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7:59
——记著名书法家沈鹏
Brilliant challigrapher and a liking for stones
——Record of ShenPeng the celebrated challigrapher
沈鹏,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斋名介居,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幼年始习字画,少年从章松厂(清末举人)等人学习古文、诗词、中国画、书法。入大学后攻读文学,又学新闻专业。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书法长行草,有强烈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书体兼及隶、楷多种面貌,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历年创作书法作品15000件以上,其中为图书报刊、展览题字题贺以及题写匾额1000件以上,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亚运会五洲大酒店等重要场所创作巨幅作品。
临别时作为纪念,我赠雅石一方。
和沈老的相识是在十几年前的一个春天。那一天,我怀揣着石友张虎同志的便条,敲开了沈老的门。拜见沈老,是因为得知他也爱石。对于石头的共同爱好,让我有心与这位崇拜已久的书圣相识。
我与沈老的相识,那是一种“石缘”;而沈老说他对于奇石的喜爱,也是因为一个“缘”字。正如美学家王朝闻所说“人友石,石亦友人,人石亦友,共成善缘”。有缘千里来相会,石头与人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讲求的是一种缘分,如果你没有发掘到它的主题,它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如果你发掘到了,它就是一块宝,甚至是一块无价之宝。收藏奇石,关键在一个“奇”字;而这个“奇”,则是由一种审美眼光来决定的。眼光独到的人,不用花费很多金钱,给石头加个底座,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给石头起个有意思的名字,一块本来躺在河滩上的顽石可能转眼就变成了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整个下午我们促膝而谈。这位长者深厚的文化修养以及对赏石的独到见解深深地感染着我。沈老说,奇石一直是他的偶像,艺术家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用自己的作品与天造的奇石媲美,要说大自然才是一切艺术之母,人们只能折服于大自然造就的宏伟奇观和永远无法超越的艺术境界。中华美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巧夺天工”、“天人合一”、“天造神韵”,只有天然的才是最美的,无法超越的。
石头黝黑如漆,质地清润,纵横交错的白色筋纹穿行其间,石身坳穴窍孔遍布,外形轮廓跌宕起伏,整个造型介于似与不似之间。“不奇不巧,所谓天成,也该当如是吧!”沈老对奇石的一番评价,让我陷入了沉思。我想我与沈老的相识也自是一种“天成”,是上天赋予的良机,是上天的成全,让我这一晚辈能与书圣平等切磋、交流共赏。
作为感谢,沈老当场挥毫精心创作了“奇石尽含千古秀,春光欲上万年枝”条幅回馈于我。这是对奇石的赞美,更是对中国赏石界的期望,寄托着一位长者对中国传统赏石艺术全面复兴的期待。
自此以后,我经常登门拜访,沈老也给予我无尽的关怀,我们的忘年情谊一直持续至今,而且如好酒一般,越陈越香,回味无穷。沈老两次为我编写的赏石专著题写书名,一本是《中国当代藏石名家名品大典》,一本是即将出版的《中国赏石家大辞典》,并题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沈老对我的关心和支持给了我莫大的动力,激励我在观赏石事业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长者,沈老对奇石的爱好和收藏,带动了很多文化名人,扩大了我国赏石文化的队伍,为我国的赏石事业做出了不同凡响的贡献。沈老不仅积极参与赏石界的各种活动,并还以观赏石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书法作品,亲自为《中国灵璧石精品荟萃》题写书名,为《中华古今奇石大观》题词;1998年在“柳州奇石艺术大展”上沈老看罢全馆奇石,觉得无一块不精,无一块不奇,兴之所至,挥毫写下“柳州奇石甲天下”七个大字;泰山上那块酷似敦煌飞天图像的奇石,沈老题为“盘古开天创奇石,释迦飞天送吉祥”;为纪念“泰山石敢当”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沈老和欧阳中石先生共同题写了“泰山石敢当”。此外,沈老还创作了“石奇为宝”、“石魂”、“石者、树中之菩提,天地之精英,万物之有灵者也”等以石头为主题的优秀的书法作品。
前些年,我无意间得到一块“寿”字奇石,这是一块罕见的文字石,石头的一侧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寿”字,表面文字非常清晰,让我顿感惊喜。与沈老共赏之时,他用手指在膝盖上按石头上那个‘寿’字的笔画画了好几下,喃喃自语道:“好似一个‘寿’字。”接着,沈老很有兴致地从书法的角度跟我探讨了这块石头的妙处。不愧是一代书圣,沈老的书法能如此精妙,得益于他的好学和悟性,他总能从各个方面汲取营养。书法和诗词的深厚造诣为沈老的赏石之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赏石也为他的书法和诗词提供了非同寻常的创作源泉。“诗中有石,石中有诗”,这是沈老所谓石头的境界,亦是美的境界。
“一位老人”是我和沈老共同钟爱的奇石,关于它,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这是一块广西卵石,黑色的石头上布满白色和褐色相间的网状纹理,整块石头就是一个人物头像,属类雕塑石。此石一个适当角度的外部轮廓以及眼部、嘴部、下颌和颧骨有明显的老人特征,形成了惟妙惟肖的中年*形象。“一位老人”在被发现之前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即使被发现之后,它也只能从一个侧面的一个适当的角度看上去才具有*的形象,换个侧面、换个角度就什么都不是了,它没有细节,没有眼睛、嘴巴、耳朵、头发,缺少准确性,可以看作一位普通的老人。但是作为一块奇石,这不会构成它的缺点,相反,这正是它的精妙之处,诚如齐白石的一句名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金指千古事,石笔写春秋”。沈老说:“每一块石头都有一段历史、一段故事,都是一首诗、一幅画。欣赏和收藏石头其实是一种发现的艺术,藏石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赋予石头思想。一块石头是平淡无奇的,但是用艺术的眼光看它,石头便有了思想。我喜欢看那些石头,像小孩子一样在里面读出一些故事。石头是最有灵性的,也是最真诚的。”
沈老是我最不同凡响的一位石友,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沈老常说,中国的艺术都是相通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赏石也是这样,它跟诗歌的关系非常密切。沈老常常给自己的石头配诗,一方美石,配上一首小诗,这方石头就有了深度和故事,就能从多角度去启迪人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空间,它给人就不只是好、绝、神似之类的潜意识赞美,而是蕴涵着更深的学问。石头因此而延伸了更为广泛的文化内涵,多了一份灵性和内蕴。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石头带给沈老的是一首人生的七色之歌,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沈老收藏精美的石头,是为大地讴歌。写到这里,我想起曾看到过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奇石贵天然,虚实肥瘦皆无价”,下联是:“精品在人为,形色纹质自有情”,横批是:“石我交融”。在沈老的生活中,从一种潜意识的向往演变成如痴如醉、意往神驰的欣赏、评析,再到从最初的爱好演变成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这副对联可说是一个最好的总结与评价。
中国观赏石.5
【名称】奇窍天成
【石种】灵璧石
【收藏】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