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21:0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6:36
现在不止只有古诗衰落了,连*十年代兴盛的现代诗歌都渐渐退出文学的第一战线,小说反而有古代的底层文学、较低俗文学一跃成当今文坛的主流。古诗的衰落,究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还是文学的一种退步?我们现在还无从得知。但是古诗却实实在在的渐渐地退出了我们的视野(除了一些少数的诗人凭借雅兴写几首赏玩无其他),古诗的衰落有很多原因,在此笔者试着分析:首先何为诗《毛诗序》如是写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诗歌是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志向(当然这也不是说古代人人人都是如此,也只是限于上层社会)。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6:37
“古诗这种艺术形式衰落可惜么” 首先我不确定”古诗这种艺术形式“具体指什么,是”形式“?我们平时看一些专业书也经常遇到这个词语,我也没弄明白。不过总体感觉它指的是一种技术性的,物质性的,规律性的东西。那么这点来看,古诗是必然衰落了。想想那些在现代人看来生涩的词语,一些音律的套路,对联式什么的。现代人写诗再追求这些东西当然显得做作没有意义。因为我觉得那是古人对文字兴趣的一种体现,这个有点像米开朗基罗(我不确定)喜欢雕刻最后娶雕塑美人作心爱的异性一样吧,就是专力于一物的虔诚心灵。而且古人的艺术表达手段不是太多,有才情的人就在文字中发展了它。而现代人各个方面就完全不是这样了。所以,就形式而言,衰落没什么可惜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6:37
以往诗歌中很多几乎是永恒的主题,如今已不复存在,或者已经达不到当初那种动天地、泣鬼神,回肠荡气,缠绵俳侧的程度了。再这么写,读者不仅会毫无兴致,反感厌恶,当作无病*,匪夷所思,甚至会当作人格*,精神失常。而真正的原因,居然是社会的变迁、科学的发达和技术的进步。比如以前比较多的思乡主题的诗歌,把那种思乡的情感写得哀婉缠绵、让读者几乎泪洒,但是我们现在却不会了,以前一年半载的路程现在可以短时间就到了,再远的家乡坐飞机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思乡的话,买票回家呗,就算不能够马上回家,互联网时代,马上也可以见到亲人。谁还去磨磨蹭蹭的酝酿情感写几句古诗呢?不但别人不会看还会蔑视说一句“矫情”。古诗的土壤已经慢慢的被“压缩到无立锥之地”了,古诗的衰落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6:38
过快的生活节奏必然会使人减少对生活细节的情趣体验。所有古代文化表达方式都会在现代衰落,跟古诗本身无关,因为现代人找不到传统文化生活中的细节了,产生不了共鸣的东西,自然而然的会衰落。但不用悲哀, 因为这种衰落本身不可阻挡,另外,即使衰落,仍然可以在一部分人心中留下,总有人向往这样的体验,只是,这从大受众变成了小圈子,甚至于越来越小。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6:38
其实如果加入新的概念、意向、典故,古诗还是可以写出一些新的东西的。也就是在『内容』上下功夫,伴随着语言发音的变化、世界其他文化的词汇的加入,还是有些空间的——也就是说没有到『写完』的地步。可是毕竟写古诗需要更多地知识和练习,比起白话文写作它的写作群体肯定是少多了。再者,既然是古诗,就有些古老的韵味,能否真的适宜现代氛围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问题。一个不小心就变成了恶搞打油诗。要把古诗写出『新』意但又不失去原有韵味,对作者的综合素养有不低的要求。语言、节奏、表达方式上古人可能都已经玩遍了;只能寄希望于新的词汇、内容、典故、意象、情感可以旧瓶装新酒。或许我们可以按照普通话发音的节奏,重新定义五言七言等的平仄,只在对仗、字数上沿袭旧制。不过这样一来的话,也就不是原来的古诗了。应该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叙述风格吧。现在毕竟是白话文的天下了。多学些古今中外的文学样式,把玩文字作为个人乐趣倒也不错。不必把问题弄得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