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袋蛾发生为害有哪些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10:2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20:15
茶袋蛾Clania minuscula Butler,雄成虫体长10~15毫米,翅展23~26毫米,体翅暗褐色,前翅2个长方形透明斑,体密被鳞毛,*有2条白色纵纹。雌成虫体长15~20毫米,*有显著的黄褐色斑,腹部肥大。卵椭圆形,米*或*,长约0.8毫米。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6~28毫米,头黄褐色,散布黑褐色网状纹,*各节有4个黑褐色长形斑,排列成纵带,腹部肉红色,各腹节有2对黑点状突起,作“八”字形排列。蛹,雌蛹纺锤形,长约20毫米,头小,腹部第三节背面后缘,第四、五节前后缘,第六至第八节前缘各有小刺1列,第八节小刺较大而明显。袋囊,长25~30毫米,囊外附有较多的小枝梗,平行排列(图2-11)。
图2-11 茶袋蛾
1.雄成虫 2.雌成虫 3.幼虫 4.雄蛹 5.雌蛹 6.袋茶袋蛾又名小窠袋蛾。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陕西。茶袋蛾食性杂,寄主多,取食茶、悬铃木、马尾松、扁柏、白榆、木麻黄、黄檀、核桃、槭树、柳、重阳木、乌桕、油桐、石榴、梨、桃、李、杏、樱桃、柑橘、棉花、向阳葵、芦苇等31科72种植物。
李全德等研究(1960),茶袋蛾在贵州1年1代,安徽、湖南、河南基本2代,部分1代,广西南宁和台湾多达3代。1年1代地区,以老熟幼虫越冬,第二年不再取食,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雌成虫产卵,6月上旬幼虫开始危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严重危害期,一直取食到10月中下旬封囊越冬。1年发生2代地区以3~4龄幼虫(也有少数老龄幼虫)越冬,翌年2月气温达到10℃左右开始活动取食,5月上旬化蛹,5月中旬产卵,6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危害,7月出现第一次危害高峰。8月上旬开始化蛹,8月中旬可见成虫羽化,8月底9月初第二代幼虫孵出,9月份出现第二次危害高峰,取食到11月进入越冬状态。
天敌有袋蛾瘤姬蜂、桑蟥聚瘤姬蜂、瘤姬蜂、黄瘤姬蜂和2种大腿蜂。
防治方法:参考大袋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