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传位给孙小子而不直接传位于儿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22:3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5:28
答案一:
朱允文的父亲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当时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假如朱标没有子嗣,朱元璋很可能考虑让他的儿子继承皇位。
朱允文在位四年,因削藩时犯了战略上的错误后被燕王朱棣打败而下落不明。
答案二:
按照封建传统,长子一脉才是继承家业的正统。因此虽然皇太子已经死在朱元璋的前面,他仍然把继承人定为皇太孙而非其它儿子。朱棣只是篡位者而已。
答案三:
据史,记载,朱棣薨,朱元璋考虑到这位第4子较是贤能,而却英年早逝,便有传朱棣之子之意,再者他的众多子嗣都是在外已为藩王,按习惯一般帝王如若还有子嗣是不会立此为皇储的,朱允文出身宫廷长期伴朱元璋左右在感情上是要深与那些数月甚至熟年才来朝拜一次的藩王儿子的 在朱允文16岁即被立为皇太孙当时朱元璋是一心想培养这为孙儿的,却是世事难料孙儿太是懦弱为帝4年便被叔父取而代之 虽然朱元璋聪明一世,也曾担心孙儿的软懦在死前曾嘱:皇太孙懦弱,望各位卿家扶持.但靖难之变,或是他始料未及的。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5:28
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了不起的皇帝,他由一个放牛娃、寺庙里的小沙弥,经过十几年的戎马生涯,一举扫荡群雄、推翻元朝,开创了大明基业。他深知,创业难,守业亦难,因此十分重视对*人的培养。他登上皇位的同时,就册立了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并延请名儒宋濂等人为太子之师,希望能将朱标培养成为一代明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洪武25年(1392年)四月,年仅38岁的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史称“懿文太子”,这令朱元璋异常伤心。朱元璋制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受到了考验,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他的继承人。而若根据嫡长继承制度,应该将皇位传给太子的长子,也就是虞怀王朱雄英,但是雄英于洪武15年(1382年)5月薨,这样朱标次子朱允炆就成为首选。
然而朱元璋担心朱允炆儒雅仁柔,难以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此外,朱元璋也曾考虑过从几个儿子中选择。二子秦王朱樉此时最长,但他实在是不成器,荒唐成性。四子燕王朱棣文韬武略,有许多地方都与自己非常相似,是个不错的人选。一次,朱元璋对几个心腹大臣流露出立燕王的可能性时,翰林学士刘三吾认为不可,“立燕王,置秦、晋王于何地?且皇长孙四海归心,皇上无忧矣。 ”当时朱元璋已经分封了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别被封为了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边境重镇,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于争储而出现内讧,后果将非常严重。朱元璋于是下定决心,9月,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终年71岁。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5:29
因为礼法。
朱元璋是推翻蒙元帝国建立的明朝,所以重新伸张推崇以儒家礼法为代表的汉人文化,所以他在各种和礼制有关的问题上十分追求完美,而且也是相信这种制度是完美而稳定的。这种主张也影响了整个明朝的朝政风格是重名教的,明朝*对“合乎礼法”的追求远超历代。在严格的礼法制度下,嫡长子继承是唯一的合法继承,太子去世,自然是由太子的嫡长子继承。在朱元璋的观念里,除了朱标一系,其余诸子都是没资格继承皇位的,更不可能是血统还不太纯的皇四子朱棣。所有明史和明实录中为朱棣夺权的借口都是后来成祖上位之后做的洗白工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5:30
因为太子朱标英年早逝,由于朱元璋太喜欢太子了,所以他立皇太孙朱允炆为下任皇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5:30
朱元璋本来要传位给他的大儿子——朱标。可朱标由于受了惊吓,生了重病,后来也病死来。于是朱元璋传位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