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6: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5:24
善说的人长于辞令,他们不仅言辞丰富优美,而且道理讲得很透彻,逻辑性很强,能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战国时的纵横家们多善说,比如张仪。
当时,张仪和陈轸都投靠到秦惠王门下,受到重用。不久张仪便产生了嫉妒心,因为陈轸很有才干,比他强。
张仪对秦惠王说:“大王经常让陈轸往来于秦国和楚国之间,听说陈轸还常常把秦国的机密泄漏给楚国。作为大王您的臣子,怎么能这样做呢?最近又听说他打算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秦王马上传令召见陈轸。一见面,秦王就对陈轸说:“听说你想离开我这儿,准备上哪儿去呢?告诉我吧,我好为你准备车马呀!”
陈轸一听,莫名其妙,很快便明白了。这里面话中有话,于是镇定地回答:“我准备到楚国去。”
果然如此。秦王对张仪的话更加相信了,于是慢条斯理地说:“那张仪的话是真的。”
原来是张仪在捣鬼!陈轸心里完全清楚了。他没有马上回答秦王的话,而是定了定神,然后不慌不忙地解释说:“这事不单是张仪知道,连过路的人都知道。从前,殷高宗时孝己非常孝敬自己的后母,因而天下人都希望孝己做自己的儿子;吴国的大夫伍子胥对吴王忠心耿耿,以致天下的君王都希望伍子胥做自己的臣子。所以,俗话说,出卖奴仆和小妾,如果左右邻居争着要,这就说明他们是好仆好妾,因为邻里人了解他们才买;一个女子出嫁,如果同乡的小伙子争着要娶她,这就说明她是个好女子,因为同乡的人了解她。我如果不忠于大王您,楚王又怎么会要我做他的臣子呢?我一片忠心,却被怀疑,我不去楚国又到哪里去呢?”
秦王听了,觉得有理,点头称是,但又想起张仪讲的泄密的事,便又问题:“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将我秦国的机密泄漏给楚国呢?”
陈轸坦然一笑,对秦王说:“大王,我这样做,正是为了顺从张仪的计谋,用来证明我不是楚国的同党呀!”
秦王一听,却糊涂了,望着陈轸*。
陈轸还是不紧不慢地说:“据说楚国有个人有两个妾。某人勾引那个年纪大一些的妾,却被那个妾大骂了一顿;他又去勾引那个年轻一点的妾,年轻的妾对他很好。后来,楚国人死了。有人就问那个勾引他人妾的人:“如果你要娶她们做妻子的话,是娶那个年纪大的呢,还是娶那个年纪小的?”他回答说:“那个年纪大些的。”这个人又问他:“年纪大的骂你,年轻的喜欢你,你为什么要娶那个年纪大的呢?”他说:“处在她那时的地位,我当然希望她答应我。她骂我,说明她对丈夫很忠诚。现在要做我的妻子了,我当然也希望她对我忠贞不贰,而对那些勾引她的人破口大骂。”大王您想想看,我身为楚国的臣子,如果我常把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国,楚国会信任我、重用我吗?楚国会收留我吗?我是不是楚国的同党,大王您该明白了吧!”
通过举例子,讲道理,陈轸终把秦惠王对他的怀疑消除殆尽,也将事实解释得清清楚楚。聪明的陈轸在一开始并没有把矛头指向挑拨离间的张仪,而是就事论事,有什么问题先回答什么问题。在澄清事情*的过程中,又或明或暗地提到张仪,让秦王心中豁然开朗。陈轸的这张嘴不仅为自己解了围,还让人顿生敬意,的确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