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0 03:1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23:08
清朝乾隆。
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清朝第六位(入关后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让位于嘉庆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扩展资料:
和珅(满语:ᡥᡝᡧᡝᠨ,穆麟德:Hešen,太清:Hexen;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原名善保,一作善宝,满洲正红旗人,清朝乾隆年间*家、商人、诗人。官至正一品文华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兼领军机大臣,乾隆晚期至嘉庆初年权倾天下。
和珅的影响
一、贪污制度
和珅当年发明并实行议罪银制度,令贪污*被揭发后仍然不需要判处死刑,只需要罚款,造成乾隆一朝百官齐贪的现象。
以致清代流行一句:“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中国*虽在清朝之前已经多有贪腐,但在和珅主政年间达到高峰,连乾隆帝也承认:“各省督抚中廉洁自爱者,不过十之二三。”
明清两代本就存在*正职俸禄过低的弊病,就连知府县令级别的中上阶*年俸只有几十两,结果就算不特别挥霍的*也往往需藉贪污来应付动辄花费百两的婚丧嫁娶与交际费用[48],和珅推动的制度既降低了贪污的风险,又变相给予*加码贪污的合理借口,导致清朝官场的贪腐情形迅速恶化。
雍正年间,曾经提出名为养廉银的制度解决以上问题,但和珅反利用养廉银,称必须增加养廉银以追上当年因白莲教起义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所以和珅年俸只有170两,养廉银却高达十多万两。
和珅倒台后,和珅发明的议罪银制度被嘉庆废止,嘉庆帝下令不许再增加养廉银,同时废除和珅全部有利于贪污的制度,但是效用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而且在和珅的贪污制度并未全部废除的前提下,还又开铡大量贪污但同时有为的*。
二、中衰之因
正是因为和珅令贪污制度合法化,*一同贪污,加速清王朝衰亡。根据高震东所撰之中华历史歌诀中提到:“和珅乱政肇中衰,嘉道咸同国事衰。”和珅随意干预朝政,修改税率。社会经济追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人们纷纷饿死。
白莲教起义更令社会诸多矛盾一次性爆发,导致和珅死后清朝立即进入了嘉道中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和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23:08
和珅伺候乾隆和嘉庆两朝皇帝, 嘉庆四年赐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23:09
乾隆皇帝。。。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23:09
和珅生于乾隆年间,死于嘉庆皇帝年代。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23:10
乾隆皇帝-弘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