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4 00:45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24 05:06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民间俗称“过年”,起源于古老的农业祭祀,“年”的原始意义是指作物成熟,其正式形成在汉代,这和历法的完备有密切关系。
汉武帝命司马迁、落下闳、邓平等作《太初历》,定夏历正月为岁首,每年的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规定公历元月一日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
春节虽以正月初一为节,但年事的准备一般从“腊八”就已开始,中间有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民间称为“小年”,紧接着是除夕,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算过完年。
节前家家户户要扫尘,节临要贴门神、年画、春联、挂签,除夕要请神、祭祖、吃年夜饭、守岁,初一至初五要拜年、串亲戚、送贺年帖等。
在古代,春节期间会举行大规模的驱傩活动,驱除疫疾厉鬼,祈祷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还会举办各种花会、赛会和庙会,以及舞狮、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等娱乐竞技活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4 02:14
春节和年最初的含意都是来自农业。
由于稻谷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了岁名。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近代*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使用夏历。
春节是一个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节日,春节一过,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春天即将来临。而春天的来临,也就是新的一轮农业生产的开始。
春节的特点
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从古代初的祈年祭演变而来的,在其传承和发展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新年庆祝活动以祭祀祝祈年,为重点,以拆旧换新、拜神拜祖、驱邪避灾、祈福丰年等形式进行。
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具有浓郁的年味,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髓。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举行各种新年活动。由于地域文化不同,习俗内容或细节也有差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