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12: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3:21
“治理”即制定行业联盟和业务运作规则,确保规则的执行,处理异常事件,奖励和惩戒参与者等。
以理想化的标准,似乎应该实现链上治理,通过代码决策、制定和执行规则,出错时系统具有“自修复”的“超能力"。实际上,完备的链上治理过于复杂,实现起来很有挑战性,尤其在需要达成现实世界法律法规的执行力时,纯链上的治理往往力不从心。
再多想一步:如完全依赖代码,万一代码本身有BUG、或者要“改需求”呢?链下的决策者、开发者如何发现和介入?所以,“Code is Law”还是个理想化的目标,链下治理不可或缺。
在链上,包括区块链底层平台和智能合约在内,都会内置一系列的决策和控制点,如支持多方投票决策,具备从业务层穿透到底层的准入和权限控制能力,可修改业务和节点的参数,能应对异常情况的重置账户,对错账进行冲正调账等等。治理动作和结果经过共识确认,在链上全网生效,公开透明,接受广泛监督,彰显其合理性和公正性。必要时还可以引入监管方和司法仲裁。
反过来,联盟链上的数据,具备身份可知、难以篡改、无法否认且可全程追溯等特点,可为链下治理决策提供完备的数据基础,也便于为链下实际执行提供可信的凭据。所以,链上和链下有机结合,有助于设计完备、可控、可持续的治理机制。
如何做到“上” “下”自如?或许有人会说:“这链上链下什么的太复杂了,就用区块链!”这个说法很对。说到底,用户就想要一条趁手的“链”。作为开发者,我们要打造灵活的、插件化的系统架构,实现各种能力,什么数据导出、文件存储和传输、密集计算、数据采集和异步上链、治理监管、一键部署…按需取舍后,打包起来开箱即用,实际上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一系列能力”。
最终呈现的“链”,除了节点之外,还有区块链浏览器、管理台、监控和审计系统、业务模板、APP/小程序等一系列交互入口,用户只需动动鼠标,点点页面,调调接口,一站式体验到一个完整的区块链应用。用户会觉得:“这就是区块链”,无需再分“链上”和“链下”,浑然一体。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