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脉入门口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2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04:39
浮脉口诀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沉脉口诀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迟脉口诀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把脉是中医望闻问切中的其中一种,主要看的是人的气血,根据人的气血判断人五脏六腑的活动,脉象是中医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切脉来来了解病情,对症下药。
把脉可以看出人体气血运行的状况,五脏六腑的活动是否正常,病变的过程中正邪的消长,可以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影响新心脉的活动,比较好的中医通过把脉就可以诊断疾病。
把脉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史记》中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就用望闻问切的方法给人看病,把脉是中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实践医疗经验总结而成的。
脉搏是人体循环机能的综合表现,人体的循环系统和身体的内脏有一定的练习,所以组织代谢的变化都会影响血液的循环,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可以通过切脉来了解病情的具体属性是寒性还是热性,从而了解具体的病因,根据病因对症下药。
中医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就用自然中的花草来治疗一些疾病,也用烧热的沙土和石块来作为局部的取暖,治疗一些疾病。后续又有扁鹊李时珍等名医对于中药的完善,发展到现在,中医是实践的发展,通过实践不断的总结一些医学理论知识。现在中医已经被不断的重视,中医里面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脉搏为人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所组成,负责人体氧气、二氧化碳、养分及废物的运送。血液经由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而挤压流入主动脉,随即传递到全身动脉。动脉为富有弹性的结缔组织与肌肉所形成管路。当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将使动脉压力变大而使管径扩张,在体表较浅处动脉即可感受到此扩张,即所谓的脉搏。
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胎儿每分钟110-160次,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
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脉率规则,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正常人脉搏强弱均等,不会出现强弱交替的现象。
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脉搏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中医更将切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心动周期中,由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交替进行脉管发生周期性扩张和回位的搏动。
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脉搏的变化也是医生对病人诊断的其中一项依据。
注:安装泵式人工心脏者无脉搏。
触摸动脉搏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实普通人也可以做到。
一般触摸桡动脉:把自己的一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到另一个手大拇指的根部的掌面的桡侧可以摸到动脉搏动,就是桡动脉。
触摸脉搏也可以在肱动脉:肘上肱二头肌的内侧,
也是测量血压时听诊器放置的位置:其它:足背动脉,股动脉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04:40
把脉入门
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
把脉的概念
把脉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
把脉的意义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放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哪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呈现病理脉象,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把脉的部位
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法”,即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内经》中曾有“遍诊法”和“三部诊法”的记载,近代临床很少运用,故不介绍。脉诊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有二:一是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即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其上之太渊穴,是脉会之处,所以有“脉会太渊”之说。二是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各脏腑气血之盛衰,与脾胃功能之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手太阴肺经亦起于中焦睥功能之状况。因此,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
把脉的方法
切脉应在病人安静时进行。《素问。脉要精胃论》强调,诊脉常平坦
切脉时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前臂与其心脏近于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平放,以使血流通顺。
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对*切脉,用三指定位,先用中指按在高呈弓形斜按在同一水平,以指腹按触脉搏,以按脉。三指的疏密,应按病人的高矮作适当调整。小儿寸口脉部位狭小,不能容纳三指,可用“一指(拇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04:40
浮脉口诀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沉脉口诀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迟脉口诀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把脉是中医望闻问切中的其中一种,主要看的是人的气血,根据人的气血判断人五脏六腑的活动,脉象是中医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切脉来来了解病情,对症下药。
把脉可以看出人体气血运行的状况,五脏六腑的活动是否正常,病变的过程中正邪的消长,可以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影响新心脉的活动,比较好的中医通过把脉就可以诊断疾病。
把脉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史记》中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就用望闻问切的方法给人看病,把脉是中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实践医疗经验总结而成的。
脉搏是人体循环机能的综合表现,人体的循环系统和身体的内脏有一定的练习,所以组织代谢的变化都会影响血液的循环,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可以通过切脉来了解病情的具体属性是寒性还是热性,从而了解具体的病因,根据病因对症下药。
中医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就用自然中的花草来治疗一些疾病,也用烧热的沙土和石块来作为局部的取暖,治疗一些疾病。后续又有扁鹊李时珍等名医对于中药的完善,发展到现在,中医是实践的发展,通过实践不断的总结一些医学理论知识。现在中医已经被不断的重视,中医里面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