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1 20: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0:27
学习元弥补了目前学习技术规范对非正式学习支持不足的缺陷,符合泛在学习环境下资源设计生成性、进化发展、智能性、微型化、适应性、多格式的基本原则,可以有效满足学习型社会按需学习的要求。学习者通过学习元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基于任意设备,关于任意主题的学习,并能够组装来自各处的学习元,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网络地图,还可以通过学习元知识网络找到兴趣相仿的学习伙伴,共享社会人际网络与认知网络。学习元的开放性允许学习者更新、发布自己的学习元,让自己的学习也能影响到他人,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成就感。学习元的出现将促进人类学习的最高境界——按需学习的早日实现。除了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集体智慧也得以沉淀。适应泛在学习环境的学习元,使得教学方式大大拓展。结构松散耦合、内容便于重新定制、外部联结广泛的学习元使得教师构建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内容更为方便快捷。
随着普适计算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的情境感知(Context Sensitivity)能力将越来越强大。它将集成更多的传感器、探测器、采集器,通过这些电子化的微型感知设备,捕获用户、设备、场所、问题、应对策略方法等真实世界的信息,并将我们所处生活环境中人类感官不能直接感受到的各种信息,采集到方寸之间的移动设备中,进入到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中,经过计算、处理,变成我们人类学习、决策的参考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连通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通过虚拟世界的知识学习来增强人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网格计算、云计算等计算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空间中将处处具有计算能力。无处不在的计算能力加上无处不在的由学习元组成的知识网络与学习服务,汇聚成各种学习情境,构成一个无处不在的无缝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技术与资源(学习元)已不再仅仅作为教学的媒体承担信息载体的作用,而是分布式认知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设备、学习内容构成的环境中,认知活动在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共享。在无缝学习空间中探索学习,学习者通过情境感知设备采集到学习信息后,可以开展学习认知活动,获取信息,丰富、提升并内化自己的知识。同时,参照学习活动的建议与学习元交互,或者通过学习元的服务接口与他人交互,在体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交流、解释、组织并表达,实现外显知识与内隐知识的转换,促进对复杂事物的多元理解,实现高阶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者还可以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共享知识和创造性,并根据自身需要对学习元加以改造,将自己的学习智慧沉淀到学习元中,使其不断完善,学习者也通过对学习元的改造而不断进步。
、 如上图所示,在无缝学习空间中学习不是传统课堂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的模式翻版,而是一对一的学习,更是多对一的学习,通过学习元,学习者可以了解到学习内容的使用历史记录、学习内容的关联内容、学习内容的评估记录、学习内容的编辑更新记录、学习内容附加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附加的学习工具等,通过学习的交互记录,学习者可以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内容,真正实现按需学习。另外,还可以通过学习元的服务接口,访问学习服务,与正在学习本内容的学习者、编辑制作本学习内容的不同专家等产生联系,形成学习圈子,从多处获取高级智慧。
学习元是无缝学习空间重要构成要素,它嵌入到各种普适计算设备中,通过无处不在的技术链接不同情境下的学习元与附着其上的学习活动与人际网络,学习者身处其中,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多样的、可持续进化的学习生态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共处,维持着动态的平衡,构成无处不在的人类智慧与认知网络。无缝学习空间中的学习充分体现了泛在学习的核心特征:
学习过程的情境性:学习空间中的知识都是以问题情境为核心来组织的,学习可以融入学习者的日常生活中。学习者所遇到的问题或所需的知识可以以自然有效的方式被呈现出来。
按需学习: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文档、数据、视频等各种学习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取是基于学习者自身需求的,因此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的过程,是一个适量学习(just in enough)的过程。
学习环境存在的无意识:支持学习的计算机消失到环境中,学习过程是自然的,没有突出的学习者可以察觉到的变化,学习者不必意识到学习环境的存在。
普遍可及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包括学习资料、嵌入的数据资源以及其他学习者提供的信息,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管学习者在哪里,都可以即时地获取信息,实现即时学习(just in time)。
自然的交互与学习方式:学习界面不是由菜单、鼠标和窗口组成,而是通过表情、动作、语言等人们自然的行为与学习情境进行交互,通过自然的方式与社会群体合作与互动。
学习是共享和构建个体认知网络和社会认知网络的过程:个人的知识组成了内部的认知网络,学习空间中的情境问题与其他学习者构成社会认知网络,学习者在情境交互过程中,完善和改进自己个人认知网络,同时也构成社会认知网络的一部分,分享和构建了社会认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