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7 08: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3:04
非过敏!认识食物不耐症 吃了某样食物后出现拉肚子、皮肤起疹子的症状,这是过敏吗?抑或可能是食物不耐症引起的反应?过敏与食物不耐症两者感觉很类似,事实上却是完全不同的。特别是婴幼儿比成年人更容易出现食物不耐症的问题,需要大家多加的认识、了解与关心。 「食物不耐症」≠「食物过敏」食物不耐症和食物过敏是完全不同的,先来说说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症的定义。所谓食物过敏,是身体免疫系统对外来异物(过敏原)的过度反应,也就是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为了保护身体,会在外来物侵入时产生一个发炎的反应,这个反应在过敏体质的人身上,身体的组织就成为发炎反应的另一个目标,这就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的状态,也因此引发过敏性症状。过敏与先天的体质有关,父或母本身有过敏体质者,新生婴儿约有高达三分之二的机会也会出现过敏体质。
而食物不耐症的成因至今尚未有定论,可能的原因是,身体中缺乏某种特殊酵素,对某些食物无法代谢、消化,等这些食物在身体中累积至一定的份量后,因为身体的耐受到了某个临界点,再也无法忍受时不适的症状就出现了。食物不耐症与体质的遗传、免疫系统受损、环境等都有相关,有些症状也许和食物过敏类似,但是症状通常都较食物过敏轻微。
台中台安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陈芳怡表示,食物不耐症和食物过敏可从三个方面来做区别:
区别1 发生的时间不同过敏通常会在几个小时内就发作,有的甚至会在接触过敏原后立即出现症状。食物不耐症则是数小时或是数天后才出现症状,所以很多人会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区别2 发生的份量不同只需要一点点的份量就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但人体对食物不耐症则有很强的耐受力,也许对某些食物早就有耐受上的问题,但身体并不会有异样,要等到这些食物累积到一定的份量才会产生反应,如果没有累积到身体无法忍受的份量也可能不会出现症状,例如有些人喝一整杯牛奶就会拉肚子,但是喝奶茶或是加了奶的咖啡却没问题,这是因为奶茶、拿铁中的奶量不多,还在身体的耐受范围内。
非过敏!认识食物不耐症区别3 发生的症状严重性不同过敏会引起肠胃道、皮肤以及呼吸道的症状,其中呼吸道的症状若程度严重会引发呼吸道痉挛,进而导致休克反应,是有可能致命的;最近在美国就有一位12岁儿童因吃了含有微量花生的食物(食物与花生无关,可能在制做过程中参杂入一点点花生制品),发生严重过敏最后死亡的案例。食物不耐症很少出现呼吸道的症状,多数的症状集中在肠胃道与皮肤,像是拉肚子、肚子胀、湿疹、皮肤红疹,而且出现的症状都属轻微;除了肠胃道与皮肤,也会出现像是恶心、头痛、倦怠等不易分辨的症状。另外,荨麻疹是过敏与食物不耐都有可能出现的症状。
婴幼儿食物不耐症的第一名应该就是乳糖不耐症。
哪些食物容易使婴幼儿出现食物不耐症?陈芳怡医师指出,婴幼儿食物不耐症的第一名应该就是乳糖不耐症。刚出生到四个月大左右的新生儿,因为肠胃道发展尚未成熟以及先天体质的缘故,容易出现乳糖不耐症的问题,此问题是人体缺乏乳糖酶的消化酵素,也就是人体无法充分消化奶类制品中的乳糖,因此会引起腹泻、腹胀、肠绞痛等症状。状况不严重者,等到孩子渐渐长大、肠胃道发展成熟后就不会再出现症状。
带壳的海鲜像是螃蟹、虾子以及蛋中的蛋白也容易让婴幼儿出现食物不耐或是过敏,建议在一岁之前都不要让宝宝吃这些食物。有些宝宝也会对麸质食物出现食物不耐,这是免疫系统对来自于小麦或谷类中的麸质产生异常反应的现象,麸质食品包括小麦、大麦、燕麦、黑麦,通常是在添加副食品时会遇到。
虽然较少宝宝对鱼类产生不耐受性,但有些研究也指出,某些鱼类像是鲭鱼、鲔鱼、金*鱼等因含有一些组织胺的物质,的确有些人在食后会出现食物不耐的症状;乳酪也是一种含有组织胺的食物,也容易引发食物不耐。另外,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色素、味精等也被证实会引发食物不耐症,当幼儿开始接触更多样食物的时候家长必须注意这些食品添加剂的问题,避免让幼儿摄取过多。
非过敏!认识食物不耐症 出现食物不耐症的征兆食物不耐症是有些征兆可以辨认,例如乳糖不耐症,如果宝宝经常出现胀气、肠绞痛或是一喝牛奶就拉肚子,拉出水稀的大便,这些都是征兆。但是每个宝宝出现征兆的严重度都不同,陈芳怡医师建议家长先观察宝宝的状况再决定处置的方式。比如说家长发现宝宝肚子鼓鼓的、半夜哭闹就可能是胀气,发生轻微的胀气时,家长可以帮宝宝做腹部热敷或是 *** ,也可将奶制品泡得稀一点,再看看状况有无改善,这种轻微的胀气一般到宝宝三、四个月大以上就会逐渐好转;若是胀气问题一直存在,也可考虑让宝宝改喝防胀气配方奶。
严重的胀气会造成肠绞痛,征兆包括宝宝严重的哭闹、躁动、厌奶、甚至呕吐,出现严重的肠绞痛也必须立刻带给医师诊治,否则宝宝会相当不舒服;肠绞痛也与胀气一样好发在三、四个月以下的宝宝,通常等到孩子长大一点就会好转。
一喝牛奶就拉肚子的状况则要看宝宝拉肚子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处理方式,因为食物不耐症是可以经由训练让食物不耐的症状好转,所以若是宝宝只是轻微的拉肚子,这时家长可先将奶泡得稀一点让宝宝试试,如果稀一点的奶喝了一阵子之后拉肚子的状况改善了,就可以慢慢再增加一点牛奶的浓度,一般来说,等到宝宝渐渐适应后就不会再拉肚子了。
如果奶泡稀一点仍然还是拉肚子,可以改喝无乳糖配方的奶粉,若宝宝喝了无乳糖配方的奶就不再拉肚子,就可以让宝宝持续喝一段时间,等宝宝完全好了,可以再慢慢换回一般的配方奶。但若宝宝一换回一般的配方奶就马上拉肚子,就表示宝宝乳糖不耐的状况严重,应该避开一般乳制品,等到渐渐长大后可以用豆浆、豆奶来替代牛奶。其实母奶中也含有乳糖,只不过母奶本身有天然的比菲德氏菌,所以喝母奶的宝宝较少出现乳糖不耐症。
非过敏!认识食物不耐症 食物不耐症的日常照护宝宝渐渐长大,大约在宝宝四个月大左右就开始进入添加副食品阶段,这个阶段宝宝要接触多元的食物来增加营养,但也因为会开始给宝宝很多不同种类的食物,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对每种食物的耐受性也不同,在不清楚宝宝可能对哪些食物发生食物不耐的状况下,添加副食品是有方法的,原则上在刚开始接触副食品时,可以让宝宝吃米精,至于市面上多样的麦精有可能引发麸质不耐,可以不选用,或是选用无麸质的麦精。建议一岁以前的主食以米、蔬菜、肉、鱼、水煮蛋的蛋黄为主,可以一天给一个种类的食物来测试,而不要多种食物混合,这样一次给一种食物,才能确认宝宝对这种食物是否会出现不耐症状。
当宝宝吃到某种食物引发皮肤出现疹子时,要看疹子的严重性,如果只是发出一点点疹子,可以将这类食物停吃几天,之后再少量给,并同时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如果食物量少后宝宝就没有症状,就表示这样食物还是可以吃,只是不能一次吃过多的量;当然,如果孩子吃到某种食物就症状严重,就要避免再吃到这样食物。
在添加副食品时,慢慢会加入各式各样的粥类。有些宝宝对于带壳海鲜像是螃蟹、虾子、蚌类会产生不适反应,也有些则是对鱼肉发生不良反应,不过这些都是要宝宝吃过之后看反应才会知道;并不是每一种带壳海鲜或是鱼类都会引发食物不耐,有时可能是食材不新鲜所引起,跟食材本身没有关系,所以如果要煮海鲜粥给宝宝吃,也最好一次只放一种海鲜,这样比较能确认到底对哪种食物产生食物不耐症。
慢性荨麻疹即便抽血检查也查不出原因。
非过敏!认识食物不耐症 食物不耐症的检验、治疗与预防食物不耐症发生的原因很复杂,而且很多症状都属轻微且经常性的出现,常让人弄不清到底是因为食物、气候、环境或是其他因素所造成。况且,食物不耐症可能是日积月累、累积到一定的份量才出现症状。由于食物不耐症出现的症状大多不严重,也没有致命的危险,所以医院并未针对食物不耐症开设检验项目。
不过,陈芳怡医师表示,由于国内过敏人数居高不下,医院有针对过敏患者提供过敏物质的血液检查,检查的项目中也有包含多种食物,如果想要知道宝宝有可能对什么样的食物过敏,是可以做这项检查;这项检查若是宝宝过敏指数偏高的有健保给付,但若过敏指数不够高就得自费(约1000~2000元)检查。
除了医院的检查之外,也有生技公司专门提供食物方面的检查,抽血5c.c.,就可以检验蛋白、蛋黄、牛奶、螃蟹、虾子、花生、大豆、小麦、鲑鱼、鳕鱼、起司、奇异果、羊奶、番茄、胡萝卜、马铃薯这些种类的食物是否会引起身体不适。如果检测出对某些食物有不适反应,可以先少量食用这些食物看看身体的反应状况,状况轻微者,食物就可少量食用,训练身体对这种食物的耐受性,但若状况严重则应避免吃到这些食物。
抽血检查可以大概了解身体对那些食物不耐,但也有像是慢性荨麻疹即便抽血检查也查不出原因。陈芳怡医师指出,在医院看过不少不明原因荨麻疹的婴幼儿,这些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四肢躯干或是全身皮肤会突然冒出许多一块块粉红色剧痒且类似蚊虫咬伤的疹子。诱发荨麻疹的物质很多,食物、天气变化、病毒、药物等都有可能,有的宝宝做了血液检查后并未发现有哪样食物过敏但仍每隔几天就会出现荨麻疹的症状,这就是不明原因的慢性荨麻疹。这种状况需要给医师诊治,医师会开一种稳定免疫系统的药物来改善患者体质,大概吃2、3个月患者状况较稳定后可停吃一阵子再观察。
要减少食物引起的食物不耐症,陈芳怡医师建议,要吃新鲜、安全的食物而且食物要多样性,不要只经常吃某几种食物,如果吃到某种食物引起轻微的肠胃不适或起点小疹子,可以少量再试吃几次来测试;但若吃到某种食物引起严重眼睛、脸部肿胀或呼吸困难,就要完全避免再吃到这类食物。
陈芳怡学历:高雄医学大学医学系毕业 经历:前台北国泰医院小儿科总医师、前台北国泰医院小儿神经科研究员、台中荣总小儿神经科研究员、中华*小儿科专科医师、中华*小儿神经科医师 现职:台中台安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