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其翰翼,随风向北,至虞夏国,与舜相得,年岁大乐,邑无盗贼,白话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08: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3:11
您好:
《焦氏易林》有其独特的卦构和写作风格。笔者以为,这也与汉前、中期儒家发展的某些趋向相吻合。这表现在:
第一,《焦氏易林》的卦构复杂的程度超过以往。笔者曾在西安半坡遗址亲眼看到原始人带的一个簪子。约两公分宽三公分多长,上有六个由阴阳爻组成的卦围成一圈。这些卦有的由三爻组成,有的由两爻组成,有一个是一爻。这说明六十四卦之前不仅出现过八卦,还可能出现过六卦、四卦、甚至两卦。每一卦在六爻三爻之前很可能有过两爻一爻。可见,六十四卦有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漫长的衍生过程。为什么?仅仅使用阴阳两端,对生活简单的原始人还可以,但随着人类生活日益丰富、交往日益频繁与扩大、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两端俞益不足以应对。于是两爻变三爻,三爻变六爻,两卦变四卦,四卦变八卦,然后是六十四卦。每一卦内又有“比、”“应”、“承”“乘”“六位”、“当位”、“不当位”、“变爻”、“不变爻”、“互体”等等。此外,八卦所代表的事物越来越多。在先秦,除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外还有动物马、牛、龙、鸡、豕、雉、狗、羊,身体的部位首、腹、足、股、耳、目、手、口。在具体解释事物时还可根据需要用八卦与方位、景物、兵器、农具、日用品、人的禀性等等相附会。到了汉代,社会生活更加丰富,需要附会的东西更多。六十四卦也不够用,于是焦延寿的老师孟喜将《周易》与《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中的《天文训》和《时则训》几篇讲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等气候变化之说附会在一起,提出其卦气说。这样,《周易》的应用范围一下子扩展到更大。所能解释的物候方面的现象如:阴、晴、晦、明、清、浊、雨、雪、雹、雾、霜、凌、冷、热、冻、烤、闷、爽、湿、燥、草、木、鸟、兽、鱼、虫、鸣、吼、默、唧、……等等不可胜数。很可能受《周易》中“变爻”生出“本卦”到“之卦”法则的启发,《焦氏易林》的作者用一种方式使《周易》的卦构更加复杂化,能够应对的疑难问题大大增加。作者不再讨论每一爻,而是直接用卦说明事物。每一卦内又衍生出六十四个之卦,如乾卦有乾之乾、乾之坤、乾之屯、乾之蒙、乾之需、乾之讼、……一直到乾之未济。坤卦有坤之乾、坤之坤、坤之屯、坤之蒙、坤之需、坤之讼、……一直到坤之未济。六十四乘以六十四等于四千零九十六。按原来只看每卦中的爻,一卦有六爻,六十四乘以六才三百八十四爻。四千零九十六比三百八十四能够应对的事物要多得多。当然,在旧法则中根据“变爻”也能使每一“本卦”变出另六十三个“之卦”。但《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含义固定,所以由“本卦”到“之卦”的“之卦”含义也是固定的。无论由“乾”之“坤”还是“屯”之“坤”还是“蒙”之“坤”,“坤”的含义都是一样的。“之卦”虽有四千多个,但只有六十四种含义。而《焦氏易林》的“之卦”含义却不固定。如:在《周易》中只有“谦”卦的卦辞爻辞都是吉利的。但在《焦氏易林》中作为“之卦”的“谦”卦有吉有凶。如《乾之谦》:“山险难登,涧中多石,车驰轊击,载重伤轴,担负差踬,踠跌右足。”这段卦辞显示出不吉利。《坤之谦》:“修其翰翼,随风向北;至虞夏国,与舜相得;年岁大乐,邑无盗贼。”这段卦辞显示出吉利。《屯之谦》:“甘露醴泉,太平机关;仁德感应,岁乐民安。”这段卦辞又显示出吉利。《需之谦》:“丧宠益尤,政倾家覆;我宗失国,秦灭周室。”这段卦辞又显示出不吉利。其他所有的“之卦”都是吉凶不确定。所以,《焦氏易林》的四千零九十六个“之卦”的含义种类远远多于以往的六十四种,所能应对的事物自然要多得多。《汉书·京房传》载:焦延寿在梁王手下,“以候司先知奸邪,盗贼不得发,……”唐代王俞在《易林原序》中说焦延寿以《易》推“邑中隐伏之事皆预知其情
-----------------------------------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满意请点击右上方【选为满意回答】按钮
修其翰翼,随风向北,至虞夏国,与舜相得,年岁大乐,邑无盗贼,白话是什么意 ...
《坤之谦》:“修其翰翼,随风向北;至虞夏国,与舜相得;年岁大乐,邑无盗贼。”这段卦辞显示出吉利。《屯之谦》:“甘露醴泉,太平机关;仁德感应,岁乐民安。”这段卦辞又显示出吉利。《需之谦》:“丧宠益尤,政倾家覆;我宗失国,秦灭周室。”这段卦辞又显示出不吉利。其他所有的“之卦...
算卦的六十四卦
恒。假文翰翼,随风偕北。至虞夏国,与舜相得。年岁大乐,邑无盗贼。震为羽翰,伏坤,故曰文翰。文翰,鸟也。《周书》:蜀人以文翰,文翰者,似臯鸡。巽风,坤北,故曰随风偕北。伏坤为国,震为帝,故曰舜。坤为年岁、为邑,巽为盗贼,乾无也。○偕,汲古讹背,得讹传,依宋元本。遯。南行北走,延颈望食。举正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