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哪个国家变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4 19:4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6:42
在楚国内忧外困之时,中原*家吴起从魏国到楚国。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能,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吴起变法,从打击大贵族入手。
变法的内容:
(1) 均爵平禄。楚国爵禄是世袭的,即先辈如有功受爵禄,后代子孙虽无功,亦可承袭享有爵禄;而后来一些在战争中立大功者却无爵禄,极大地伤害了将士的积极性。吴起乃“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厉甲兵以时争於天下。” 另外,“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吴起要取消世袭的封君、世袭的爵禄,用从封君那里得到的爵禄去奉养经过挑选的有功将士。 (2) 废除无用、*的官职,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使他们不能徇私情,因私废公。“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削减无用的开支,以奖励真正为国出力报效的战斗之士。 (3) 春秋至战国时期,楚国用武力灭掉许多国家,开濮地、伐杨粤等,得到了广大领土,但都未及开发。吴起责令楚国一些与王室关系疏远的贵族到僻远的地方去开发。吴起对楚悼王说:“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以所不足,益所有余。” 这是一种新的拓土殖民形式。 楚悼王付吴起以国政,言听计从。“吴起事悼王,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固毁誉,必有伯主强国,不辞祸凶”,“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吴起可算是一个无畏的改革家。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465383.htm?fr=ala0_1_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6:42
时间顺序是李悝(魏),吴起(魏楚),商鞅(魏秦)
韩,魏,赵三分晋,加原来老牌帝国主义本秦,东齐,南楚,北燕,终成战国七雄
魏文侯是个杰出的君主,任用一批贤人,李悝就是其中之一,根据当时社会情况制定了法经,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律。
吴起先在齐国为将,又在鲁国为将,又被*到吴国,也是被魏文侯重用,驻守西河,抑制秦国,楚国,魏文侯死后,他又跑到楚国,成为执政者,施得改革。楚王死后,他又不能被容下,最后被楚国当权者杀害。
商鞅原来是魏国贵族,这是后来的事了,魏国是时已经势落了下来,卫鞅不能被当权者任用,就跑到秦国,被年轻有为的秦孝公重用。
战国之时,战事不断,各国有为君主都力求强国。贤能志士思慕贤君一展胸中抱负。
当时学说纷杂,务实的能见效的当属法家了,李悝就是这方面最早的学者,也是执行者。魏国刚刚脱晋建国,急须自立,所以改革的决心较为坚决,加之三晋名士多为务实的法家人物,不同于齐鲁那些务虚的学派,所以使改革成为可能。
吴起为人称道的是其军事才能,但*才能也是光耀千古,曾和魏侯有段言语说是治国不能仅凭兵事之强而要看民心及国力,可见其眼光见识。他在吴国亲眼见识了李悝的执政方式,所以到了楚国之后就依样画葫芦,那么楚国为什么能成为他法制的适合土壤呢?这是因为楚国相比中原各国生产方式与生产力都略显野蛮,落后很多,所以先进的执*略所带来的效果就比较明显,所以能使得变法执行下去。
再说秦国,秦国的变法现在学者研究的比较多。
秦国自穆公后才真正沐中原衣冠,但部落的生活方式仍然没有改变,大部分人还是靠打猎,游牧为生,定居农业所占比例不大。王权也不集中,军队指挥权也落在各个部落族长身上,可以说这个国家是不成器的,加之孝公以前又受过魏国的气,被魏国拿过一部分土地,所以秦国是急须要变法图强的。
再说商鞅,此人也是个不世天才,胸中学识,韬略世间罕有,学略当时各种学说,尤其精于法家学说 ,再加之潼关以东当时是在大中国中最为先进的一部分土地,他知道他所要变法的最终形态,目的性较强。
秦孝公任用商鞅,所以说是必须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6:43
在楚国内忧外困之时,中原*家吴起从魏国到楚国。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能,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吴起变法,从打击大贵族入手。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465383.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6:44
楚国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465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