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13: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3:04
提起唐朝,总是免不了想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气磅礴,也会想到唐朝女性前卫*的穿衣风格,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皇临朝,海纳百川的中外融合等。但是唐朝人究竟有多开放?唐朝的社会风气首先可以从衣着说起,唐朝女性的衣服,大多特征就是薄、透、露,作为一个封建社会,这点是非常有悖于常理的。
其实这一点主要源自唐朝的社会风气。
无论是在皇宫,还是民间,女性的地位都是比较高的,单在武则天当皇帝期间,就到达了巅峰。
《新唐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唐高宗和武后举行家宴,他们最宠爱的小女儿太平公主身穿紫衫、腰围玉带、头戴皂罗折上巾,着一袭男装,载歌载舞来到高宗面前,可谓英武非凡、霸气十足。高宗笑着问她:「女孩子又不能当武官,你为什么要如此装扮?」从唐高宗的反应可以看出,他并不反感太平公主的做法。
从唐代墓葬出土的壁画中,也可发现若干身穿男装的侍女图,可见,当时女子日常着男装是一种社会风尚。
很多有关唐朝史书上看到,唐代对自由恋爱和婚姻自由并没有太大约束,女子死了丈夫,可以再嫁,不会受到民间*的威胁。
就拿杨玉环和武则天来举例。
杨玉环原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妇,后来成为了玄宗最爱的杨贵妃;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的媳妇,后来成了太宗儿子的媳妇。
唐朝的开放程度,可以说是现代都不敢恭维的。
正因为宫廷内如此“开放”,致使唐代朝野上下狎妓淫乐之风盛行,“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代是古代妓业的繁荣期,并形成教坊妓制度,宫妓盛行不衰。
据载,唐太宗之初宫女是三千人,至唐玄宗时却有“先帝侍女八千人”、“后宫佳丽三千人”。
玄宗时长安内外共容纳在册教坊妓一万一千四百零九人。其中以宜春院的宫妓级别最高,因为她们常为皇帝表演,被称作“内人”。
在唐代无论是官府迎来送往、宴宾典礼,还是*们聚会吟诗、游山玩水,都少不了官妓助兴,由此也可“管中窥豹”。
唐朝政权的气度
对内,白居易是唐代的著名大诗人。他在担任周至县尉时,与友人一起到马嵬驿游览。突然有感而发,创作了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诗的开篇就写到:“汉皇重色思倾国”
但在后面诗句中反复提到杨家有女、华清池、渔阳鼙鼓、马嵬坡等敏感词语,隐约都能感受到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映射。
稍微了解一点封建社会背景的小伙伴可能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间,离玄宗去世仅仅44年。)
这就好比一名首都远郊区县的**,公开讽刺当朝前任领导人的一段祸国殃民的性丑闻。
但是,白居易并没有因为含沙射影讽刺最高级领导人而断送仕途,枉送性命,《长恨歌》也没被和谐。
反而,这首诗在当时的流传度越来越广,火到什么程度呢?
熊孩子都能唱这首讽刺歌曲,外国人都在传颂这位大诗人的作品。
老百姓们没有因为传颂这首诗被请去喝茶,反而现任最高级领导人唐宣宗直接公开表示:民间讽刺上届皇帝,敢于揭露朝廷的桃色新闻做的非常对!
唐宣宗·李忱:“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
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如果这事儿放到大清国,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在这种风气之下,晚唐时期用唐玄宗和杨贵妃为题材的名篇比比皆是,比如李商隐的《马嵬》、杜牧的《过华清宫》。
唐朝时期,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透出一种纯粹的自信和包容
唐朝的这种包容和自信从他的军事、外交、文化、国家治理、疆域版图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文明的输出仅是其中一点。
这种内心情感是以国家的真正实力为底气,内百姓安居,外四夷臣服,唐太宗被尊为
天可汗,历朝历代的君王梦寐以求的境界。
比如,如今的移民、海外华人歧视、崇洋媚外、文化不自信等问题,国外经济更发达、生存环境更良好、*制度更优越等现实,这些在中国人心中的“烦恼”对于盛唐是完全不存在的。
因为,当时的大唐基本代表了世界最高的水准。
你可能会看到我们的将军和居民都来自世界各地,都说着流利的中文,并且真心实意觉得和我们是一家人。
唐朝名将里有一堆外籍将领,很多都是敌对国将领,甚至有敌国皇族,敌国可汗来当将军,还自愿给皇帝陪葬的。
唐朝的强大在于开放包容,完全的自信,强大到外国人对于能够居住在大唐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并发自内心的认为:我就是一名中国人,我无比骄傲。
唐朝的开放并不仅仅是女性衣着,唐朝最值得称道的还是对文化的包容这种开放,文明成就其实还是宋朝高。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唐朝大部分时间不怎么干涉宗教了,唐朝除了出于*因素的武宗灭佛和武则天兴佛
之外基本是世俗化国家,这可是相当开化的表现,毕竟现在有些国家都没有世俗化。
至于不开放的地方其实也有,比如武周时期的酷吏制度等;
但这些并不会影响盛唐时期从上到下,民族文化和对自身文明的自信,这种纯粹称作历史顶点亦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