苦如病如疮。苦恼忧衰动坏之相。是身不净可恶恶露。身中种种充满其内。九疮孔中常流臭秽。身之不净犹如行厕。如是正观身时。不得是身一毫清净无不可恶者。
知是身骨体筋缠。皮肉所裹。从本业因缘果报所起集取所缚。何等为集。何等为取。从先因缘起是身。是名为取。今以沐浴饮食衣被床卧被辱医药。是名为集。如是现在因缘为集取所缚。本业果报力故有用。又是身四大所造无决定实。色阴所摄数名为身。何故说名为身。能有所作故。说名为身。贪着依止处故。说名为身。随意有用故。说名为身。从忆想分别起故。说名为身。假合作故说名为身。与业合故说名为身。
是身不久终归坏败。无常无定变异之相。是身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中间。是身不知身。亦不见身。是身无作无动无有愿求。亦无有心。与草木瓦石等无有异。身中无有决定身相。
如是正观择身。知是无有作者。亦无使作者。是身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是身无一常定坚牢之相。如水沫聚不可撮摩。是身八万虫之所住处。是身百种诸病之所侵恼。以三苦故是身为苦。无有救者。所谓行苦坏苦苦苦。是身众苦之器。
如是正观身时又复思惟。是身非我非彼。不得自在不得随意。作是不作是。是身无根本。无一定法可得。是身性空无一决定相。是身虚妄所起。系于机关作法。从本业因缘起。不应于身中生我我所想。我等不应惜身寿命。
菩萨如是观时。不得身若合若散。不见有所从来。去有所至有所住处。不分别是身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则不依止身命。不贪惜身若我若我所。常离身受。是菩萨观身空无我无我所。是身中我我所不可得故。是身相不可得。是菩萨若不得身相。即不愿身入。身不起作道。
云何为入。是身无有作者无有起者。是身不作不起相。从众因缘生。是因缘能和合身。而是因缘亦虚诳无所有。颠倒相应空无牢坚。亦以是因缘故是身得生。是因缘亦无生无相。
如是观身即入身无生相中。入已观身无相。以无相相观身。知是身无相。相不可得故无生。是身过去相未来相现在相不可得。何以故。是身无根本。无一定法可得。是身若此若彼不可得。如是观时。知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入身不生不灭道。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愿身观身入如实相。于身欲染则能除断。疾令其念。正住身中。是名顺身观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6:53
我用几位大德的话给你解答,你可以从中细细体会,自可找到答案:
别人对不起我,不放在心上,完全不流印象,你才有资格学佛。(净空法师)
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达,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才可以算学佛。(南怀瑾)
至于分内所当为者,亦须勉励为之,非必摒弃一切,方为修行也。(印光法师)
佛法的真正教育就是叫人作个规规矩矩的人。(南怀瑾)
不计他对我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印光大师)
古人修行,皆能证道。今人修行,少见明心。岂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历观传记高人,咸结视经像如视活佛。其敬畏之迹,虽种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何能仿佛一、二。因其恭敬之极,故能断惑证真,超凡入圣。(印光大师)
你看药师佛的十二大愿,首先发愿都是利益一切有情,而不是利益自己,因此他成就得特别快。(南怀瑾)
必须读相当分量的经论,并能够深解义趣,才能依教奉行。(净空法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6:54
依止正法修正错误的观念和言行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6:54
分两个部分:一、制约自己的身语意行。二、观身不净,于身处修行身念住。可上我的博客阅读《大念住经》
http://hi.baidu.com/chiayewli/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