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17:33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7 17:51
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草案形成过程中有较大争议的“常回家看看”精神慰藉条款,写进了草案。要求子女经常回家看望老人的条款该不该入法?曾进行过较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该条款不具备可操作性,影响法律的权威性。草案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4300多万,达到2.21亿。全国人大内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未富先老”国情,草案明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同时采纳25个省区市的做法,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节。创设老年人监护制度全国人大内司委相关负责人说,草案借鉴了国外成功经验,创设了“老人年监护制度”,规定“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和监护监督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没有监护人的,参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为其确定监护人”。由此,当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时,监护人须承担监护责任,以免老年人因病等原因,无依无靠。针对现实中老年人住房等财产易受侵害、老年再婚配偶法定继承权难以保障等问题,草案新增规定: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抢夺、转移、隐匿或者损毁应当由老年人继承或者接受赠予的财产。单位督促职工尽孝道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受困于“用地难”,多省市均面临这一问题。草案强化政府责任,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老年人口比例及分布情况,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统筹安排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及所需物资。此外,子女单位须担负督促职工尽孝道的义务。草案要求,子女不孝,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老年人可求助于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赡养人所在单位等三类部门,要求该三类部门督促赡养人尽义务。支持老年人居家养老修订草案新增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草案还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帮助。道德义务该不该入法?“常回家看看”这样的道德义务条款,该不该入法?会不会因为难以操作、难以据此提起诉讼,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对此,参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起草的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肖金明认为,草案首次将传统道德观念和传统文化也就是孝文化入法,“更具指引教育作用”。他认为,法律和道德并没有严格的分割线,“法律支持传统道德观念,而传统道德观念也对立法提出要求,这是法律和传统道德之间的关系”。他表示,首先应该界定清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保障法,还是责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具有鲜明的社会法属性,所以会从鼓励、倡导的角度,设定条文。不仅仅是‘常回家看看’条款,其他一些政策性责任条款,同样不具备可操作性”,但这些责任性条款、义务性条款,起到的是明确政府、社会、个人责任的效果。虽然没有可操作性,但不等于没有可诉性,依据这些条款,可以评判是非、确定权责,“比如司法实践很棘手的家庭纠纷,起作用的正是这类道德义务条款、责任条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4:59
反方观点:常回家看看不应该入法,如果真到了诉诸法律的地步,挺可悲!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6:17
这个辩题我认为应该就法律本身的性质来进行分析,什么是法律?现代汉语词典中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而重要的部分在于法律具有强制性,是一种强制约束和规定义务的社会规范,而与之存在争议的另一个概念就是”道德“,你方需要在立论中引入这个概念,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而道德往往具有一种社会引导性,引导和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从这一点来看,道德与法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共通,但是从约束和规范的角度上存在对立;而回家看看的意义在于与亲人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属于道德范畴,即应该用正确的道德观去引导人们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应该强制以法律作为准绳去规范。法律是表象性的社会规则,而道德则是从根本去约束。就以杀人为例,所有的杀人犯是因为不懂法律而去杀人么?不是的!从本质上说是因为道德的沦丧。所以法律可以强制约束人的表象行为,却不能约束”常回家看看“这种需要心与心的交流和互动的社会行为,因此我们认为常回家看看不应该入法!希望能对你方的破题立论有所帮助!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7:51
认为不应该入法,当道德或孝心等需要用法律来约束时,社会应该反思。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9:43
家,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回家,多少人都在期待。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回家的次数没有必然的关系。家,是属于道德范畴,家庭才属于法律范畴。如果,入了法,回家更多的是法律义乌,还有多少温情在?在框架的束缚下,物极必反,会不会导致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