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5 14: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23:30
父子山-天坑
提起天坑,人们就会想到重庆的武隆天坑以及广西的乐业天坑,其实在距离武汉仅100公里的阳新父子山,就有一个“深藏不露”、深不可测的天坑。据称,流入天坑的雨水经过山下的贵妃洞,可通达十几里外的大冶湖。
天坑
前不久,武汉11名驴友结伴到阳新游玩,从父子山主峰东北方向往下望去,一处与周围的黄草甸明显区别的绿草丛引起队员们的注意。走近跟前,眼前的场景让队员们大为惊叹:在周围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草丛掩映之中,一座巨型天坑现身,“其漏斗状的坑口足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
据驴友“空空”介绍,有队员解开50米的攀援绳,下到洞口10多米深,仍不见底,为了安全起见,只好作罢。
天坑
据带路的向导介绍,该天坑垂直深度估计有几百米,曾有好事者在雨天向坑内投放了大量染色的麦麸,结果几天以后从几里外的山涧中流了出来,通达十几里外的大冶湖。中国博物馆学会地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徐世球教授分析认为,该天坑可能存在特殊生物,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父子山-溶洞
下山的途中我们就发现这个洞,当地人把这种洞称为汽洞,汽洞很深,我把一快大石头扔下去的,10几秒后大家还可以听到它在里面发出的“咚”“咚”“咚”的声音!
旁边还有一个几米宽的汽洞,只是从来就没有人下去过。 如果这样大的汽洞生在欧洲,那肯定会有人下去探险。
父子山-贵妃洞
“贵妃洞”传说
“贵妃洞”从何而来呢?据介绍,三国东吴黄龙元年,孙权即帝位,得知武昌郡阳新县境内洪水泛滥,饿殍遍野,便携太子孙登到阳新赈灾。当地乡绅为感恩戴德,决定选一位美女送与孙权为妃,最后选定了父子山下破石堍村美丽漂亮的王桂花姑娘。 王桂花不仅花容月貌,而且还贤淑聪慧,孙权一见,龙颜大悦,当即封王姑娘为贵嫔,将 “破石堍”改名为“益昌”,取永世受益、世代昌盛之意。第二年,王贵嫔产下一子,取名孙和,孙权一高兴,写一纸诏书,封王贵嫔为王贵妃,还将益昌村后面的一座父子山赠与她的家人,并明令任何人不得进山砍柴、狩猎,故当地百姓奉之为“官山”。
赤乌三年(公元240年),王贵妃的家乡一带发生瘟疫,人人腹泄不止,身生恶疮。孙权派太子孙登带人亲临疫区施药赈灾,没想到太子也染上此病。消息传到吴宫,大臣太医一筹莫展,王贵妃听说后,速回故里,命人将太子带进益昌村后父子山上的石印洞中,每日以地方豆腐为主食,饮洞内泉水,身上涂抹洞内淤泥,不几日,太子腹泄停止了,恶疮消失了。太子大喜,即命成千上万灾民进洞饮水抹泥吃豆腐,不出一月,全都大好。“太子豆腐”及石印洞从此声名远播。
赤乌十三年,因受其他六位夫人的妒忌和排斥,王贵妃心灰意冷,便回到家乡益昌故里,并住进石印洞削发为尼,终日与青灯为伴,念经颂佛。永安七年(公元242年),王贵妃的孙子孙皓登上了东吴*君主的帝位,想起祖母,便派出宫中大队人马,簇拥着凤辇前来益昌村迎接祖母王贵妃回宫。由于孙皓在位期间,专横残暴,奢侈荒淫无道,不得民心,让王贵妃十分失望,不愿与孙为伍,拒不回宫。于是,王贵妃深藏洞里,不见宫中人马。无奈,宫中人马下到洞中寻找,殊不知大队兵士拿着火把进洞找寻三日三夜,看到的只是石佛、石人、石桌、石床、石盆等,不见王贵妃的踪影。有人说王贵妃已成仙*,有人说王贵妃石化成佛。王贵妃到底到哪里去了,谁也说不清楚,尽管这些兵士找了三日三夜,但他们根本就没法找遍所有的石洞,因为洞太大,洞中有洞,没有尽头。
公元280年,司马炎出兵六路攻打吴国,王浚水师到建业时,孙皓仿照刘禅先例,投降称臣,司马炎封他为归命侯,令他在洛阳居住。当了16年皇帝的孙皓于283年在洛阳病死后,王贵妃家乡的人为了怀念王贵妃,就将“石印洞”改为“贵妃洞”,“贵妃洞”由此而得名。
沉睡千年“贵妃”何时醒?
老支书王贤达讲,如果没有足够时间和吃苦精神,甭想把“贵妃洞”探个究竟,她到底有多深多长,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因为,贵妃洞洞中套洞,洞里藏河。有人就问,那洞中终年川流不息的水流从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了呢?于是,有人就说,贵妃洞上通父子山顶,下通韦源湖,深不可测。
记者虽然没有办法走完“贵妃洞”全程,但已经体验到了“贵妃洞”的魅力。她集“雄、玄、奇、险、绝”于一身,洞内有洞,洞洞相连,洞内雄壮浑成,玄机迭出,险象环生,奇妙无比。所到之处,举目成趣,移步皆景。据村民讲,洞内绵延数十公里没有尽头,有数十层之多。洞内景观幻化无穷。
贵妃洞 [4]
走出“贵妃洞”,山边又有一处小石林,小石林的石头十分奇丽,一座座玲珑峻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还有一处突兀的小峰,似情人接吻,走近它,原来是天然生成。侧耳聆听,到处莺歌燕舞,父子山一片苍翠。沿石板小径缓缓而上,凭山远眺,在洞口不远处,乃官山水库,一汪碧绿,与两岸青山相映成趣。随行的一位高中教师兴奋地说:“真是好山好水好风光啊!”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山青水秀、溶洞奇谲的地方,却藏在“深闺”无人识,我们就想,在此沉睡了千余年的“贵妃”何时才能“醒”来笑迎天下“臣民”呢?
父子山-桂峰洞
桂峰洞在父子山下王益昌水库边的桂峰山下。抗日时期是这一带群众“躲反”的地方。桂峰洞现在人迹可至之处是五重洞天。第一重洞高20余米,洞宽约8米,不规则的洞壁为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所聚集,或似犀牛,或如金鸡,或似欲飞之雄鹰,或如盘旋之蝙蝠……第二重洞体忽然变窄,只见一处白色钟乳石自天而下,恰如飞瀑千丈落,让人直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狭小的洞体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立石如柱,顶天立地,给人一种曲径通幽之朦胧美的感觉。穿过“一线天”式的石逢,便进入第三重,只见洞厅忽然开阔,洞内有一厅室如同人工砌成,整齐有致,而厅内一具石像犹如美女祼卧,其质如脂,其色如生。第四重的景象,教人如入佛堂,观音罗汉造型维妙维肖,人们进入此境心头自然会生出一种肃穆的感觉来。第五重的世界别具景致,层层梯田,波光倒影;龙戏珍珠,神气十足;狮子盘球,拙态可笑;牡丹欲绽,风韵天成;天马行空,呼啸生风;土狗望月,眉目传神;还有观音莲上坐,鲤鱼跳龙门……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其实桂峰洞的奇不在这神仙牛马,而在于这洞中套洞,洞里有河。那终年不息的河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真的上通父子山顶,下通氵韦源湖吗?我们不得而知,我也不得而知。