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啼是在几月?深秋会不会有子规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22:4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05:40
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深秋也有,但是没有6、7月明显。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相关典故:
子规啼血:
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称王于蜀,望帝以鳖灵功高,禅位于其。在这之后,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他想,国家交给更有能力的人打理,将是万民之福。哪想到,那宰相坐上帝位之后,竟然慢慢变了样,不仅把国家治得乱七八糟,还占去了他的妻子和女儿。
一个个传言飘到望帝的耳边,望帝变得心急如焚,于是想赶回都城劝那宰相回心转意。可是,人家城门紧锁,根本连都城都不给他进。望帝求也没用,喊也没用,只好郁郁寡欢地回到西山,并日夜掩泪痛哭。哭得久了,可能是悲伤过度吧,他黯黯然断了气。
不久,他化作了一只鸟,目光呆滞地站在屋顶上,望着远处曾经熟悉的都城哀声啼鸣,而且常常啼出一片片红红的鲜血来。
扩展资料:
子规相关的诗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 【朝代】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规
百度百科-子规啼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05:40
子规是一种鸟,俗称杜鹃。也就是布谷鸟。相传这种鸟是上古时代蜀地的一个帝王变的。这个帝王人称望帝,名叫杜宇。他做皇帝之后励精图治,非常有德能。后来蜀地发大水,他的丞相巫山治水有功,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巫山,于是退位将皇位让给了巫山,独自离去。死后他化作了一只小鸟,由于思念故土,这只小鸟整天叫着“不如归去”,以至于嘴上都啼出血来。人们便称它为“子规”。地上有一种跟他同名的花叫做杜鹃花,据说就是他啼出的鲜血滴在地上变成的。李商隐有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
春末夏初,当你在风景区内游览时,常常可以听到“布谷!布谷!”的叫声,或者叫“早种包谷!早种包谷!”或者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种声音清脆、悠扬,非常悦耳动听;当听成“不如归去”时,又感到令人愁怅、忧伤。山民们都叫它“布谷鸟”,实际就是杜鹃。
所以深秋应该不会有子规啼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05:41
我突然想到“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子规即杜鹃,又叫布谷。看来此鸟夜间是啼叫的。
那么,几月啼呢?我又想到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看来是在暮春初夏时节。
事实上, 在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啼血深怨”的传说和诗篇。
一日之内,雨昏风冷,它藏在绿树丛中苦苦嘶唤;月落影斜,它迎着欲曙的天空凄然长鸣。它就是这样不停地悲啼,不停地倾诉自己内心的伤痛,从晴日至阴雨,从夜晚到天明。
一年之内嘛?子规鸟初名秭归鸟。相传为屈原妹妹屈么姑的精灵所化,每年农历五月,此鸟叫声“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们做粽子、修龙舟,准备迎接端午佳节,祭祀屈原。那么,起叫声至少可延至农历五月咯!那么,再早呢?我有诗的史料可再次证其在暮春,经过初夏:
1《送春》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2《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那么,搜不到深秋或冬天写杜鹃的痕迹,是否飞走了,未必。也许藏起来了。据李时珍说:“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装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惟食虫蠹,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则藏蛰。”
继上文后,今天中午,日食期间,门口杨树林上,我清晰地听到几声布谷啼叫,继而看到一只硕大的布谷。 志于闰五月(阳历7月末)。
奇怪,布谷鸟叫声有三种:“布谷布谷”大概最常闻,也是其得名由来吧;又有四个音节的声,如上文“我哥回呦!我哥回呦”;还有八个音节的,前年之前的许多年里,本地常有布谷叫如“江苏好过,山东忍饿”,这是父母辈的乡亲们对其叫声的诠释,也是加上了个人感情和社会背景。必是有一段时间,邻壤的山东百姓生活比本地还苦。可是,今天谁还说“山东忍饿”?我个人对山东很有好感。
子规啼是在几月?深秋会不会有子规啼?
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深秋也有,但是没有6、7月明显。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相关典故:子规啼血: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
杨花落尽子规啼說的是几月份
所以说的时间应该在六七月。
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什么季节 杨花落尽子规啼是哪个季节
1、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描绘的是暮春季节,即农历的二、三月份。因为“杨花”是柳絮,在阳春二三月纷飞,所以是暮春季节。2、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3、全诗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什么季节
“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描绘的是暮春季节,即农历的二、三月份。因为“杨花”是柳絮,在阳春二三月纷飞,所以是暮春季节。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赏析 首句写出了...
子规什么时候叫?有什么讲究?
子规一般是在夏季,半夜有月亮的时候啼叫。子规啼有“子规啼血”的典故。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杨花落尽子规啼是哪个季节
1. 杨花落尽,子规啼,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具体是农历的二月至三月间。2. 《闻王昌龄左迁答键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创作于唐朝。3.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祖籍为甘肃秦安,出生地有记载为四川绵州和西域碎叶。4....
杨花落尽子规啼是哪个季节
关于杨花落尽子规啼是哪个季节如下:杨花落尽,子规啼,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也就是农历的二月和三月。由于“杨花”是柳絮,在春季二、三月份就会飘落,因此是春暖花开的时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诗。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
子规啼是什么季节
子规啼是夏季。子规是杜鹃。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所以一般是夏季。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原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原文_翻译及赏析
“萧萧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萧萧、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
“君不见落花三月子规啼”的出处是哪里
“君不见落花三月子规啼”出自宋代释深的《偈颂六首》。“君不见落花三月子规啼”全诗《偈颂六首》宋代 释深维摩默然,普贤广说。历代圣贤,互呈丑拙。君不见落花三月子规啼,一声声是一滴血。《偈颂六首》释深 翻译、赏析和诗意诗词的中文译文:《六首偈颂》,朝代:宋代,作者:释深。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