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抒情写作教学设计含教学总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3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1 14:09
一、真情实感缺失的归因
不说考场作文,就是平时作文,比如一些所谓的优秀作文选本,也大都是些“为赋新词强说愁”之作,难得有“情动之于中而形之于言”的本色。这些文章之所以空洞肤浅、矫揉造作,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思维禁锢。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结构模式、选材范围、文体意识,若学生的作文中稍有个性的张扬,形式的不拘,做教师的就“苦口婆心”地“删其密,斫其正,抑其稚枝”,这种做法导致同学们思维简单化、模式化,思维被预设在已有的体系中,于是在写作时,硬生生将鲜活生动的文章“腌制”成了新八股,给自己戴上了冷冰冰的假面具。同时,一些所谓的“宝典”“诀窍”粉墨登场,像流水作业一样安排好道道工序,只需填料、压模、组装,作文过程基本成了造假和贩假的过程,成了丧失自我的一纸“空文”。
(二)评价错位。长期以来,作文评分一直受“道统观”的影响,潜意识里仍是“*挂帅”的那一套,由此而被低评的作文何其多矣!在“主题的意识形态标准成了判断作文好坏的绝对尺度”这种思想霸权的钳制下,同学们交出了自己的话语权,重复着“真理”的声音,具有了单纯地追求“崇高”“积极”的“伪圣化”倾向。于是在作文时,往往不顾材料本身的内在意蕴,或胡乱引申,或乱加比附,或生搬硬套,或大肆发挥,或无限上纲,总之,不把它拔到某种“思想*”的高度决不罢休。“文必己出”是古往今来的写作原则;崇尚个性,抒写自我,勇于创新,是作文的生命和灵魂。如果一味强调写作必须符合当下的“道”,那无疑是在谋杀真情的萌芽,在鼓励或暗示考生变着法子去迎合或媚俗,从而放弃自我,矫饰自我,扭曲自我。
二、真情实感的生成策略
“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此乃文之本也” 。但它是体现在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之中的,其培养策略是:
(一)塑造完美的人格。深刻的见解离不开深刻的思考,优秀的文章离不开完美的人格,因此同学们在作文时,要特别注意人格的塑造。优秀的人格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坚持实事求是,“文必己出”,要说真话,表真情,传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即使是在虚拟情境的作文中,虽然写的不一定是“已有的事”,但一定是“会有的情”。如写《纪念》这样的记叙文,本身就包含了很强的生活气息,只要实事求是地写出纪念的原因和方式就行了。其二,活跃的思维。要从公式化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突破旧思想、旧观念和旧规范对心灵的束缚,多角度地去质疑求异,探究思考,形成深刻新锐的思维。其三,正确的审美观。要走出旧的审美“围城”,抛弃“高大全”,可“审美”,也可“审丑”;重情感,也重艺术;尚崇高,也尚平凡;有阳刚,亦有温婉。
(二)有一双关注生活的眼睛。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对周围的一切就会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所以总是听到有些同学埋怨生活的平淡、枯燥、无味,甚至说什么活得累,活得烦。这种感觉导致思想与情感的浅薄与匮乏,造成文思的枯竭。其实,就在几乎“无事”的生活中却蕴含着深广的人生哲理。所以,我们应像林黛玉初进贾府一样,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如你该留心路边的小草何时吐出了新芽,杨柳飘絮到底是哪几天;你该留心同学的眉头何时蹙了起来,嘴角是否含有笑意,兴备与悲伤时的语调、表情到底有什么不同;不同服饰的人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等等。当你留意了,你就会感觉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叶圣陶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就会活泼的,昼夜不息。”这是说当同学们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时候,受到老师的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就会不可抑止地发生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只要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就能得出大千世界与自我内心融会贯通的真径,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物一景,就会成为生发妙文的导引,从而使生活成为我们写真情的源头活水。
(三)及时记录心中的感受。每人每天都不会糊里糊涂地度过,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思想的活动,都有情感产生。或是旧情旧思的重温与延续,或是新情感新思想的萌生与发展,它们有时间的长短之分,也有程度的深浅之分,长的深的容易引人追寻,短的浅的则往往如轻风拂面难留痕迹。如果不及时把这些思想和情感定格下来,它们就会成为历史的陈迹,越来越缥缈,越来越虚空,以致于趋向于无。及时定格这些瞬间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将成为丰厚的文章题材,为真情的抒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就可以把每日所思所想的及时记录下来。取得好成绩,心情愉快;受到批评,心情郁闷;与同学作了倾心长谈,和老师有了教与学的默契,诸如此类,都可以写进日记,一方面是练笔,更主要的是为真正写作做了思想情感的充分准备。我们还要养成作札记的习惯。读书时,不要只瞧热闹。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发现好的段落就一定要抄录下来,并且作一番的思考,把所领会的写进札记。一旦书中文字触发了你的思想感情,也要马上记录下来。平时还当养成随时记录感悟内容的习惯。这将是一个中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最佳途径。当我们养成了作札记的习惯时,就会发现写作原来是十分轻松的事情。
(四)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虚构不等于虚假,可以说没有虚构就没有文学。虚构是生活的再加工,它反映的是艺术的真实。但虚构不是胡编乱造,寓言和神话没有一件是真的,但它们都是生活情理和艺术再现。所以,我们说“感情真挚”不是说不允许虚构,但要注意的是,作文应在生活的基础上去加工提炼,酝酿出动人的效果。
其实,“要有真情实感”这项要求还包括着不允许考生抄袭他人作品的意思。但也不是说听来的看来的素材不可用,否则就不会有“历史剧”了。中学生活普遍单调,学生对社会人生体验也不深,我们不能只要求写身边的事。只要是能反映自己真情实感的东西都可以写,都不能算抄袭。所谓抄袭作品是指那些照抄、照搬、不做深加工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