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师德为先的主要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2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23:43
何为师德?师是指教师,德是指道德,加起来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品质。 一、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师德和医德一样。一个医生,他没有医德,不管他的医术有多高,都不下好药医好患者。教师也是如此。要做好教育教学,必须有师德。 二、良好的师德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
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岗位,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有很强的事业心,这样才能培养自出热爱学习的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到岗,不早退,不迟到,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记得我刚踏上实习工作岗位的时候,由于知识与实际未能有效的结合,工作中遇到一些受挫,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曾经考虑过重新选择自己人生的职业,可是,当我再次走进课堂,面对孩子们的双眼时,我决心要努力工作,一定要做名优秀的教师。于是,我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又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实际操作的方法。自己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提高,坚定了教育思想,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三、良好的师德是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
在我们的校园内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组镜头,有的教师因为学生尊敬他(她),见面就主动向他(她)们打招呼问好,并喜欢上他们的课,学他们所教的学科,他们常常一呼百应,学生对他们“惟命是从”。而对有的教师,学生总是躲着他,尽管他也“发号施令”却没有几个人响应。这些都是人格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23:43
1.引导教师确立职业理想
教师工作平凡中蕴含着伟大,辛苦中潜存欢乐。要把教师职业作为神圣的事业去追求,既要在确定职业时处理好个人志趣同社会需求两者之间的结合与统一关系,又要处理好职业定位与个人才能的关系,建立起只要勇于实践,勤于积累,通过辛勤劳动定会成为合格教师的信心。还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精神,在实践中追求成就。
2.引导教师强化职业责任
作为教师,首先应对职业责任在思想上承认和自觉认同,把它转化为认真履行的道德义务,落实到教师的全部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坚持把热爱学生和对学生负责看作教师的责任,坚持教育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和对社会负责、对事业负责的一致性原则。
3.引导教师严守职业纪律
职业纪律是职业劳动者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和要求,是维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必须模范地遵守职业纪律。学校工会要帮助教师强化*纪律观念,严格维护社会主义讲坛的纯洁性。要强化教师角色意识,准确把握为人师者的言行态度,管得住自己。认识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表率。要提高教师廉洁从教的自觉性,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对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抵制以教谋私、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
4.引导教师优化职业作风
教师的职业作风,反映了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无形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明显的示范性特征。教师职业的特点要求,要建立热心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学术风气,敢想敢说敢于,敢于向权威挑战,“格物穷理”,敢领学术之先,在教育科学和现代科学中有大作为。要着力在教师中发扬团结奋斗、互相协作的风格,依靠群体优势开拓教育的新局面,实现教育行为由“个体小生产”向“社会化大合作”的转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23:44
(一)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1.行为规范:指在行为方面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准则。
2.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点点滴滴见规范。
3.不能随心所欲放纵自己。举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二)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1.良好习惯是终身受用的资本。
2.不好的习惯是人一生的羁绊。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养成优良的职业道德的方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而培养人的优良习惯的载体是日常生活。因此,要紧紧抓住这个载体,有认识培养自己的优良习惯,久而久之,习惯就会成为一种自然,即自觉的行为。
“培养”意为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职业道德行为应做到:
1.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指在行为方面的约定促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准则,它告诉人们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凡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例如学生证、干部证、文明监督岗的佩戴,遵守校纪、班纪、宿舍纪律等,在点点滴滴方面按照职高生的各种规范来要求自己。
2.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优良习惯
优良的习惯是每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资本,不好的习惯则是人的一生羁绊。每一位同学要从自我做起,从行为规范要求入手,从行为习惯训练抓起,坚持不懈,就能养成优良的习惯。
(二)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指导人们发展、成才的基础,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主要场所。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根本途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23:45
何为师德?师是指教师,德是指道德,加起来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品质。 一、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师德和医德一样。一个医生,他没有医德,不管他的医术有多高,都不下好药医好患者。教师也是如此。要做好教育教学,必须有师德。 二、良好的师德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
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岗位,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有很强的事业心,这样才能培养自出热爱学习的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到岗,不早退,不迟到,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记得我刚踏上实习工作岗位的时候,由于知识与实际未能有效的结合,工作中遇到一些受挫,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曾经考虑过重新选择自己人生的职业,可是,当我再次走进课堂,面对孩子们的双眼时,我决心要努力工作,一定要做名优秀的教师。于是,我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又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实际操作的方法。自己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提高,坚定了教育思想,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三、良好的师德是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
在我们的校园内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组镜头,有的教师因为学生尊敬他(她),见面就主动向他(她)们打招呼问好,并喜欢上他们的课,学他们所教的学科,他们常常一呼百应,学生对他们“惟命是从”。而对有的教师,学生总是躲着他,尽管他也“发号施令”却没有几个人响应。这些都是人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