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1:5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7:57
在回答有关 ”产品的未来趋势“ 问题之前应该了解综合管理平台是什么?产品主要解决什么需求?顺着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题主也许就能追溯到产品开发的初衷以及迭代趋势
综合管理平台是综合了景区资源管理、景区设备管理的系统平台,如果应用在工业,一般包含了诸如流程管理、设备管理、人员信息管理等等,如果是在旅*业,那么正如前言提到的主要为了解决景区资源以及设备的集中管理,达到提升园区管理效能的目标。(工业的综合管制比较复杂,但在实现目标上和旅*业的基本一致,在这里我仅以后者展开。)
如今旅*业建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项目重复建设
重复建设主要体现在线路重复建设、前后期工期无法衔接、硬件重复采购。原因在于前期没有规划好、资料没有保管好、人员变动不知道原来情况。项目重复建设带来很多隐秘的未知风险,这些风险往往只有情况发生时才知道,其中以“易被供应商绑架或重新建设“问题最甚。
问题二:各系*立,导致信息孤岛以及数据交互问题
原来一个系统一个用户名和密码,管理起来非常不方便,特别是现在产品应用越来越多,移动端、PC端等等,而且人的思维又具有一种惰性,一套系统一个用户名和密码会加重人的记忆负担,久了就容易忘记;一套系统一个用户名和密码还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后期的报表各自独立无法合并,导致各项数据彼此孤立,后期无法做旅游大数据分析,而随着旅*业发展,大数据分析是未来景区必须进行建设的。
问题三:缺乏对景区的智慧化建设进行规划
智慧景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按规划建设,就会出现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的情况。因此智慧景区建设最重要的是做好规划和建一个综合管理平台。而其中,“管网设计”、“智能化系统设计”、“预算编制”是智慧景区规划的三大主要成果输出。但目前该项做的好的景区为数仍旧不多。该问题和上述两个问题又相关关联,容易恶性循环。
问题四:设备等建设投入无法获知资源利用情况
旅游景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多厂家合作,往往会有重复建设或者资源浪费的问题,且项目对接人员有时候不固定;而景区中很多时候会出现人员变动,在交接过程中容易出现资源缺失或者遗漏,花了大代价购置了品质优良的设备,但实际使用中哪些设备正常运作哪些设备故障需要维护往往无法及时获知.....这些人员变动或者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都会导致景区人力资源的浪费。
当然这里无法详细列举所有问题细则,但以上列举是目前景区面临到的最头疼的四个问题。
有需求才有市场,每个新产品的诞生必然有一个核心需求和多个子需求。
针对以上三大智慧景区建设问题,综合管理平台是如何解决的?即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如何解决“项目重复建设”、“各系*立,导致信息孤岛以及数据交互问题”、“缺乏对景区的智慧化建设进行规划”和“设备等建设投入无法获知资源利用情况”等问题?
一张图管理:综合管理平台把系统建设的设备都标注在地图上,方便景区决策人员判断合理性。如:一期监控安装的点位,二期监控安装的点位。因为地图与安装的点位匹配,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物理位置校验是否需要安装。
资源管理:景区中很多时候会出现人员变动,在交接过程中容易出现资源缺失或者遗漏。景区管理人员通过将重要资料备份到“资源管理”功能中,即使出现频繁的人员任职变动,也不会影响资料的完整性。
线路管理:可以把各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和线路在地图上标注说明,方便维护人员知道线路资源和维护情况。避免线路重复建设。
采用了“一张图”概念,资源一张图管理、设备一张图控制。通过图层加载的方式把景区基础信息(如厕所、医疗点)、智慧景区各子系统(如监控、广播)展现在景区地图上。
后台统一登录、设备统一管理。通过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可以操作对接的全部系统,原来一个系统一个用户名和密码,管理不方便。通过设备管理模板可以看到各系统的硬件使用情况,可做资源分析。
数据交互、系统联动:防止信息孤岛,应用自动触发。如客流预警,可自动触发监控、广播、巡检。
各系统数据统计、分析、预测。实现系统数据可视化,展示多样化(如仪表盘、曲线图、柱状图等)。
通过综合管理平台的数据记录,做到管理可追溯。(如安全预警几次、事故解决效率、设备频率等)
虽然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已基本囊括了景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必须满足的管理与服务需求,但时代在发展,人类的需求也在不断演进和增加。从当前的整体建设来看,私以为在未来,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这一景区综合管理利器将会有以下趋势:
趋势之一:更为精准的旅游大数据分析与展示;
旅游大数据分析是未来景区建设的必要条件,从用户来源地分析、交通工具分析等基础维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慢慢的,精确的用户模型构建以及用户画像描绘将能更好地让景区营销推广走向集约化和精细化。数据驱动型的营销推广才能真正将用户需求挖掘出来,并以实际的项目建设或者解决方案来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游玩体验;
趋势之二:对接社会化媒体渠道,渠道推广、渠道维护和舆情监测并行;
要做到精细化的渠道推广,一个渠道一个运营固然是最好的,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运营方面的成本较高且培养成本也很高,但更重要的是技术发展就是为了更高地解放劳动力,或者更好地服务人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提升。因此对接社会化渠道,渠道推广、渠道维护以及舆情监测并行也很可能是一大趋势,并且该项目前已经有服务商致力去开发,值得期待。
以上仅为个人的粗浅认识,题主可以综合多个答案,然后自己判断,这样也许可以得到更为细致准确的答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7:57
随着安防监控在各行业的规模应用,其所面向的客户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系统架构的不同层面,也不同程度融入了各项新技术。
在网络化的系统中,上千路视频甚至上万路视频项目都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时,系统中部署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就成为必然。大规模的视频信息,在前端采集设备实现视频信息数字之后,通过网络输送到监控中心,根据不同的客户指令或者系统设计策略,需要通过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实现设备管理、路由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存储策略管理、视频转发管理等功能;同时,也要注意目前出现的大安防系统中,视频信息的处理,只属于整个系统中的一类信息资源,另外还需要包括智能门禁、监控报警、周界防范、智能分析、地理信息、调度指挥等子系统的集成融合。在这类面向大安防的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中,系统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就更复杂,管理平台的中枢作用更凸显。
安防管理平台,随着各方面市场需求的驱动以及新技术的发展,逐步呈现出融合、规模、智能、标准等几个方面的特性。
1.多元化
相对传统意义上视频监控解决从看不见到看得见,安防建设重点开始关注整合联动以及业务管理,具体在整合联动方面,就需要对报警、门禁、周界、巡更、对讲、广播、调度等子系统进行深度接入和整合,并希望客户端上,以GIS地理信息为基础平台,通过这些子系统整合交互,实现预警联动等增值功能。另外,在一些*主管部门,如环保、应急、水利等部门,希望能够在建设视频监控、数据检测、调度指挥、执法管理等子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管理平台,为日常业务提供可靠快捷的技术手段。
2.规模化
以单系统的视频监控前端点数来衡量,2010年以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千路规模的系统不是很多。现在来看,万路甚至十万路级别的系统已经比较常见,有些发达城市甚至实现了全高清的万路监控系统。另外,从系统分级来看,各行业的省、市、县*架构的安防系统,也已经不断出现。比如电子巡考系统就实现了在教育部级的监控中心,可以随时调阅任一联网考场的实时视频和录像。
3.智能化
市场需求一直在迫切等待智能技术的成熟,主要原因在于,监控中心的规模,人员配置、硬件资源配置,远远不能支撑大规模监控系统同时观看的工作模式。具体的监控工作模式已经从事后查看,逐步需要演变成事中处理,甚至事前预防。 另外,目前的一些智能视频技术,比如周界防范、物品丢失、人脸识别等,已经可以支撑成熟商用的需要。另外,管理平台也可以通过相关子系统的融合联动,组织多个智能的摄像机进行联网的深度智能分析。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去除大量的垃圾信息,使得监控的应用变得更轻松。
4.标准化
在模拟监控时代,互联互通标准化不会被涉及,当大规模的网络化视频监控时代到来时,管理平台的接口标准化就成为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事情。从对接层次上来讲,分为前端设备和管理平台之间的接口,不同层次管理平台之间的接口。从技术角度来讲,分为信令和媒体流的标准化。更多参考可查看讯维 ~网页链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7:58
做综合管理平台,蓝点通用管理系统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可由用户自定义表单和流程,来快速实现各种数据管理和流程管理,整合各种管理需求,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