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13: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4:30
在六(五)班上英语课时,我的余光突然发现,坐在窗户边的黄某正拿着一本课外书,津津有味地看着。我走下讲台。“把书给我好吗?”他突然惊了一下,条件反射地把书扔进自己的抽屉里,埋着头静静地坐在那里。我见他没有想拿书的意思,又轻声地重复着说:“请把书拿出来。”可我连说了几遍,他都无动于衷。“那老师就自己拿了?”我有些生气了,欲伸手去拿,他忙用手轻轻挡在抽屉边,不让我靠近。此时,我感到自己的话语似乎缺乏力量。“那我就请班主任刘老师来拿吧。”他依旧不动声色。顿时,我有些紧张了,没想到借助班主任的威力对他也产生不了效果。于是,我步步紧*,威胁着说:“好吧,我现在就打电话给你爸爸,请他来拿这本书。”他还是默不作声。我的思绪真的有些按耐不住了。是的,倘若我继续以给家长打电话讲通,他依旧不把书给我,我该如何收场?我的威信靠什么来支撑?更何况,我根本就不知道他爸爸的电话。不过,我还是本能的边想边慢慢从包里摸出手机,就在我快要按键的一瞬间,他迅速从抽屉里扔出一本书来。尽管他扔出的那本书不是我想要的,但我的眼前骤然间闪过一缕阳光,而这光则来自他父亲的威力。于是,我紧紧抓住这缕光,继续为赢得威严“较量”。“对不起,刚才你看的不是这本书。”我冷静地说道,随后就开始假装拨打电话,我一个键一个键地按着号码,但脑子里却是一片忙乱,“他会把书拿给我吗?”这个疑问一直在纠缠着我。兴许是他看我动真格的了,终于败下阵来,流着泪很不情愿地拿出了刚才看的那本畅销书《奥兹国的巫师》。这时,我才在如释重负中松了口气。作为科任老师,其实,只有我心里最清楚,今天的“较量”我是险中获胜。因此,我认为对小学高段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要与他们当面交锋,给自己留有余地,把“较量”放在课后,在与学生单独的交流中来解决,这样学生会感到老师给他面子,这样不仅能化解矛盾,而且更能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与威信。cksdsg :因书而异想起笔者刚工作时,由于年轻气盛,遇到类似的情况,一般都是二话不说,走到学生跟前,也不管什么书就一把夺过来,不问青红皂白,哧哧地把书撕个粉碎,通过“杀鸡骇猴”,学生们都领教了我的“厉害”,上课看课外书的现象基本杜绝。可随着教龄和阅历的增加,自己已深深的懂得,我这种做法是多么的简单、粗暴、残酷!仅仅是因为看课外书,我的这种做法给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至今让我羞愧在心!后来,我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对付”学生看课外书的方法,而且在实践中行之有效,那就是要因书而异。1、对看其他学科书籍的,我发现后,会走到看书的学生身边,也不明令禁止,也不批评,只是一边讲解课文,一边用眼光扫视他,让他知道错误后收起书来即可。课后不再多加批评,而是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不是讲解的不够清楚,学生听不明白?是不是讲解的不够精彩,学生听来索然无味?经常这样的反思,以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法,吸引住学生,让其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来。2、对看带有不健康内容书籍的,我依然会毫不留情的把书没收,课堂上不丢学生的丑,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里,单独与他交谈。严厉的批评后,与学生一起探讨看此类课外书的危害,举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以示警戒,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保证不再看类似的课外书。3、对看与学习无关的其他书籍的,我会在没收后给学生讲明白上课看课外书的得与失,以及与学习相比孰轻孰重的道理,教会学生合理分配学习与看课外书的时间,让其走出一味痴迷课外书的误区,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要指出的是,不管学生看什么样的课外书,我都会在没收一段时间之后将书退回,让学生自己去处理课外书,要让他意识到,老师对自己看课外书这种错误行为的理解、信任和宽容。有时还会在还书之前附加一个条件——不再看课外书或者学习有进步方可退回。这样做,学生既认识到了错误,有时还能将错误变成学习的动力,用来效果很好。高明生:一次“偷听”后的改变那是一个周一的早上,我们班承担学校的升旗任务。我早早的来到了学校,还没到教室就听到我的“得意门生”——中队长和两个护旗手在谈论自己。“……你觉得我们新来的高老师怎么样?” “我觉得高老师哪里都好,就有一点不太好。”“哪一点?”“不问清楚,就没收同学们的东西。上次,……同学,在上课时随手翻了一下刚刚借来的《格林童话选》,被高老师发现了,什么也没说就给没收了,他只好打算向爸爸要钱买一本新的还给同学。”“那一次……也被他毫不客气的没收了……”“ 我们都懂事了,要是高老师能好好跟我们说说,谁还能那么做。”“可不是吗,我听……同学讲,他打算故意带几本旧连环画书在高老师上课时看……”“不过,这么做也不好,不管怎么说,高老师都是为我们好……”我悄悄的转过身,回到办公室把“上任”以来“没收”的课外书连同其它学科的练习本、小玩具等一一整理好。班会上,我坦白地向学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把课外书、练习本等一一发还给他们;同学们也都认识到了上课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玩玩具,尤其在课堂上做其它学科作业的弊端。我趁热打铁,同学生“约法三章”:今后学生上课要全神贯注,尽量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如果有的同学实在“坚持不住”,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或做其它学科作业等,要注意老师的暗示,然后自行改正。(我顺便说了几种简单的暗示“信号”)如果“不在乎”老师的暗示,那时老师就会“不客气”的。学生们听了,竟然欢呼起来。从此,课堂上很少发生有同学看课外书、做小动作和在课堂上做其它学科作业的事情。孙华丽:教室不是战场那是初一时候的一节数学课,趁老师暂时离开教室的机会,我偷偷地拿出桌洞里的小人书,迫不急待地看起来。沉迷于其中的我,当然发现不了正于窗外悄悄“侦察”我们行为的数学老师,直到老师走进教室,把手伸在我的面前,挡住了我的视线,我才猛然惊醒过来。那个年代的我,还绝对没有敢跟老师较量的胆量,而是像正在行窃被逮个正着的小偷,乖乖地把书放到了那张摊在自己面前的大手中。可能是因为那个年代书籍的极度匮乏吧,说来可怜,当时的我,虽然也为在办室里罚站了一上午而感到恼羞,然而更心痛那被扔进办公室熊熊炉膛里的小人书。这心痛又一点点变成了对老师的怨恨,于是,站在那里的我暗暗发誓,再也不“为数学老师学”了。后来,我真的开始和老师较量,上课时,他讲课我低头不听,课下挖空心思为性情粗暴的他起外号。这位老师教了我们整整两年,这场较量中,惨败的当然是我,数学成绩曾经在年级遥遥领先的我,到中考时,数学已绝对成了弱科,而我那曾经有过的数学兴趣更是无法寻回。这段经历是我求学生涯中一块永远的痛,但当我踏上讲台后,却因之多了一份警醒。我常常反思,假如那可以称做“较量”的话,我当然是失败者,难道那位老师就是赢者吗?不但不是,也许他输的更惨。在学生面前,老师该赢的到底是什么呢?“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对于一个老师来说,难道还有什么比获得学生的亲与敬更重要的吗?而对于学生来说,难道还有比学生的自我教育更难得的吗?当学生犯错时(何况有时是教师的行为导致他的错误,譬如在这件事上,我们也许该自问课堂是否缺乏吸引力),教师居高临下的指责批评往往会把学生从愧疚感中解脱出来,而使其失去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机会。因此,惩戒不是教育的目的,宽容却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蚌能够宽容沙子,所以成就了美丽的珍珠。为何不让学生的错误化为他成长的阶梯呢?当学生出现课上看课外书或其它违犯课堂纪律行为时,教师给以必要的暗示,或眼神提示,或从讲台上走到其身边稍作停留,甚至可以来个幽默的激将——“看来有的同学,发现了更有趣的问题,是不是让他与我们分享呀?”,既能让该同学心领神会地改正错误又不浪费课堂时间,就可以了。相反,一发现学生错误,就如发现敌情一般,立刻想到的是该如何施展自己的威力,拿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那么即便看上去你赢了,那你赢得的也绝不是教育所需要的胜利。昨天,已经上了大学的学生小A来学校看我。那是一个在小学里比较调皮的孩子,教他的时候没少让我操心。他回忆起上小学的时候说:“我以前从来不做家庭作业,是您教我五年级之后我才开始做作业了。因为以前的老师总是叫家长,越叫家长我就越不写,我这个人很犟的。您就不一样了,总拍着我的肩膀做我的思想工作,让我心服口服,没做的作业还得在学校补上,所以后来就开始做作业了。”这样的细节能在孩子的心灵驻足,真让我感动。如果发现孩子在课堂上看课外书,不妨走到他的身边拍拍他的肩膀。喜欢看书的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他一定知道您的意思,会把课外书收起来的。下课的时候再和他聊聊这本课外书的内容,如果老师看过就和他聊聊其中的情节,如果老师没看过,等学生看完了向他借过来看看,顺便告诉他上课的时候看课外书不妥。我想这样做,既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又达到了教育他的目的。老师教育自己的学生方式有四种:一种是用拳头,一种是用语言,一种是用眼神,一种是用心灵。您属于哪一种呢?王永飞:让自己的课更有吸引力今天上课时,涉及一个如何善待野生动物的问题,我就介绍了在最近发生的海啸。在这次海啸中,死了很多人,但至今人们没有发现一头大象的尸体,甚至连一只野兔的尸体也未发现,为什么?难道动物们有先知先觉?……我的学生们听得非常专注。这就是我上课时的一种特点,总是把学习内容与当前的生活、社会、科技等紧密地联系起来。我上课时,有一点必须保证,就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溜号,没有机会。这也是我在经历了类似“一本书的较量之后”,通过反思逐步摸索出来的经验。上课时,学生看一些与上课无关的书,无论采取什么办法制止,都只能是暂时不看了,学生的精力并没有真正集中到所学内容上来。我在从事教学工作一年多后,回忆课堂教学情景,哪些课学生最集中注意力?凡是我讲的内容是课本外的,与现实紧密相联的,这时学生听得最认真,从学生的坐姿、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学生此时心系一处。从此以后,我在教学中总是坚持这样一个原则,课堂上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尽可能将每一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科技发展、社会新闻有机结合起来。除了讲的内容要有吸引力以外,我还注重给学生在课堂上创造参与学习的机会,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心里认识到,参与到学习中去才有乐趣。由此可见,老师较量的对象,不是那些上课看课外书的学生,而是自己上课没有吸引力。也许我们处理上课看课外书的学生办法很多,但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不给学生看课外书或做其它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机会。我们没有必要去与这样的学生较量,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备课上,提高课堂的吸引力才是根本。本期对话小档案田伶俐: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高明生:山东省临朐县朐阳小学孙华丽:山东省潍坊科技职业学院(西院)侯长缨:河南省濮阳中原油田机关一小王永飞:辽宁省建平三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