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七为什么被赐予名叫武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18:1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15:10
清廷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取“垂训于世”(在世间垂示教训的意思)之意。
武训少年时,因没有文化,吃尽苦头,后决心行乞兴学,从咸丰九年(1859年)到光绪十四年(1888),武七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行乞,攒了4000余吊,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
光绪十六年(1890),武七与寺院合作,在馆陶县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七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在临清县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
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七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并赐名武七为武训。
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的匾额,武训的绝世奇行轰动朝野,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
行乞经过:
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他手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将讨得的较好衣食卖掉换钱,而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边吃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
在行乞的同时,他还拣收破烂、绩麻缠线,边绩麻边唱道:“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
他还经常给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歌谣唱给主人听。当给人家推磨拉碾时,就学着牲口的叫声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
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邮差,以获谢礼;表演竖鼎、打车轮、学蝎子爬、给人做马骑等,甚至吃蛇蝎、吞砖瓦,以取赏钱;将自己的发辫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以兑换金钱和招徕施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15:10
武 训先生(1838~1896) 清代平民教育家,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慈善家。今山东省冠县柳林镇武庄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倒3日。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
咸丰九年(1859),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他手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将讨得的较好衣食卖掉换钱,而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边吃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在行乞的同时,他还拣收破烂、绩麻缠线,边绩麻边唱道:“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他还经常给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歌谣唱给主人听。当给人家推磨拉碾时,就学着牲口的叫声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邮差,以获谢礼;表演竖鼎、打车轮、学蝎子爬、给人做马骑等,甚至吃蛇蝎、吞砖瓦,以取赏钱;将自己的发辫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以兑换金钱和招徕施舍。
同治七年(1868),武训将分家所得的3亩地变卖,加上历年行乞积蓄,共210余吊,悉交人代存生息,而后置田收租。他唱道:“我积钱,我买田,修个义学为贫寒。”
光绪十二年(1886),武训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决定创建义学。光绪十四年(1888),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他亲自跪请有学问的进士、举人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当年招生50余名,分蒙班和经班,不收学费,经费从武训置办的学田中支出。每逢开学时,武训先拜教师,次拜学生。置宴招待教师,请当地绅士相陪,而自己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待宴罢吃些残渣剩羹即去。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教事的塾师,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塾师,跪求警觉;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在武训的感召下,义塾师生无不严守学规,努力上进。光绪十六年(1890),武训资助了证和尚230吊钱,又在今属临清市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训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于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取名“御史巷义塾”(今山东省示范化学校临清“武训实验小学”)。武训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有人劝他娶妻,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他毫不理顾,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训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其名声由此大振。
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三日,武训在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终年59岁。师生哭声震天,市民闻讯泪下,自动送殡者达万人,遵遗嘱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10年后,清廷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训的业绩受到世人的钦敬,许多名家题词,全国出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三十多处,并曾一度将原堂邑县改称武训县。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创办武训师范。
1951年,电影《武训传》错遭批判。“文化大*”中,其墓和故居被破坏。1986年,**作出为武训恢复名誉的决定。在鲁西北的冠县、临清,有不少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冠县的武训高中、冠县柳林镇的武训学校、临清的武训实验小学等。
作为清朝末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乞丐,冠县柳林人武训靠着乞讨敛钱,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修建起了三处义学,购置学田三百余亩,积累办学资金达万贯之多,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所以有人称颂他是“千古奇丐”(冯玉祥语)“教育救国第一人”。
参考资料:http://121.52.214.168/p/OS2007100128207.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15:10
武训传根本就是封建毒瘤,是要穷苦人有奴性,不能抱怨生活困苦,做乞丐也能发家致富只要大家好好的做奴才就有汤喝,极其恶毒啊
武七为什么被赐予名叫武训
武七被赐予名为武训是因为他在某个历史时期中做出了卓越贡献或因其优秀的个人品质和行为特征而获得了赞誉和纪念。以下为您 武七这个名字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被赐予武训的称号。首先,关于武训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并不明确,因此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命名原因。但可以推测,武七可能因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英勇的战斗...
武七为什么被赐予名叫武训
清廷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取“垂训于世”(在世间垂示教训的意思)之意。武训少年时,因没有文化,吃尽苦头,后决心行乞兴学,从咸丰九年(1859年)到光绪十四年(1888),武七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行乞,攒了4000余吊,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光绪十六年(...
武七为什么被赐予名叫武训
武训先生,行七,原无名,名“训”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字蒙正,自号义学症,谥号义学正。山东省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
关于武训的事迹或资料有啥?
因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武训这个名字实际上是个赐名,在他老年时,朝廷为嘉奖他的兴学义举而给他取名为“训”,以示朝廷对他创办义学来训导贫苦学生的支持和鼓励。武七自小家境贫苦,7岁丧父,随母亲乞讨为生。每次随母亲路过学堂的时候,幼小的武七都要驻足良久,他总是为里面的...
中国唯一载入史册的乞丐是谁,连帝王都封他为千古奇丐?
当时的光绪专门写一个牌匾上面就写着“训”,因此他就得到了武训这个名字。此外光绪还赐予了他意见黄马褂,可以说是对他非常的恩宠了。武训自小出身贫苦人家,在父亲去世之后,武训就开始沿街乞讨来维持生意。此外,因为不认识字,每次武训都会被雇主给欺负,明明工钱还没结清却被雇主骗说已经结清了。...
由武七到武训
武训的名字并不是赐予的,而是他原来就有的名字,只是很少有人提及罢了,相反,他的外号“豆沫”却很响亮。武七,是因为他在叔伯兄弟们中的排行为七,所以叫武七。
柳林镇名人
在中国山东省冠县柳林镇武庄村,有一位名叫武训的传奇人物,因其“行乞兴学”的事迹而闻名于世。原名武七,后来被清廷赐名为“训”。他的早年生活极其艰辛,父母早逝,以乞讨和打零工维持生计,饱受欺凌。这段经历使他深感无识字之苦,因此他决定以乞讨为手段,筹集资金来建立学校,让贫苦的孩子有...
武训的人物生平
原名武七(因在家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亦称武豆沫,清廷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取“垂训于世”之意,替他改名武训。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
他是千年神丐,建造三座学堂,他到底是谁?
千年神丐,建造三座学堂,他就是武训。原名武七,因为它排行老七,没有名字,训字是清朝廷嘉奖他的。出生在山东堂邑县,七岁父亲去世,上学上不成,就靠乞讨生活。十四岁去地主家打工,因为文盲就经常遭受欺负,被地主伪造假账,骗其三年工钱。他不服气,找人说理被打,吃尽了文盲的苦头,他就下定...
历史上最牛的两个乞丐,一个是朱元璋,另一位被后世奉为世代大贤,这个人...
武训,因为是武家的第七个孩子,所以也叫做武七,是个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他就想上学,想读书,可惜命不好,七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父亲死了读书的愿望就彻底破灭了,父亲去世,自己还小要怎么生活呢?就是出去乞讨,可是乞讨也只是一时的,不能乞讨一辈子吧。武训稍微大一点就不再乞讨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