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05:4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43
清明上河图
我国的文明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水源的充足既孕育了早期文明的延续,但我国自古以来也一直都是饱受洪涝灾害的国家。洪涝灾害一直是古今在*防范的重点,特别是对于科技水平比较落后的古代来说,每次洪涝都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历朝历代也都会进行一些防洪防涝的工程建设,从秦代的“都江堰”,到隋朝的大运河。水系的贯通既方便了水运的便利,又能够在洪涝的季节起到泄洪的效果。北宋的都城开封地势,交通发达。开封在唐代就是很重要的经济城市了,
《旧唐书·文苑传中·齐澣》记载开封的繁荣景象:“舟车辐辏,人庶浩繁。”
开封城也一直有着“一城宋韵半城水,梦华飘溢伴汴京” 的美称。开封城被多个河流和湖泊环绕,这些水系既保证了开封的漕运和交通枢纽地位,但也伴随着很大的洪涝隐患,因此北宋*用了多种措施来降低开封城遭遇洪涝的可能性。
开封水系
开封从多个方面进行水系建设
1.重视对城墙、河堤的监测、巡查和防护
古代抗洪的方式主要有障水和排水两种,障水的作用是防范于未然,一方面做好防护工作,减少洪水出现的概率;另一方面发生洪水灾害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应对。首先提高的是城墙的坚固程度,其实早在后梁把开封定为国都之时,几乎每一代都有所修整。在北宋时期,历任皇帝也都曾下令修筑开封城。
《宋史》中记载宋徽宗曾采纳修筑京城的建议:“中书省言,专切提举京城所状奉诏修筑京城,开撩濠河,修葺诸门等可于宣和七年选日下手”。
在北宋各任皇帝的努力下,开封城的城防的确非常坚固,不但能够抵抗洪涝,在金军进攻开封城的时候也很困难。《金史》记载进攻开封城时,开封城墙“受炮击,唯凹而己”,可见城墙之坚固。
河堤作为抵挡洪水的主要建筑物,当然是防洪抗涝中重要的一环。宋太祖规定汴河沿岸的州县每年春天都要加固堤防,不允许侵占堤面。
《宋刑统》中更是对盗决堤防做出严厉惩罚:“诸盗决堤防者,杖一百。谓盗水以供私用,若为官检校,虽供官用亦是。”
无论是还是私用都一视同仁,同时鼓励民众举报揭发盗掘、侵占河堤的行为,告发者会得到奖励。在检测巡查方面,在建国之初就下令主要河道的河堤使,每年春天的第一要务就是巡视河堤。1015年,宋真宗曾经下诏:“自今后汴水添涨及七尺五寸,即遣禁兵三千沿河防护。”
一旦水位高度达到七尺五寸的警戒线,就会派禁军沿河防护,确保不会发生洪涝。后宋仁宗把警戒水位上涨到一丈,宋神宗时期上涨到一丈三尺二寸。不断放宽的水位警戒线,也标志着宋代*防洪的自信和防洪能力的增强。
宋代商贸
2.北宋排水体系相当完善
宋太祖把京都定在开封的很大原因在于开封便捷的水陆交通,水资源非常丰富。《宋史·河渠志》记载:“京畿沟洫,汴都地广平,赖沟渠以行水潦。”开封城的地势低平,如果遇到暴雨城内非常容易水涝,排水就非常依赖众多的沟渠了。
北宋*针对排水系统也做了很多的努力,除了原有的河流外,还开挖了大小不等的沟渠两百五十多条,《宋史》中记载,宋仁宗时期,张君平等人对挖掘沟渠排水系统提了八条措施,其中不但包括施工过程中侵占民田的赔偿措施,还有对破坏河渠者的惩罚措施、对疏通沟渠者的奖励措施、对沟渠的深度和宽度的要求等等。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河流沟渠的排水能力。
沟渠挖掘后,宋*一直对排水系统进行维护。北宋中后期,开封作为国都,经济*高速发展之下,人数也急剧增至百万人以上,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出开封的繁华景象。人口众多,人均占地面积减少,*和贵族占地、侵占河道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李熹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宋仁宗时期开封府的包拯就对这一现象做出治理:“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宋仁宗时期设立河渠司专门负责清理河渠中的淤泥。北宋对河渠的维护既增加了河流的漕运能力,也增强了河渠、沟渠的排水能力,对北宋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防止发生洪涝灾害时,河流的泄洪能力不足,北宋修建斗门来分流洪水。宋神宗时期,都提举司曾建言增加斗门来达到汴水泄洪的目的。斗门相当于闸门的作用,当汴水的排水速度跟不上上涨速度时,就会打开斗门,泄出部分河水。但泄洪有可能对百姓的房屋、田地造成破坏,除非开封城面临洪水的危险,不然一般不会打开斗门泄洪。
开封水运
北宋的“全面发展”——发达的水系功不可没
1.*军事严重依赖水运
前文已经说过,宋太祖定都开封的很大原因有可能就是开封四通八达的水系。汴河、蔡河、五丈河、黄河四道河流汇聚京都,城外还有广济河、惠民河。如此方便的水运非常利于朝廷*的下达,*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增强。
在军事方面,南方的经济发展迅速,粮食产量丰富。南方的漕粮、物资通过水路运往京城,船运的载重量是远远大于陆运的,而且用船的成本也低于使用牛车马车等工具。这样既加快了运输效率、又减少了路途中的消耗,南方的粮食是京城内驻军开销的一大来源。在北宋与北方的辽国或金国打仗的时候,黄河既是为边疆运送粮食的渠道,也是西北地区防范外敌的一道重要屏障。
在北宋与辽的斗争中,《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赵安仁说:“京师,天下之根本也。澶、魏,河朔之咽喉也。”可见黄河对军事的重要性。
南宋时期,宋*能够与北方的金国划江而治也是依赖于长江天险的保障。宋代*积极参与对河流的治理和利用,也对其统治有很大的帮助。宋代军事相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并不强大,但是水军却非常强悍,一方面是宋代的科技水平远远超出其他国家,另一个原因就是发达的水系便于培养水军士兵的水性。
宋仁宗
2.孕育出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水系文化
丰富的水系不但利于洪涝时期的抗洪排水,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大帮助。在交通方面就不用多说了,便利的水运大大促进了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宋代张舜民的《画墁集》中记载当时的货船“钱载二十万贯,米载一万二千石。”
说明当时的主要河流已经具备行驶大型货船的条件,水磨的使用则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简单机械的利用提高了手工业制品的生产效率。王安石变法期间,推出的农田水利法利用河流灌溉提高了土壤的肥沃程度,使黄河、汴河流域的土地产出增加了不少。
北宋时期开封城的水系被维护修整之后,洪涝的概率大大降低。城内的人们安居乐业,娱乐景点也多了起来,“汴州八景”中有“金池夜雨”、“州桥明月”、“汴水秋声”和“隋堤烟柳”四景都与城内的水系相关,在金秋池内的水秋千、赛龙舟、水嬉和水傀儡等娱乐项目很受京城人的欢迎。
北宋文学发展迅速,画家张择端用写实画法所作的《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围绕汴河和金明池描绘了城内的繁荣景象,街上人来人往,河上船只络绎不绝。结合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把京城百姓的日常生活完整地呈现在后人面前。
宋代皇城
总结
河流对开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用合理、科学的方法防范洪涝灾害之余,如何利用水资源就是北宋最大的难点了。所幸,北宋对水资源进行了合理的运用。对于北宋来说,完整、丰富的水系如同人体的骨骼和血管一样,把全国各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开封如同控制血液的心脏一样起到了协调、管理的作用。朝廷发布的*、各地的商品物资、人员的流动随着流水流向地方。北宋的*和军事即便有诸多弊端,但是依赖水系的发达还算稳固,交通、经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水运的便利。
虽然开封城在北宋的一百六十多年里并没有受到大型洪涝灾害,但是最终却被金国所攻破,可见坚固的城池、发达的水系虽然抵挡自然灾害,但却抵挡不了强敌。而强大的敌人只能靠自身的实力击退,而宋代的军事实力也是其一直为后人所诟病的地方。但北宋*能够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改善生活环境,积极抵抗洪涝,这些措施对北宋的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43
他的下水系统做的非常好,所以基本上不会出现洪涝灾害,而且有水的时候能够很快的排下去。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44
重视对城墙、河堤的监测、巡查和防护 。开封城的地势低平,如果遇到暴雨城内非常容易水涝,排水就非常依赖众多的沟渠了。还设立部门专门负责清理河渠中的淤泥。这样对河渠的维护既增加了河流的漕运能力,也增强了河渠、沟渠的排水能力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44
首先就是保证水系的贯通,然后就是建立起坚固的围墙,这样就建立起了水位线,保证洪水不会冲进城里,大量建沟渠,并且严格要求沟渠的宽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